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高等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依据《科学出版社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实验教学规划教材编写规划》要求,针对传统医学学科式教学的缺点,汲取“系统——官模块式”和应用比较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将《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整合,进行前后的比较学习,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高等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仅供医药学院5年制本科形态学教学使用。《高等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包含《组织学》、《病理学》及《胚胎学》三部分内容,其中《组织学》和《病理学》内容进行章节正常器官组织表现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整合。《胚胎学》主要包括胚胎发生总论和各个系统的发生分论。《组织学》和《病理学》整合内容共有十七章,重点阐述各组织器官的光镜下正常形态学特征基本病理学改变以及各种器官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并包括配套的复习题和扩展知识及彩图。第三部分为《胚胎学》内容,共一章。
目录
第一篇基础性实验
第一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基本实验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上皮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
第四章血液
第五章软骨和骨
第六章肌组织
第七章神经组织
第八章神经系统
第九章眼和耳
第十章循环系统
第十一章皮肤
第十二章免疫系统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
第十四章消化管
第十五章消化腺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二十章胚胎学绪论、胚胎发生总论
第二部分病理学基本实验
第二十一章实习内容和方法
第二十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二十三章损伤的修复
第二十四章血液循环阻碍
第二十五章炎症
第二十六章肿瘤
第一节上皮组织肿瘤
第二节间叶组织肿瘤
第二十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二十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胃肠道疾病
第二节肝脏疾病
第三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三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三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三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十五章传染病
第一节结核病
第二节其他传染病
第三十六章寄生虫病
第二篇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过碘酸雪夫法Periodic—Schiff(PAS)method
实验二神经细胞培养
实验三内皮细胞的培养
实验四见习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
实验五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六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七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八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九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一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二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三临床病理讨论
第三篇创新性实验
实验十四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实验
实验十五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显示巨噬细胞功能
实验十六血涂片制作
实验十七皮肤创伤愈合的形态学观察
实验十八空气栓塞动物实验
实验十九肿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分析
实验二十宫颈细胞学制片及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正常器官的重量和大小
文摘
第一篇基础性实验
第一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基本实验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 熟悉显微镜使用及注意事项。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及组织化学技术。
【实验内容】
介绍切片技术。
【思考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HE染色中的碱性染料是()
A硝酸银 B醛复红C甲苯胺蓝
D苏木精E台盼蓝
2 HE染色中的酸性染料是()
A硝酸银B醛复红C甲苯胺蓝
D伊红E台盼蓝
3基本组织不包括()
A肌组织B淋巴组织 C神经组织
D上皮细胞E结缔组织
4石蜡切片中,脱水和浸蜡之间使用的试剂是()
A二甲苯B甲酸 C甲醛
D乙酸E乙醇
5易被苏木精着色的结构是()
A细胞质B细胞外基质C线粒体
D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核糖体E高尔基复合体
6易被伊红着色的结构是()
A细胞质与细胞外基质B细胞核 C染色质和核糖体
D染色体 E核糖体
7细胞培养术中对活细胞观察须用()
A透射电镜 B荧光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偏光显微镜 E扫描电镜
8免疫组织化学是检测组织细胞中的()
A糖类 B脂类 C肽类
D蛋白 E肽和蛋白
9石蜡切片常用的脱水剂是()
A乙醇B二甲苯C甲醛
D乙酸E氯仿
10 PAS反应是显示()
A脂类B多糖C肽类
D DNA E酶类
二、 填空题
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结构及其相关的科学。组织由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关的和构成。
2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大类型,即、、和。
3苏木精是一种染料,使细胞核染成;伊红是染料,使细胞核染成。
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根据和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中和的技术。
三、 名词解释
1组织2 HE染色法3组织化学术4 PAS反应
四、 简答题
1组织结构和细胞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哪几种?
