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茂时代的日本政治与外交研究 9787516162163,751616216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吉田茂时代的日本政治与外交研究》介绍:日本在战后20年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其中因素固然纷繁复杂,但吉田茂执政时期所确立的经济中心主义国策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历史学的视角去探究一个政治人物的政治活动的过程,解读战后日本社会制度与精神的“基础”重构的历史过程,这本研究文集所收录的文稿是笔者近30年来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一个总括,是笔者长期持续关注吉田茂研究的兴趣所在。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战败与单独占领
日本“无条件投降”论质疑
1945,战败国:日本的选择
战后与占领的现代意味
美国对日本战争反省意识的矫正
论占领方式与被占领国政治生态形成之间的关系——以美国对日占领史为中心
吉田茂与麦克阿瑟在占领时期的合作
第二编 帝国意识与皇国史观
战前日本的帝国意识研究——以吉田茂的《对满政策之我见》为中心
近代日本帝国意识成因研究
皇室·反战·神道:吉田茂的皇国史观研究(上)
皇室·反战·神道:吉田茂的皇国史观研究(下)
第三编 政治生态与权力政治
试论吉田茂的权力来源
1949年日本国会选举的政治意味
旧金山媾和前后日本政治资源重组与结构演变
日本双重政治体制问题探析
试析日本新保守主义思潮的流变
第四编 外交政策与片面媾和
战后东亚地区冷战格局的形成及特征
吉田内阁的对外政策与战后初期中日关系
旧金山媾和与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形成
日本对台政策策略研究——以“吉田书简”为中心
战后日本媾和外交策略研究——以吉田茂的“商人式国际政治观”为中心
试析吉田茂的中国政策观
吉田茂の对华外交政策についこ
第五编 政治遗产及其他
近代日本西化的路径选择与中日甲午战争
帝国意识支配下的东亚人口移动问题研究——以日本满洲移民政策为中心
论政治互信缺失与现实中日关系的困局
吉田茂の遗产についこ
附录
附录一 吉田茂年谱
附录二 吉田历届内阁成员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在大日本帝国发动对外侵略战争问题上,吉田茂作为职业外交官始终是积极参与者,并且在对华侵略问题持强硬立场,是田中外交的坚定支持者,强调日本在中国东北具有特殊权益。日本对华全面战争爆发后,吉田呼吁同英国协调解决中国问题,但日本是东亚盟主的霸权地位不可动摇。反对日本同德意接近并结盟,他表白自己和日本国民是内心感情绝对亲英美。“如果从历史的巨流来看,便可以了解到从满洲事变到太平洋战争这个期间,上述日本对英美关系的失常状态绝不是日本的本来面目,而只是一时的反常。”
吉田茂认为军部势力反英美的外交政策不仅违背了日本的外交传统,而且在政治上也是落后于时代的。他指出:“最近的实例就是自满洲事变以来的日本军部的做法。当时,我们的军部,特别是陆军方面的反英美的主张,当然有种种理由,已如前述,而其中最大的理由之一,就是对我国元老、重臣以及当时的领导层遵守明治以来亲英美的基本路线抱有反感而同他们对抗,并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而特别强调反英美,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于是他们用‘打破现状’或建设新秩序等具有革新意义的口号,表现了这个反英美的主张。而且他们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同德意两国合作而发展到反英美的极点。结果,竟因此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我国人民陷于战败的苦境,这是我们国民的亲身体验。”
显然,从吉田茂的政治思维来看他所谓的反战反军部政治立场,主要是反对军部政治势力进行的对美英战争,而不反对侵华战争,对此必须予以明辨。这种畸形的战争观在日本社会不仅仅是吉田茂这样的政治家独有,他代表着战后日本政治家群体中一种主流战争观,战后几十年来日本政要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反省仍停留在吉田茂时代的那种认识层面上。
ISBN9787516162163,751616216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郑毅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