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外语教学与翻译研究:积淀与创新》由袁卓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袁卓喜,博士/副教授,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社科资金西部项目、广西社科资金规划项目、自治区教育厅资金各1项、自治区教改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若干;发表专业学术文章十余篇,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两篇;翻译各类外宣资料约八十万字。近期研究兴趣: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外宣翻译。
目录
第一章外语教学研究
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面向东盟的项目导向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面向东盟的联络口译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复合型东盟语种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的高校口译教材编写本土化模式研究
区域特色翻译中的概念隐喻教学
东盟语境下的听辨研究
浅议维特根斯坦“遵从规则悖论”对语法教学的启示
探索研究性教学理念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运用
复述练习在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及操作
第二章翻译研究
从《万历十五年》的畅销看黄仁宇的无根回译
从语体风格看林译《块肉余生述》
修辞劝说视角下企业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基于文化软实力构建视角下的中国对外传播翻译研究
中国企业英文名使用现状及其翻译研究——以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企业为语料
否定句日中翻译难点及翻译规则必要性的考察——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听者的认知风格与口译听辨
目的论视角下《穿白丝绸的女人》汉越词的翻译
论翻译对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的作用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口译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为例
小议“充电”引申义的英译
第三章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日语格助词“が、を、に”不能后续“の”之原因探析
越南语中含“an”(吃)字俗语研究
日语新词的构词特点探析——以“新语·流行语大奖”为例
日语复合辞「~について」对谓语动词类型选择的考察
《宠儿》的自然主义
2011年美国书评人文学奖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詹妮弗·伊根访谈录——兼谈《恶棍来访》的创作
文摘
版权页:
笔者在班上做问卷调查发现,班上几乎没有学生参加过针对高考或任何考试的口语培训。笔者认为学生学习英语专业,需要一个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邱东林,2004),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也需逐步培养。除了增加口语练习量之外,练习的难度也应该由浅入深。尽管现在学生入学时口语水平普遍有提高,但是能够说几句英语和能够用英语表述观点是不同的(蔡基刚,2002)。笔者发现,如果让学生就某话题做已备演讲,绝大部分学生尚不能清楚表述自己的观点,甚至常常掺杂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内容杂乱,条理散乱。另外,学生口语的准确性普遍比较差,有较多语法、词汇错误,发言简短,常用不完整的语句或几个堆砌在一起的单词表达思想,缺乏连贯性,影响交际,这都说明学生中学阶段积累的语言知识有待盘活。语言准确性是衡量口头表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邱东林,2004)。笔者还发现,如果盲目模仿某些高校的操作,让大一学生一入学就做演讲等输出练习,尽管学生也表现出强烈的练习愿望,但不仅由于学生在内容、逻辑和语言等方面没有准备好而无法达到练习目的,而且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实质性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复述练习在这个阶段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1.2职场英语的交际形式
职场英语的交际形式有听一说、听一写、读一说、读一写、听一译、读一译等等。听和读虽然是基础且首要的,但如果没有说写译等外化活动,听懂和读懂的内容外界无从知晓。体现职场英语交际活动成效的终结形式是说写译,单一的听力活动或单一的阅读活动几乎没有。
《外语教学与翻译研究:积淀与创新》由袁卓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袁卓喜,博士/副教授,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社科资金西部项目、广西社科资金规划项目、自治区教育厅资金各1项、自治区教改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若干;发表专业学术文章十余篇,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两篇;翻译各类外宣资料约八十万字。近期研究兴趣: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外宣翻译。
目录
第一章外语教学研究
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面向东盟的项目导向型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面向东盟的联络口译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复合型东盟语种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的高校口译教材编写本土化模式研究
区域特色翻译中的概念隐喻教学
东盟语境下的听辨研究
浅议维特根斯坦“遵从规则悖论”对语法教学的启示
探索研究性教学理念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运用
复述练习在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及操作
第二章翻译研究
从《万历十五年》的畅销看黄仁宇的无根回译
从语体风格看林译《块肉余生述》
修辞劝说视角下企业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基于文化软实力构建视角下的中国对外传播翻译研究
中国企业英文名使用现状及其翻译研究——以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企业为语料
否定句日中翻译难点及翻译规则必要性的考察——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听者的认知风格与口译听辨
目的论视角下《穿白丝绸的女人》汉越词的翻译
论翻译对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的作用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口译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为例
小议“充电”引申义的英译
第三章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日语格助词“が、を、に”不能后续“の”之原因探析
越南语中含“an”(吃)字俗语研究
日语新词的构词特点探析——以“新语·流行语大奖”为例
日语复合辞「~について」对谓语动词类型选择的考察
《宠儿》的自然主义
2011年美国书评人文学奖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詹妮弗·伊根访谈录——兼谈《恶棍来访》的创作
文摘
版权页:
笔者在班上做问卷调查发现,班上几乎没有学生参加过针对高考或任何考试的口语培训。笔者认为学生学习英语专业,需要一个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邱东林,2004),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也需逐步培养。除了增加口语练习量之外,练习的难度也应该由浅入深。尽管现在学生入学时口语水平普遍有提高,但是能够说几句英语和能够用英语表述观点是不同的(蔡基刚,2002)。笔者发现,如果让学生就某话题做已备演讲,绝大部分学生尚不能清楚表述自己的观点,甚至常常掺杂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内容杂乱,条理散乱。另外,学生口语的准确性普遍比较差,有较多语法、词汇错误,发言简短,常用不完整的语句或几个堆砌在一起的单词表达思想,缺乏连贯性,影响交际,这都说明学生中学阶段积累的语言知识有待盘活。语言准确性是衡量口头表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邱东林,2004)。笔者还发现,如果盲目模仿某些高校的操作,让大一学生一入学就做演讲等输出练习,尽管学生也表现出强烈的练习愿望,但不仅由于学生在内容、逻辑和语言等方面没有准备好而无法达到练习目的,而且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和实质性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复述练习在这个阶段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1.2职场英语的交际形式
职场英语的交际形式有听一说、听一写、读一说、读一写、听一译、读一译等等。听和读虽然是基础且首要的,但如果没有说写译等外化活动,听懂和读懂的内容外界无从知晓。体现职场英语交际活动成效的终结形式是说写译,单一的听力活动或单一的阅读活动几乎没有。
ISBN | 9787300228327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袁卓喜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