2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五、 论述题
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和细胞内蛋白质抗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D2D3B4A5D6A7C8E9A10B
二、 填空题
1微细功能 细胞 细胞外基质
2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3碱性蓝紫色酸性红色
4抗原 抗体 多肽 蛋白质
三、 名词解释
1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细胞间可有或多或少的细胞间质(或称细胞外基质)。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类型。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器官。
2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时使用苏木精和伊红;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染成淡红色。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或免疫学反应等原理,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组织或细胞内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位、定量及相关功能研究的实验技术。凡是组织,细胞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类和核酸等都可与相应试剂反应,最后形成有色反应终产物或电子致密物,应用光镜或电镜进行观察。广义的组织化学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等。
4PAS反应即过碘酸Schiff反应,是显示多糖的一种组织化学反应。其基本原理是过碘酸将糖分子中的乙二醇基氧化为乙二醛基,后者再与Schiff试剂中的亚硫酸品红反应,形成紫红色不溶性反应产物,沉积于多糖存在的部位。根据反应产物的多少或颜色的深浅(或光密度)可对多糖进行半定量。
四、 简答题
1组织结构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①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称嗜碱性。②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称嗜酸性。③与酸性和碱性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的称中性。④某些结构成分如肥大细胞的胞质颗粒,当用蓝色染料甲苯胺蓝染色时呈紫红色,称为异染性。⑤当用硝酸银染色时,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银离子还原为银颗粒而呈黑色,称为亲银性;而有些组织结构需加入银盐和还原剂才能显色,称为嗜银性。
2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术的特点有:①以电子发射器发射的电子束代替光线。②以磁场代替玻璃透镜。③组织取材需快,组织块需新鲜,常用双醛(多聚甲醛和戊二醛)固定,并经锇酸后固定。④由于电子束穿透力弱,组织块需切成超薄切片(50~80nm)。⑤用重金属盐(柠檬酸铅和乙酸铀)代替普通化学染料进行电子染色。⑥在荧光屏或照片上观察结果,以电子密度的高低分辨各种结构。
五、 论述题
(1)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是应用带有可见标记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组织、细胞中的抗原物质。
(2) 其关键技术是:①抗体的制备,分离纯化人或动物的某种蛋白质,作为抗原注入另一种动物体内,使该动物产生相应的多克隆抗体;或制备单克隆抗体;②抗体的标记,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染料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酶类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重金属如胶体金等;③组织或细胞制备,需保存尽量多的组织抗原及其抗原性。
(杨虹邓成国)
?4?第二章上 皮 组 织
上皮组织由大量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根据被覆上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层次可将其分为各种类型的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它们分布在身体的外表面与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所以被覆上皮细胞的一面是游离的(游离面),另一面以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基底面),两面都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化结构(如游离面的纤毛与纹状缘,基底面的基膜)。因此,观察上皮组织时应从游离面(管腔的内表面)开始,循序渐进地观察到基底面;并注意不同器官具有特定的上皮类型,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此外,腺上皮是一种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特殊上皮是一种有感受某种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功能的上皮(如鼻腔嗅黏膜上皮及舌味蕾的上皮)。
【目的要求】
(1) 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2) 熟悉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实验方法及操作技巧。
【重点及难点】
复层扁平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
(一) 观察切片
观察切片见表21。表21观察切片观察标本标本编号取材染色法单层扁平上皮蛙肠系膜HE单层立方上皮兔肾髓质HE单层柱状上皮胆囊HE假复层纤维柱状上皮气管HE复层扁平上皮食管HE
图21肠系膜铺片示单层扁平上皮(高倍)
1单层扁平上皮铺片
(1) 铺片:肠系膜(图21)、镀银法。
(2) 低倍镜:选择标本最薄的部位,可见黄色或浅黄色背景上有波纹状黑线。
(3) 高倍镜:见上皮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彼此紧密相连。细胞边缘因有银盐沉淀,呈棕黑色的锯齿状。细胞质呈黄色,中央浅黄色区域为胞核的所在位置。
图22单层立方上皮(高倍)2单层立方上皮
(1) 切片:肾、HE染色。
(2) 肉眼观:肾表层深红色部分为皮质,皮质下方深层粉红色部分为髓质,把髓质部分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3) 低倍镜:在髓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管腔,有的管壁是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选细胞分界清楚的部位换高倍镜观察。
