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程》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学习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篇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设计思路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思路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第二篇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第四章 导论
第五章 专题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六章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七章 专题三/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八章 专题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九章 专题五/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十章 专题六/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十一章 专题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曲折发展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十二章 专题八/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三篇 课程教学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学生记录册
现代史大事记
参考资料
文摘
版权页:
1.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第一,1840~1949年,即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时期。
中国近代史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 1840~1919年,这一阶段实现了从对封建制度的维护修补和改良到革命变革的飞跃。
(2) 1919~1949年,这一阶段实现了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飞跃。
第二,1949年至今,即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现代史时期。
中国现代史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 1949~1978年,这一阶段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飞跃。
(2) 1978年至今,这一阶段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连续快速发展的飞跃。
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问题
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历史:一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奋斗史;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史;三是新中国的建设史。
3.关于课程的“一条主线”“两个历史任务”“四次大选择”问题
一条主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个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四大选择:历史和人民是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问题设置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线索是什么
上编:1840~191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风云变幻80年。本编主要含第一专题和第二专题,即两个层面:一是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二是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程》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学习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篇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设计思路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思路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第二篇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第四章 导论
第五章 专题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六章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七章 专题三/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八章 专题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九章 专题五/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十章 专题六/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十一章 专题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曲折发展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十二章 专题八/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第二节 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第三篇 课程教学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学生记录册
现代史大事记
参考资料
文摘
版权页:
1.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第一,1840~1949年,即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时期。
中国近代史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 1840~1919年,这一阶段实现了从对封建制度的维护修补和改良到革命变革的飞跃。
(2) 1919~1949年,这一阶段实现了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飞跃。
第二,1949年至今,即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现代史时期。
中国现代史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 1949~1978年,这一阶段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飞跃。
(2) 1978年至今,这一阶段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连续快速发展的飞跃。
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问题
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历史:一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奋斗史;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史;三是新中国的建设史。
3.关于课程的“一条主线”“两个历史任务”“四次大选择”问题
一条主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个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四大选择:历史和人民是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问题设置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线索是什么
上编:1840~191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风云变幻80年。本编主要含第一专题和第二专题,即两个层面:一是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二是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ISBN | 9787030472380,7030472381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韩玉芳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