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中国人喜爱玉,与其质地有关。古玉的大量出土,又从实物上补充了史料匮乏的上古时期玉器发展过程。夏鼐先生晚年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作了科学论证,他以为商代的主要玉器可以分为礼玉、武器与工具、装饰品三大类。《玉器》作者孙舒松先生以此分类为依据,综合商代前后各时期玉器的特点,将玉器分为礼玉、饰玉、器玉、冥玉四大类。
作者简介
孙舒松:1930年出生,山东诸城人。
早年参加革命,曾任职于青岛团市委,后调入全国总工会,1965年响应中央号召,调至山西工作。系研究员、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曾担任地方文化局副局长、博物馆馆长等职,曾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著有《炎帝在太行山上》等作品。在任期间,主持建造了山西长治博物馆及高达39米的神农炎帝像等大型建筑和雕像,主持修复了长治城隍庙等古建筑。是最早提出“文化和旅游结合、打造产业园区”概念的专家之一。
目录
第一篇礼玉
璧
琮
圭
璜
璋
其他
第二篇器玉
枕
酒器
第三篇饰玉
佩玉
璇玑
头饰、项饰
坠饰
第四篇冥玉
玉棺
玉晗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中国人喜爱玉,与其质地有关。古玉的大量出土,又从实物上补充了史料匮乏的上古时期玉器发展过程。夏鼐先生晚年运用考古学方法,对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作了科学论证,他以为商代的主要玉器可以分为礼玉、武器与工具、装饰品三大类。《玉器》作者孙舒松先生以此分类为依据,综合商代前后各时期玉器的特点,将玉器分为礼玉、饰玉、器玉、冥玉四大类。
作者简介
孙舒松:1930年出生,山东诸城人。
早年参加革命,曾任职于青岛团市委,后调入全国总工会,1965年响应中央号召,调至山西工作。系研究员、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曾担任地方文化局副局长、博物馆馆长等职,曾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著有《炎帝在太行山上》等作品。在任期间,主持建造了山西长治博物馆及高达39米的神农炎帝像等大型建筑和雕像,主持修复了长治城隍庙等古建筑。是最早提出“文化和旅游结合、打造产业园区”概念的专家之一。
目录
第一篇礼玉
璧
琮
圭
璜
璋
其他
第二篇器玉
枕
酒器
第三篇饰玉
佩玉
璇玑
头饰、项饰
坠饰
第四篇冥玉
玉棺
玉晗
ISBN | 9787203092575 |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孙舒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