(4) 高倍镜:上皮细胞呈立方形,细胞分界清楚,细胞质染色浅而明亮,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染成紫蓝色(图22)。
3单层柱状上皮
(1) 切片:小肠、HE染色。
(2) 肉眼观:在标本的一面可见有几个大隆起。在这些大隆起的表面又可见很多小突起,小突起的表面被覆一层上皮。
(3) 低倍镜:找到小突起,见其表面有一层细胞(图23)。
(4) 高倍镜:见细胞呈柱状,排列密集,细胞界限隐约可见。胞核呈长圆形,接近细胞基底部,染成紫蓝色(为什么单层柱状上皮有时可见多层胞核)。在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可见厚度均匀的薄层红色线条状结构,为纹状缘(电镜下为何种结构)。柱状上皮细胞之间有杯状细胞,其顶部胞质常呈白色空泡状(为什么),胞核呈扁平形或三角形,着色深,位于细胞基底部(图24)。
图23单层柱状上皮(低倍)图24单层柱状上皮(高倍)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1) 切片:气管横切面、HE染色。
(2) 肉眼观:在气管管腔表面被染成浅紫蓝色的一层即为上皮组织。
(3) 低倍镜:上皮细胞核染成紫蓝色,高低不等。细胞分界不明显。
(4) 高倍镜:可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高矮不等的四种细胞组成,其形态特点如下(图25)。
图2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高倍)1) 柱状细胞:数量最多,形似柱状,顶部可达游离面,在其表面可见一排纤细而整齐的纤毛,胞核呈椭圆形,位于细胞顶部,故排列在整个上皮的表层。
2) 杯状细胞:夹在柱状细胞之间,顶部胞质呈白色空泡状,有时可呈浅蓝色。
3) 梭状细胞:位于柱状细胞与锥体状细胞之间,胞体呈梭状,胞核呈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故排列在整个上皮的中层。
4) 锥体状细胞:细胞较小,呈锥体形,其基底面紧贴在基膜上,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在整个上皮中为紧贴基底面的一层胞核。
5) 基膜:紧贴上皮基底面,为一层均质状粉红色的薄膜。
5变移上皮
(1) 切片:扩张期膀胱、HE染色。
图26复层扁平上皮(高倍)(2) 高倍镜:可见上皮变薄,仅有2~3层扁平形上皮细胞,侧面观为长梭形。
6复层扁平上皮
(1) 切片:食管横切面、HE染色。
(2) 肉眼观:在管腔表面的紫蓝色厚层部分即为复层扁平上皮。
(3) 低倍镜:上皮由紧密排列的多层细胞组成。从表面到深层颜色逐渐加深。上皮深面为结缔组织,两者之间(基膜不明显)的连接处呈波浪形凹凸不平。
(4) 高倍镜:近表面的数层细胞为扁平状,着色浅,胞核呈扁平状;中间为数层较大的多边形细胞,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紧贴基膜的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为基底层,胞核呈椭圆形,染色深,位于细胞基底部(此层细胞有什么功能)(图26)。
(二) 示教
示教见表22。表22示教标本示教标本标本编号取材染色法光镜间皮肠系膜镀银法纤毛运动蛙上腭未经染色电镜小肠上皮杯状细胞
上皮细胞游离面、侧面、基底面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
《高等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依据《科学出版社全国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实验教学规划教材编写规划》要求,针对传统医学学科式教学的缺点,汲取“系统——官模块式”和应用比较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将《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整合,进行前后的比较学习,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高等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仅供医药学院5年制本科形态学教学使用。《高等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包含《组织学》、《病理学》及《胚胎学》三部分内容,其中《组织学》和《病理学》内容进行章节正常器官组织表现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整合。《胚胎学》主要包括胚胎发生总论和各个系统的发生分论。《组织学》和《病理学》整合内容共有十七章,重点阐述各组织器官的光镜下正常形态学特征基本病理学改变以及各种器官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并包括配套的复习题和扩展知识及彩图。第三部分为《胚胎学》内容,共一章。
目录
第一篇基础性实验
第一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基本实验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上皮组织
第三章结缔组织
第四章血液
第五章软骨和骨
第六章肌组织
第七章神经组织
第八章神经系统
第九章眼和耳
第十章循环系统
第十一章皮肤
第十二章免疫系统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
第十四章消化管
第十五章消化腺
第十六章呼吸系统
第十七章泌尿系统
第十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二十章胚胎学绪论、胚胎发生总论
第二部分病理学基本实验
第二十一章实习内容和方法
第二十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二十三章损伤的修复
第二十四章血液循环阻碍
第二十五章炎症
第二十六章肿瘤
第一节上皮组织肿瘤
第二节间叶组织肿瘤
第二十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二十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胃肠道疾病
第二节肝脏疾病
第三十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三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三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三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十五章传染病
第一节结核病
第二节其他传染病
第三十六章寄生虫病
第二篇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过碘酸雪夫法Periodic—Schiff(PAS)method
实验二神经细胞培养
实验三内皮细胞的培养
实验四见习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
