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结构和词语调节的认知研究 7561942893,978756194289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作者简介

施春宏,安徽青阳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涉及句法学、语义学、词汇学、应用语言学及理论语言学。已出版《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概说》、《汉语基本知识(语法篇)》、《语言在交际中规范》和《三一语法:结构·功能·语境——初中级汉语语法点教学指南》(与冯胜利合撰)、《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合撰,于根元主编)等著作,并参与多部工具书的编撰,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含合撰)、语言学随笔70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序(张博)
上编词义结构和语义空间研究

词义结构的认知基础及释义原则

词义的认知模式与词义的性质及构成

——兼谈成语的性质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

试析名词的语义结构

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

附文:用用看

说“界”和“坛”

附文一:“界”“坛”词缀化辨

附文二:“操坛”一词的是与非

词语搭配中的语义认知空间问题
下编词语调节和语义用变研究

词语调节过程中的语义关系分析

词语构造的多能性和时空性

——从“腰封”及其相关词语的形义关系谈起

重叠形式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

试论语义关系对异体词显隐和使用的制约

修辞表达中的语义调节

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

——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

附文:“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补议

词语变用中的语言游戏

语义叠架原因论析

“悬殊”用法的描写和分析

后记
ISBN7561942893,9787561942895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施春宏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