中国青少年汉-英句法意识的动态迁移 978703046300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中国青少年汉-英句法意识的动态迁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语言习得与双语现象
第二节研究问题
第三节研究内容
第四节理论目标
第五节关键术语的定义
一、双语者
二、句法意识
三、阅读能力
四、智力
五、语言水平
第六节本书结构
第二章句法意识研究现状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从元语言意识到句法意识
一、“元”概念的由来与元认知
二、元语言
三、元语言意识
四、元语言意识的成分
五、句法意识与其他元语言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句法意识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句法意识研究的主要方面
一、句法意识的发展过程与规律
二、影响句法意识发展的因素
三、句法意识的功能:对阅读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二语句法意识研究
五、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简要总结与评论
第四节问题的提出
一、话题的获得
二、问题的理据
三、研究问题
第三章宏观研究思路
第一节对问题未能解决原因的追寻
一、没有确定句法意识的基本构成成分
二、对迁移的动态性重视不够
三、原因总结
第二节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划分句法意识的构成成分
二、研究主题的分解
第四章研究一:汉、英语句法意识结构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
第二节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二、测试工具
三、数据收集过程
第三节统计分析过程与结果
一、汉语句法意识结构成分
二、英语句法意识结构成分
第四节讨论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研究二:汉—英双语者汉、英句法意识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研究问题
第二节研究方法
一、被试情况
二、测试工具与计分方式
三、数据收集
第三节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汉语句法意识发展过程与规律
二、英语句法意识发展过程与规律
三、汉、英共性句法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讨论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三:汉—英双语者汉、英句法意识的迁移
第一节研究问题
第二节理论假设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测量工具
三、数据收集
四、数据分析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数据分析过程与结果
一、数据整理和检验
二、汉、英句法意识之间的共变关系
三、汉、英句法意识之间的迁移
第五节讨论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研究四:汉、英句法意识与跨语言阅读能力的关系
第一节研究问题
第二节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测试工具
三、数据收集
第三节数据分析过程与结果
一、数据整理与准备
二、数据分析的思路
三、句法意识迁移对阅读的跨语言效应
四、句法意识迁移对跨语言阅读作用的路径
第四节讨论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总讨论
第一节双语句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第二节双语者句法意识之间的迁移
第三节句法意识的本质特性
参考文献
附录1汉语句法意识因子分析测试材料
附录2英语句法意识因子分析测试材料
附录3汉语句法意识测试材料
附录4英语句法意识测试材料
附录5大一汉语阅读理解测试材料
附录6大一英语阅读理解测试材料

文摘

版权页:



把研究一所得的结果放回到句法意识研究的背景中去,和以往的句法意识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是就句法意识的结构成分问题所进行的第一次系统揭示,对未来的句法意识研究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下面就句法意识的多成分结构及句法意识的语际共性与语言特异性(language speafic)问题再做进一步的理论讨论。
句法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能力,是对语言的句法方面进行心理操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彭聃龄,2001:390),属于思维的层面。这种能力体现在个体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行为活动中,因此是可以通过行为观察进行研究的,是可以认识的。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Croft & Cruse,2004:Evans & Green,2006;Lakoff,1987),因为认知语言学以经验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文旭,2001)。语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具有客观现实性。句法是语言现象的一个方面,是句子的组织规则。个体要能够对句法规则进行心理操作必须具有相应的句法知识,句法意识就是把句法知识提高到意识水平上进行心理操作的能力。个体的句法知识是通过语言认知活动,从个体自身的语言经验中逐步表征(represent)在个体心理中的。也就是说,句法意识来源于语言实际,是在个体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等语言认知活动中获得的。换句话说,句法意识的形成是受到语言现实的影响的,来源于个体的语言经验。
那么,语言现实是什么样的呢?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语言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是最直观的语言现实。在语言的句法方面也是这样的,世界各地的语言,在句法规则方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ISBN978703046300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保昌
尺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