实验五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六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七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八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九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一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二临床病理讨论
实验十三临床病理讨论
第三篇创新性实验
实验十四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实验
实验十五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显示巨噬细胞功能
实验十六血涂片制作
实验十七皮肤创伤愈合的形态学观察
实验十八空气栓塞动物实验
实验十九肿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分析
实验二十宫颈细胞学制片及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正常器官的重量和大小
文摘
第一篇基础性实验
第一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基本实验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 熟悉显微镜使用及注意事项。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及组织化学技术。
【实验内容】
介绍切片技术。
【思考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HE染色中的碱性染料是()
A硝酸银 B醛复红C甲苯胺蓝
D苏木精E台盼蓝
2 HE染色中的酸性染料是()
A硝酸银B醛复红C甲苯胺蓝
D伊红E台盼蓝
3基本组织不包括()
A肌组织B淋巴组织 C神经组织
D上皮细胞E结缔组织
4石蜡切片中,脱水和浸蜡之间使用的试剂是()
A二甲苯B甲酸 C甲醛
D乙酸E乙醇
5易被苏木精着色的结构是()
A细胞质B细胞外基质C线粒体
D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核糖体E高尔基复合体
6易被伊红着色的结构是()
A细胞质与细胞外基质B细胞核 C染色质和核糖体
D染色体 E核糖体
7细胞培养术中对活细胞观察须用()
A透射电镜 B荧光显微镜 C相差显微镜
D偏光显微镜 E扫描电镜
8免疫组织化学是检测组织细胞中的()
A糖类 B脂类 C肽类
D蛋白 E肽和蛋白
9石蜡切片常用的脱水剂是()
A乙醇B二甲苯C甲醛
D乙酸E氯仿
10 PAS反应是显示()
A脂类B多糖C肽类
D DNA E酶类
二、 填空题
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结构及其相关的科学。组织由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关的和构成。
2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大类型,即、、和。
3苏木精是一种染料,使细胞核染成;伊红是染料,使细胞核染成。
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根据和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中和的技术。
三、 名词解释
1组织2 HE染色法3组织化学术4 PAS反应
四、 简答题
1组织结构和细胞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哪几种?
2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五、 论述题
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和细胞内蛋白质抗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D2D3B4A5D6A7C8E9A10B
二、 填空题
1微细功能 细胞 细胞外基质
2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3碱性蓝紫色酸性红色
4抗原 抗体 多肽 蛋白质
三、 名词解释
1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细胞间可有或多或少的细胞间质(或称细胞外基质)。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类型。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器官。
2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时使用苏木精和伊红;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染成淡红色。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或免疫学反应等原理,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组织或细胞内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位、定量及相关功能研究的实验技术。凡是组织,细胞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类和核酸等都可与相应试剂反应,最后形成有色反应终产物或电子致密物,应用光镜或电镜进行观察。广义的组织化学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等。
4PAS反应即过碘酸Schiff反应,是显示多糖的一种组织化学反应。其基本原理是过碘酸将糖分子中的乙二醇基氧化为乙二醛基,后者再与Schiff试剂中的亚硫酸品红反应,形成紫红色不溶性反应产物,沉积于多糖存在的部位。根据反应产物的多少或颜色的深浅(或光密度)可对多糖进行半定量。
四、 简答题
1组织结构对不同染料的结合特性有:①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称嗜碱性。②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易被染色的称嗜酸性。③与酸性和碱性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的称中性。④某些结构成分如肥大细胞的胞质颗粒,当用蓝色染料甲苯胺蓝染色时呈紫红色,称为异染性。⑤当用硝酸银染色时,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银离子还原为银颗粒而呈黑色,称为亲银性;而有些组织结构需加入银盐和还原剂才能显色,称为嗜银性。
2与光镜术比较,透射电镜术的特点有:①以电子发射器发射的电子束代替光线。②以磁场代替玻璃透镜。③组织取材需快,组织块需新鲜,常用双醛(多聚甲醛和戊二醛)固定,并经锇酸后固定。④由于电子束穿透力弱,组织块需切成超薄切片(50~80nm)。⑤用重金属盐(柠檬酸铅和乙酸铀)代替普通化学染料进行电子染色。⑥在荧光屏或照片上观察结果,以电子密度的高低分辨各种结构。
五、 论述题
