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思想研究 978701015052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钱大昕思想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钱大昕思想研究》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研究视角:《钱大昕思想研究》力图从启蒙哲学的角度,在传统学术思想近代转型的大背景下对钱大昕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就钱大昕思想研究领域而言,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思路和视角。二、问题意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钱大昕思想研究》提出的问题也比较新颖。如钱大昕的学术观、儒学观、史学研究范式、学术研究精神、天道思想、人道思想、政道思想、治道思想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研究过程:由于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钱大昕的思想,因此《钱大昕思想研究》比较重视概念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在钱大昕思想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钱大昕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钱大昕的生平、交游与著述
一、问学阶段
二、入仕阶段
三、讲学阶段
四、小结
第二节钱大听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背景和政治议题
二、社会经济背景和伦理议题
三、学术文化背景和学术议题
四、小结
第二章钱大昕的学术观念
第一节钱大昕的学术观
一、论学术与人生
二、论学术与真理
三、论学术与社会
四、小结
第二节钱大昕的儒学观
一、批判“理学即经学”
二、反对“经学即儒学”
三、提倡“通儒之学”
四、小结
第三章钱大昕的治学思想
第一节钱大昕的史学研究范式
一、史学考证与考证史学
二、钱大昕的考证史学范式
三、地位与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钱大昕的学术研究精神
一、学术研究中的“真”
二、学术研究中的“善”
三、学术研究中的“美”
四、小结
第四章钱大昕的伦理思想
第一节钱大昕的天道思想
一、对“天道”的态度
二、对“天道”的理解
三、对“天道”的阐发
四、小结
第二节钱大昕的人道思想
一、对“人道”的理解
二、对“人道”的阐发
三、小结
第五章钱大昕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钱大听的政道思想
一、论政治权力来源的正当性
二、论政治权力行使的合法性
三、论政治活动的目的性
四、小结
第二节钱大昕的治道思想
一、治理天下的最高原则
二、治理天下的一般原则
三、治理天下的具体要求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乾隆朝的尹壮图案
附录二:钱大昕思想研究综述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认识到:(1)18世纪的中国社会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停滞不变”的社会;而是一个满清政权虽然极力强化专制统治,但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思想和观念仍然在不可遏止地产生和生长起来的社会,是一个肇端于晚明的中国近代化转型运动在曲折中发展、在“洄流”中前进的社会。(2)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政治方面,是皇权的空前强化和恶性膨胀与人们追求民主、反对独裁的矛盾;在社会方面,是导致各种伦理异化现象大量出现的旧礼教和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的新道德之间的矛盾;在学术方面,是以“尊德性”为核心的旧的学术话语和以“道问学”为特征的新的学术研究范式之间的矛盾。(3)这些矛盾反映在学术思想领域,就构成了18世纪中国政治、伦理和学术领域中的各种思想议题。具体而言,在政治思想领域,有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政治活动、君臣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议题,当时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围绕着这些议题,对空前强化的君主专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在伦理思想领域,既有属于理论层面的关于理欲、情理、义利等问题的探讨,也有属于感性层面的对各种伦理异化现象的反思,并集中表现为对妇女守贞、改嫁、缠足等问题的关注;在学术思想领域,则有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和学术精神等方面的思想议题,学者们在学术话语或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对这些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上述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对18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和思想状况的一般认识,也是我们所理解的钱大听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我们将从这一认识出发,进一步探讨钱大听在学术、伦理、政治等领域的相关思想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具体主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ISBN978701015052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湘平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