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容许我悲伤 978754476302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心理自助:请容许我悲伤》是第一部关注丧亲者无助心灵的书,荣获台湾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 1.作者是悲伤疗愈专家,在这方面很有权威性; 2.《心理自助:请容许我悲伤》所有的内容都是作者的真实体验,更具说服力; 3.通过一个个温馨而感人的真实小故事,直指人心。 面对悲伤,善待悲伤,接纳悲伤 悲伤,真实地存在于人间,存在于失去所爱的人心中,不能再被否认,也不能再被闪避。 当我们承认软弱无助,不再伪装坚强,不再认为自己有能力时,我们的心才能体会到脆弱,也才能承认悲伤的存在。 丧亲者需要的是有人温柔地体会他们的感受、温柔地容许他们悲伤、温柔地给予他们时间与空间走自己的脚步、温柔地倾听他们所有的声音。 而我希望,我有这样的温柔。 ——苏绚慧 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强,关注自己内心的人越来越多了。 2.悲伤与失落几乎是每个人必经的课题,所以这方面的书籍应该非常有市场。

作者简介

苏绚慧,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询研究所硕士,现为马偕协谈中心心理咨询师,并在医院担任心理咨询师。已出版《于是,我可以说再见》、《丧恸梦》(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生命河流》、《这人生》、《请容许我悲伤》(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推荐优良好书)、《死亡如此靠近》(金鼎奖文学类推荐优良好书)等。

目录

推荐序寒夜的口琴声 孙 越
推荐序善待悲伤的重要 李开敏
推荐序让悲不再伤 吴庶深
自序悲伤,是因为爱
楔子
第一部靠近孩子的心
来人间两年的小天使
我一个人很寂寞
爸爸,我舍不得你
不论何时都能与妈妈见面
妈妈会爬梯子上天堂去
好好地向爸爸告别
学会疼爱爸爸
我很想念弟弟
第二部敞开心与悲伤共处
妈妈的泪
未竟的爱
隐藏的脆弱
悲伤不曾离去
第三部悲伤关怀的提醒
你可以为悲伤的人做些什么
悲伤者的需要
陪伴孩子面对丧亲的温柔提醒

文摘

版权页:



安宁团队的成员当然明白,死亡这件事对于孩童的影响远远超过社会文化的认为,所以总是积极地想接触孩子,辅导孩子了解死亡,调适分离的悲伤。不过,有时对于团队的期待与担心,我感到过度了,和社会文化刚好处于两个极端。团队成员有时太担心孩子即将失去父母其中一方,必定充满恐惧且害怕,甚至认为孩子的身心及行为一定会出现问题。有时,一心想辅导孩子的工作者,却忽略了接触孩子必须要和孩子的父母建立信任关系。毕竟在医院接触孩子只是一时,真正陪孩子走向未来的是身旁的亲人。辅导工作不只是针对孩子,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增强单亲的父母面对孩子悲伤能力,如此才能长久。
小珠才四岁,正是被团队过度担心的孩子,因为她的母亲即将死亡,而家里只剩父亲和她,加上父亲晚婚,如今已经四十多岁,团队的成员担心家里没有母性角色,小珠的心理会被忽略。虽然我认为团队的担心可能来自我们自己内心的同情,但为了能使团队安心,且了解小珠对于母亲重病即将死亡的看法,我还是定了一个时间,请和小珠有不错关系的护工——小芬姐陪伴她,一起来个吃吃喝喝加画画的会谈。
小珠从母亲住安宁病房后就常常待在病房,因为小珠的母亲病情时好时坏,她的父亲便常带她来陪伴母亲。
孩子终究是孩子,她没有办法只是待在病房、待在母亲身边,她喜欢跑到护理站,和护士阿姨、护工玩。虽然才四岁,但她说话的口吻极像大人,常告诉别人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有时玩得过火还会尖叫、大笑,让她迅速安静的法宝就是给她饼干或棒冰。
ISBN9787544763028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苏绚慧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