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养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抗病能力。
书中着重讲述具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方法,包括中成药、单方验方、外用法、针灸等,还包括生活、饮食、精神、保健气功等方面内容的中医调养知识。
作者简介
李柳宁,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以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擅长肺癌、肠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等的治疗。
目录
第一章头颈部肿瘤1
第一节颅内肿瘤2
第二节鼻咽癌11
第三节舌癌21
第四节喉癌29
第五节甲状腺癌39
第六节甲状腺瘤48
第二章胸部肿瘤54
第一节肺癌55
第二节胸膜肿瘤66
第三节乳腺癌75
第四节乳腺纤维瘤92
第三章消化系统肿瘤97
第一节食管癌98
第二节肝癌108
第三节胆囊癌120
第四节胰腺癌128
第五节大肠癌138
第四章泌尿及生殖系统肿瘤151
第一节肾癌152
第二节膀胱癌162
第三节子宫颈癌172
第四节子宫内膜癌183
第五节子宫肌瘤191
第六节卵巢癌201
第七节前列腺癌211
第八节睾丸肿瘤220
第五章其他系统肿瘤230
第一节恶性淋巴瘤231
第二节皮肤癌242
第三节恶性黑色素瘤250
第四节骨恶性肿瘤262
第五节骨转移癌271
第六节软组织肿瘤284
第六章围手术期/围放化疗期毒副反应293
第一节围手术期治疗和调养294
第二节围化疗期治疗和调养303
第三节围放疗期中医治疗和调养319
参考文献338
序言
恶性肿瘤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高,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积极防治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对肿瘤病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治疗和调养方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有确切的疗效,其不仅可以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还可以减轻其毒副作用,抗术后复发与转移。对于晚期失去其他治疗机会的患者,中医药治疗在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养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抗病能力,在疾病特别是肿瘤的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重点介绍了常见肿瘤病的流行特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辨证治疗,还简单介绍了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进展等。书中着重讲述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方法,包括中成药、单方验方、外用法、针灸等,还包括生活、饮食、精神、气功等方面调养的内容。
本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实用性较强,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阅读,希望能对肿瘤患者调养和康复带来帮助。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于广东省中医院
2016年3月
文摘
版权页:
(二)辅助检查
(1)X射线检查 X射线检查对多种乳房疾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乳腺X射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并能发现隐性乳腺癌,是目前公认的乳腺癌最有效、最可靠的临床诊断方法。常包括乳腺钼靶X射线摄影、导管造影、乳腺囊肿内充气造影。
(2)超声检查 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可达80%~85%,但对1cm以下者诊断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主要用于辅助X射线检查之不足。
(3)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包括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或肿瘤刮片细胞学检查及乳腺肿瘤切除标本印片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孤立病变,考虑为囊肿、良性或恶性肿瘤;临床明显的囊性病变,可行诊断性穿刺;乳腺癌术后瘢痕上孤立或多发的小结节;可疑的远处转移病灶,包括皮肤结节和肿大的淋巴结等可行诊断性穿刺。
(4)活组织检查 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活组织检查方法有切除活检、切取活检、针刺活检、溃疡病灶的咬取活检、乳管内镜咬取活检等。
(5)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 对人体无损伤,操作方便,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可达80%,且对乳腺充血性病变和血管的显示有一定特点,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但对直径1cm以下的深部肿块易出现假阴性,宜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6)生物学标记检查 目前开展的生物学标记检查有C—erbB—2/Her—2原癌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CA15—3)、癌胚抗原(CEA)、降钙素、含铁蛋白诊断等。生物学标记检查临床应用尚无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7)PCR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性较好,可柃测出存在于体内的微小转移灶。
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养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抗病能力。
书中着重讲述具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方法,包括中成药、单方验方、外用法、针灸等,还包括生活、饮食、精神、保健气功等方面内容的中医调养知识。
作者简介
李柳宁,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以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擅长肺癌、肠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胃癌等的治疗。
目录
第一章头颈部肿瘤1
第一节颅内肿瘤2
第二节鼻咽癌11
第三节舌癌21
第四节喉癌29
第五节甲状腺癌39
第六节甲状腺瘤48
第二章胸部肿瘤54
第一节肺癌55
第二节胸膜肿瘤66
第三节乳腺癌75
第四节乳腺纤维瘤92
第三章消化系统肿瘤97
第一节食管癌98
第二节肝癌108
第三节胆囊癌120
第四节胰腺癌128
第五节大肠癌138
第四章泌尿及生殖系统肿瘤151
第一节肾癌152
第二节膀胱癌162
第三节子宫颈癌172
第四节子宫内膜癌183
第五节子宫肌瘤191
第六节卵巢癌201
第七节前列腺癌211
第八节睾丸肿瘤220
第五章其他系统肿瘤230
第一节恶性淋巴瘤231
第二节皮肤癌242
第三节恶性黑色素瘤250
第四节骨恶性肿瘤262
第五节骨转移癌271
第六节软组织肿瘤284
第六章围手术期/围放化疗期毒副反应293
第一节围手术期治疗和调养294
第二节围化疗期治疗和调养303
第三节围放疗期中医治疗和调养319
参考文献338
序言
恶性肿瘤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高,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积极防治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对肿瘤病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治疗和调养方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表明,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有确切的疗效,其不仅可以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还可以减轻其毒副作用,抗术后复发与转移。对于晚期失去其他治疗机会的患者,中医药治疗在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养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抗病能力,在疾病特别是肿瘤的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重点介绍了常见肿瘤病的流行特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辨证治疗,还简单介绍了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进展等。书中着重讲述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抗肿瘤方法,包括中成药、单方验方、外用法、针灸等,还包括生活、饮食、精神、气功等方面调养的内容。
本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实用性较强,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阅读,希望能对肿瘤患者调养和康复带来帮助。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于广东省中医院
2016年3月
文摘
版权页:
(二)辅助检查
(1)X射线检查 X射线检查对多种乳房疾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乳腺X射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并能发现隐性乳腺癌,是目前公认的乳腺癌最有效、最可靠的临床诊断方法。常包括乳腺钼靶X射线摄影、导管造影、乳腺囊肿内充气造影。
(2)超声检查 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可达80%~85%,但对1cm以下者诊断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主要用于辅助X射线检查之不足。
(3)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包括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或肿瘤刮片细胞学检查及乳腺肿瘤切除标本印片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孤立病变,考虑为囊肿、良性或恶性肿瘤;临床明显的囊性病变,可行诊断性穿刺;乳腺癌术后瘢痕上孤立或多发的小结节;可疑的远处转移病灶,包括皮肤结节和肿大的淋巴结等可行诊断性穿刺。
(4)活组织检查 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活组织检查方法有切除活检、切取活检、针刺活检、溃疡病灶的咬取活检、乳管内镜咬取活检等。
(5)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 对人体无损伤,操作方便,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可达80%,且对乳腺充血性病变和血管的显示有一定特点,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但对直径1cm以下的深部肿块易出现假阴性,宜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6)生物学标记检查 目前开展的生物学标记检查有C—erbB—2/Her—2原癌基因蛋白、单克隆抗体(CA15—3)、癌胚抗原(CEA)、降钙素、含铁蛋白诊断等。生物学标记检查临床应用尚无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7)PCR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性较好,可柃测出存在于体内的微小转移灶。
ISBN | 9787122269355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李柳宁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