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数学思想(套装共3册) 978990026047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古今数学思想(套装共3册)》包括《古今数学思想第1册》《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古今数学思想第3册》,共三册。《古今数学思想(套装共3册)》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古今数学思想(套装共3册)》的适读人群是:数学专业师生,广大高校理工科师生,优秀高中理科班学生,科学史工作者。

名人推荐

本书通过对漫长而丰富多彩的数学历史的介绍,突出了古今数学思想及其发展脉络,抓住了核心和灵魂,对推动和吸引读者走近数学、品味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必将大有助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大潜
莫里斯·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是一部介绍从古代直至20世纪初数学发展的最全面和最权威的著作。该书精辟阐述了主要数学分支的创立历程和重大创新数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启迪数学家想象力和灵感的思想宝库,应该成为每个数学工作者毕生的良师益友。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加安
我们在书架上珍藏着这本书,为表明从远古而来数学史的走向,它是我们已有的书中超级好的一本。
——麻省理工学院 罗塔(Gian—Carlo Rota)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莫里斯·克莱因 译者:张理京 张锦炎 江泽涵

目录

《古今数学思想第1册》目录:
第1章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
1.数学是在哪里开始出现的
2.美索不达米亚的政治史
3.数的记号
4.算术运算
5.巴比伦的代数
6.巴比伦的几何
7.巴比伦人对于数学的使用
8.对巴比伦数学的评价
第2章埃及的数学
1.背景
2.算术
3.代数与几何
4.埃及人对数学的使用
5.总结
第3章古典希腊数学的产生
1.背景
2.史料的来源
3.古典时期的几大学派
4.爱奥尼亚学派
5.毕达哥拉斯派
6.埃利亚学派
7.诡辩学派
8.柏拉图学派
9.欧多克索斯学派
10.亚里士多德及其学派
第4章欧几里得和阿波罗尼斯
1.引言
2.欧几里得《原本》的背景
3.《原本》里的定义和公理
4.《原本》的第一篇到第四篇
5.第五篇:比例论
6.第六篇:相似形
7.第七、八、九篇:数论
8.第十篇:不可公度量的分类
9.第十一、十二、十三篇:立体几何及穷竭法
10.《原本》的优缺点
11.欧几里得的其他数学著作
12.阿波罗尼斯的数学著作
第5章希腊亚历山大时期:几何与三角
1.亚历山大城的建立
2.亚历山大希腊数学的特性
3.阿基米德关于面积和体积的工作
4.赫伦关于面积和体积的工作
5.一些特殊曲线
6.三角术的创立
7.亚历山大后期的几何工作
第6章亚历山大时期:算术和代数的复兴
1.希腊算术的记号和运算
2.算术和代数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
第7章希腊人对自然形成理性观点的过程
1.希腊数学受到的启发
2.关于自然界的理性观点的开始
3.数学设计信念的发展
4.希腊的数理天文学
5.地理学
6.力学
7.光学
8.占星术
第8章希腊世界的衰替
1.对希腊人成就的回顾
2.希腊数学的局限性
3.希腊人留给后代的问题
4.希腊文明的衰替
第9章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
1.早期印度数学
2.公元200—1200年时期印度的算术和代数
3.公元200—1200年时期印度的几何与三角
4.阿拉伯人
5.阿拉伯的算术和代数
6.阿拉伯的几何与三角
7.1300年左右的数学
第10章欧洲中世纪时期
1.欧洲文明的开始
2.可供学习的材料
3.中世纪早期数学在欧洲的地位
4.数学的停滞
5.希腊著述的第一次复活
6.理性主义和对自然的兴趣的复活
7.数学本身的进展
8.物理科学中的进展
9.总结
第11章文艺复兴
1.革命在欧洲产生的影响
2.知识界的新面貌
3.学识的传播
4.数学中的人文主义活动
5.要求科学改革的呼声
6.经验主义的兴起
第12章文艺复兴时期数学的贡献
1.透视法
2.几何本身
3.代数
4.三角
5.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科学进展
6.文艺复兴时期评注
第13章16,17世纪的算术和代数
1.引言
2.数系和算术的状况
3.符号体系
4.三次与四次方程的解法
5.方程论
6.二项式定理及相关的问题
7.数论
8.代数同几何的关系
第14章射影几何的肇始
1.几何的重生
2.透视法工作中所提出的问题
3.德萨格的工作
4.帕斯卡和拉伊尔的工作
5.新原理的出现
……
第15章坐标几何
第16章科学的数学化
第17章微积分的创立
《古今数学思想第2册》
《古今数学思想第3册》

文摘

版权页:



最后一批引理中的命题238证明了所有圆锥曲线的一个基本性质:与定点(焦点)及定直线(准线)的距离成一定比例的一切点的轨迹是一圆锥曲线。圆锥曲线的这一基本性质并未载入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一书,但上章已指出,欧几里得可能是知道这一性质的。
帕普斯在第七篇的前言里重复了阿波罗尼斯的断言,即用他的方法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动点的轨迹:它与两定直线距离的乘积等于它与其他两定直线距离的乘积乘以一个常数。帕普斯知道但未证明这个轨迹是一圆锥曲线。他还指出这一问题可推广到包含五根、六根或更多根的直线。我们在讨论笛卡儿(Rene Descartes)的工作时还要更多地谈到这一问题。
第八篇之所以特别有意义是因为它主要研讨力学,而按亚历山大数学家的看法,力学是数学的一部分。事实上,帕普斯在此书序言中就竭力维护这一主张。他推崇阿基米德、赫伦和一些不甚知名的人为数学力学方面的领袖人物。他把物体的重心定义为物体内(并不一定属于物体)的一点,若在那一点把它吊起来,就能使它静止,而不管吊放的位置如何。然后他说明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来确定这个点。他又讨论物体沿斜面移动的问题,并设法比较沿水平面推动物体与沿斜面将其朝上推动所需要的力。
第七篇也包含一个有名的定理,它有时叫帕普斯定理,有时叫古尔丁定理,因古尔丁(Paul Guldin,1577—1643)重新独立发现了这一定理。这定理说,若一平面闭曲线图形绕曲线之外但在同一平面内的一轴转动一周,则转出来的形体的体积等于曲面面积乘以其重心所转过的圆周。这是个很有普遍意义的结果,帕普斯也知道这一点。他没有给出定理的证明,很可能他以前就有人知道这个定理及其证明。
就几何来说,亚历山大时期是以一批评注的作品宣告结束的。亚历山大的泰奥恩写了关于托勒玫的《大汇编》、欧几里得的《原本》及《光学》的新版本的一本评注。他的女儿希帕蒂娅(Hypatia,死于415年)是个有学问的数学家,她写了关于丢番图和阿波罗尼斯的评注本。
ISBN9789900260479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莫里斯·克莱因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