(1) 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是应用带有可见标记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组织、细胞中的抗原物质。
(2) 其关键技术是:①抗体的制备,分离纯化人或动物的某种蛋白质,作为抗原注入另一种动物体内,使该动物产生相应的多克隆抗体;或制备单克隆抗体;②抗体的标记,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染料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酶类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重金属如胶体金等;③组织或细胞制备,需保存尽量多的组织抗原及其抗原性。
(杨虹邓成国)
?4?第二章上 皮 组 织
上皮组织由大量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根据被覆上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层次可将其分为各种类型的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它们分布在身体的外表面与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所以被覆上皮细胞的一面是游离的(游离面),另一面以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基底面),两面都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化结构(如游离面的纤毛与纹状缘,基底面的基膜)。因此,观察上皮组织时应从游离面(管腔的内表面)开始,循序渐进地观察到基底面;并注意不同器官具有特定的上皮类型,这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此外,腺上皮是一种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特殊上皮是一种有感受某种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功能的上皮(如鼻腔嗅黏膜上皮及舌味蕾的上皮)。
【目的要求】
(1) 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
(2) 熟悉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实验方法及操作技巧。
【重点及难点】
复层扁平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
(一) 观察切片
观察切片见表21。表21观察切片观察标本标本编号取材染色法单层扁平上皮蛙肠系膜HE单层立方上皮兔肾髓质HE单层柱状上皮胆囊HE假复层纤维柱状上皮气管HE复层扁平上皮食管HE
图21肠系膜铺片示单层扁平上皮(高倍)
1单层扁平上皮铺片
(1) 铺片:肠系膜(图21)、镀银法。
(2) 低倍镜:选择标本最薄的部位,可见黄色或浅黄色背景上有波纹状黑线。
(3) 高倍镜:见上皮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彼此紧密相连。细胞边缘因有银盐沉淀,呈棕黑色的锯齿状。细胞质呈黄色,中央浅黄色区域为胞核的所在位置。
图22单层立方上皮(高倍)2单层立方上皮
(1) 切片:肾、HE染色。
(2) 肉眼观:肾表层深红色部分为皮质,皮质下方深层粉红色部分为髓质,把髓质部分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3) 低倍镜:在髓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管腔,有的管壁是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选细胞分界清楚的部位换高倍镜观察。
(4) 高倍镜:上皮细胞呈立方形,细胞分界清楚,细胞质染色浅而明亮,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染成紫蓝色(图22)。
3单层柱状上皮
(1) 切片:小肠、HE染色。
(2) 肉眼观:在标本的一面可见有几个大隆起。在这些大隆起的表面又可见很多小突起,小突起的表面被覆一层上皮。
(3) 低倍镜:找到小突起,见其表面有一层细胞(图23)。
(4) 高倍镜:见细胞呈柱状,排列密集,细胞界限隐约可见。胞核呈长圆形,接近细胞基底部,染成紫蓝色(为什么单层柱状上皮有时可见多层胞核)。在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可见厚度均匀的薄层红色线条状结构,为纹状缘(电镜下为何种结构)。柱状上皮细胞之间有杯状细胞,其顶部胞质常呈白色空泡状(为什么),胞核呈扁平形或三角形,着色深,位于细胞基底部(图24)。
图23单层柱状上皮(低倍)图24单层柱状上皮(高倍)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1) 切片:气管横切面、HE染色。
(2) 肉眼观:在气管管腔表面被染成浅紫蓝色的一层即为上皮组织。
(3) 低倍镜:上皮细胞核染成紫蓝色,高低不等。细胞分界不明显。
(4) 高倍镜:可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高矮不等的四种细胞组成,其形态特点如下(图25)。
图2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高倍)1) 柱状细胞:数量最多,形似柱状,顶部可达游离面,在其表面可见一排纤细而整齐的纤毛,胞核呈椭圆形,位于细胞顶部,故排列在整个上皮的表层。
2) 杯状细胞:夹在柱状细胞之间,顶部胞质呈白色空泡状,有时可呈浅蓝色。
3) 梭状细胞:位于柱状细胞与锥体状细胞之间,胞体呈梭状,胞核呈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故排列在整个上皮的中层。
4) 锥体状细胞:细胞较小,呈锥体形,其基底面紧贴在基膜上,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在整个上皮中为紧贴基底面的一层胞核。
5) 基膜:紧贴上皮基底面,为一层均质状粉红色的薄膜。
5变移上皮
(1) 切片:扩张期膀胱、HE染色。
图26复层扁平上皮(高倍)(2) 高倍镜:可见上皮变薄,仅有2~3层扁平形上皮细胞,侧面观为长梭形。
6复层扁平上皮
(1) 切片:食管横切面、HE染色。
(2) 肉眼观:在管腔表面的紫蓝色厚层部分即为复层扁平上皮。
(3) 低倍镜:上皮由紧密排列的多层细胞组成。从表面到深层颜色逐渐加深。上皮深面为结缔组织,两者之间(基膜不明显)的连接处呈波浪形凹凸不平。
(4) 高倍镜:近表面的数层细胞为扁平状,着色浅,胞核呈扁平状;中间为数层较大的多边形细胞,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紧贴基膜的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为基底层,胞核呈椭圆形,染色深,位于细胞基底部(此层细胞有什么功能)(图26)。
(二) 示教
示教见表22。表22示教标本示教标本标本编号取材染色法光镜间皮肠系膜镀银法纤毛运动蛙上腭未经染色电镜小肠上皮杯状细胞
上皮细胞游离面、侧面、基底面细胞连接的超微结构。
ISBN | 9787030429858,7030429850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杨虹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