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分析化学基础(第3版)》 朱爱军 978711721605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分析化学基础(第3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
二、分析化学的作用
第二节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二、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三、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
四、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
五、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定量分析概述
第一节定量分析的过程
一、采集试样
二、试样预处理
三、试样的分解和分离
四、试样的含量测定
五、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
第二节定量分析的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定量分析的误差
二、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三、定量分析结果的处理
第三节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常用仪器
一、电子天平
二、常用容量仪器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述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术语与主要测定方法
一、基本术语和特点
二、主要测定方法
第二节滴定分析法的条件与滴定方式
一、滴定反应的条件
二、滴定方式
第三节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基准物质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
第四节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一、滴定分析法计算的依据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
三、滴定分析计算示例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酸碱指示剂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三、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第二节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第三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0.1mol/LHC1标准溶液
二、0.1mol/LNaOH标准溶液
第五章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银量法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
二、吸附指示剂法
第三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乙二胺四乙酸
一、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
二、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
三、影响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第二节金属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二、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第三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0.05mol/L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0.05mol/L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概述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及分类
二、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措施
第二节碘量法
一、直接碘量法
二、间接碘量法
第三节高锰酸钾法
一、原理
二、条件
三、指示剂
四、标准溶液
第八章电位分析法
第一节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一、参比电极
二、指示电极
第二节直接电位法
一、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
第九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基础知识
一、光的本质与颜色
二、光的吸收定律
三、吸收光谱曲线
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光源
二、单色器
三、吸收池
四、检测器
五、显示器
第四节定量分析方法
一、标准曲线法
二、比较法
第五节测量误差与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误差的来源
二、显色反应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十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概述
一、特点
二、基本原理
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一、光源
二、原子化系统
三、分光系统
四、检测系统
第三节定量方法
一、标准曲线法
二、标准加入法
第十一章色谱法
第一节概述
一、色谱过程
二、色谱法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
一、特点及分类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三、色谱流出曲线
四、定性方法
五、定量方法
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特点及分类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四、定性方法
五、定量方法
实验指导
实验一电子天平的称量练习
实验二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和使用练习
实验三酸碱滴定练习
实验四酸碱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五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七水的总硬度测定
实验八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饮用水pH的测定
实验十一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
实验十二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测定(工作曲线法)
实验十三水中微量锌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四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甲醇、杂醇油的含量
附录
附录一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
附录二常用式量表
附录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05)
附录四常用标准pH缓冲溶液的配制(25℃)
附录五试剂的配制
参考文献
目标测试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基础》教学大纲
文摘

版权页:

3.减小测量中的系统误差根据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可采用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回收试验等方法减小系统误差。
(1)对照试验:指采用与试样完全相同的测量方法、条件和步骤,用已知含量的标准品替代试样进行分析测定后,再对试样与标准品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对试样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2)空白试验:指采用与试样完全相同的测量方法、条件和步骤,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测定,所得的结果称为空白值,处理实验数据时,应将空白值从试样的实验数据中减去,以消除由试剂、蒸馏水及实验器皿等引起的误差。
(3)校准仪器和量器:使用前对天平、移液管、滴定管等进行校准,可减小仪器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
4.减小测量中的偶然误差根据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可通过选用稳定性更好的仪器,改善实验环境,提高实验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增加平行测定次数等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
二、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在分析测定中,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不仅要准确地测定各种数据,还要正确地记录和计算这些数据。在记录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时,必须了解有效数字的有关内容。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
有效数字是指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如分析天平称得坩埚重18.5734g,有六位有效数字。
ISBN978711721605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朱爱军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