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第2版)(供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用)》 马惠萍, 翟远东 9787117215732
配送至
编辑推荐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第2版)(供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定义和任务
二、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发展简史
三、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口腔专业课程的关系
四、学习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二章牙体解剖
第一节牙的演化
第二节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一、牙的组成
二、牙的分类
三、牙的功能
第三节牙位记录
一、牙列分区
二、临床牙位记录
第四节牙的萌出
一、乳牙的萌出
二、恒牙的萌出
第五节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表面标志
一、牙体解剖应用名称
二、牙冠各面的命名
三、牙冠表面的标志
第六节恒牙的外形
一、切牙类
二、尖牙类
三、前磨牙类
四、磨牙类
第七节乳牙的外形
一、乳切牙类
二、乳尖牙类
三、乳磨牙类
四、乳牙类解剖形态的临床意义
第八节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第九节乳牙与恒牙的髓腔解剖
一、概述
二、恒牙髓腔形态
三、乳牙髓腔形态
四、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第十节牙体发育异常
一、牙数异常
二、牙形异常
三、牙位异常
四、牙结构异常
第三章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第一节骨及关节
一、骨
二、颞下颌关节
第二节肌
一、表情肌
二、咀嚼肌
第三节脉管
一、口腔颌面部动脉
二、口腔颌面部静脉
三、口腔颌面部淋巴结及淋巴管
第四节神经
一、三叉神经
二、面神经
第四章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
第一节面部浅表结构
一、面部软组织特点
二、皮纹及皮肤分裂线
第二节口腔局部解剖
一、口腔的境界和分部
二、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
三、唇
四、颊
五、牙龈
六、口腔顶部
七、舌
八、舌下区
第三节颌面部局部解剖
一、面部表面解剖
二、腮腺咬肌区
三、面侧深区
四、面部及口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附录:实训指导
实训一牙体标志识别与牙体测量
实训二右上颌中切牙的牙体描绘(放大3倍)
实训三右上颌中切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四右上颌尖牙的牙体描绘(放大3倍)
实训五右上颌尖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六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七上颌第一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八右下颌第一磨牙的牙体描绘(放大3倍)
实训九右下颌第一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十上颌中切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一上颌侧切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二上颌尖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三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四下颌第一前磨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五上颌前牙舌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六上颌第一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七下颌第一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八上颌第二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九下颌第二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上颌第一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一下颌第一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二下颌第二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三上颌后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四下颌后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五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实训二十六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
参考文献
教学大纲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面:面为长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稍大于远中舌尖,颊侧牙尖较钝,舌侧牙尖较锐;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发育沟有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及远中颊沟。
(5)牙根:一般为双根,即近中根和远中根,两根扁而厚,根干短而分叉大。
12.注意事项
(1)熟悉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雕刻,每一步均应用游标卡尺进行数据的检测。
(2)颈缘最突点、颊舌面外形高点、近远中面接触区、近远中颈曲度、牙尖定点要求清楚地标示并保留到牙体雕刻完成。
(3)牙冠猞面应为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牙冠向舌侧倾斜。
(4)应准确确定面5个牙尖顶的位置,即从轴面外形高点处向缘的聚拢程度一定要适当。
(5)雕刻时应切记留出面边缘嵴的宽度。
(6)面窝及沟的深度应适当,颊舌尖三角嵴的连接处应低于边缘嵴。
(7)面的雕刻应参照标本模型,掌握好颊舌尖、三角嵴、近远中窝的大小、沟长短及近远中边缘嵴的关系。
(8)注意根分叉位置,切削时要小心,以免造成牙根折断。
(王维维)
实训十 上颌中切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目的)
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的蜡牙冠雕刻,熟练掌握上颌中切牙1:1牙冠解剖形态的雕刻方法。
2.熟悉基托蜡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第2版)(供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定义和任务
二、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发展简史
三、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口腔专业课程的关系
四、学习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二章牙体解剖
第一节牙的演化
第二节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一、牙的组成
二、牙的分类
三、牙的功能
第三节牙位记录
一、牙列分区
二、临床牙位记录
第四节牙的萌出
一、乳牙的萌出
二、恒牙的萌出
第五节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表面标志
一、牙体解剖应用名称
二、牙冠各面的命名
三、牙冠表面的标志
第六节恒牙的外形
一、切牙类
二、尖牙类
三、前磨牙类
四、磨牙类
第七节乳牙的外形
一、乳切牙类
二、乳尖牙类
三、乳磨牙类
四、乳牙类解剖形态的临床意义
第八节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第九节乳牙与恒牙的髓腔解剖
一、概述
二、恒牙髓腔形态
三、乳牙髓腔形态
四、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第十节牙体发育异常
一、牙数异常
二、牙形异常
三、牙位异常
四、牙结构异常
第三章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第一节骨及关节
一、骨
二、颞下颌关节
第二节肌
一、表情肌
二、咀嚼肌
第三节脉管
一、口腔颌面部动脉
二、口腔颌面部静脉
三、口腔颌面部淋巴结及淋巴管
第四节神经
一、三叉神经
二、面神经
第四章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
第一节面部浅表结构
一、面部软组织特点
二、皮纹及皮肤分裂线
第二节口腔局部解剖
一、口腔的境界和分部
二、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
三、唇
四、颊
五、牙龈
六、口腔顶部
七、舌
八、舌下区
第三节颌面部局部解剖
一、面部表面解剖
二、腮腺咬肌区
三、面侧深区
四、面部及口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附录:实训指导
实训一牙体标志识别与牙体测量
实训二右上颌中切牙的牙体描绘(放大3倍)
实训三右上颌中切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四右上颌尖牙的牙体描绘(放大3倍)
实训五右上颌尖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六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七上颌第一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八右下颌第一磨牙的牙体描绘(放大3倍)
实训九右下颌第一磨牙的石膏牙雕刻(放大3倍)
实训十上颌中切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一上颌侧切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二上颌尖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三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四下颌第一前磨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十五上颌前牙舌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六上颌第一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七下颌第一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八上颌第二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十九下颌第二前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上颌第一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一下颌第一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二下颌第二磨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三上颌后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四下颌后牙面滴蜡塑形
实训二十五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实训二十六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
参考文献
教学大纲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面:面为长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稍大于远中舌尖,颊侧牙尖较钝,舌侧牙尖较锐;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发育沟有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及远中颊沟。
(5)牙根:一般为双根,即近中根和远中根,两根扁而厚,根干短而分叉大。
12.注意事项
(1)熟悉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雕刻,每一步均应用游标卡尺进行数据的检测。
(2)颈缘最突点、颊舌面外形高点、近远中面接触区、近远中颈曲度、牙尖定点要求清楚地标示并保留到牙体雕刻完成。
(3)牙冠猞面应为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牙冠向舌侧倾斜。
(4)应准确确定面5个牙尖顶的位置,即从轴面外形高点处向缘的聚拢程度一定要适当。
(5)雕刻时应切记留出面边缘嵴的宽度。
(6)面窝及沟的深度应适当,颊舌尖三角嵴的连接处应低于边缘嵴。
(7)面的雕刻应参照标本模型,掌握好颊舌尖、三角嵴、近远中窝的大小、沟长短及近远中边缘嵴的关系。
(8)注意根分叉位置,切削时要小心,以免造成牙根折断。
(王维维)
实训十 上颌中切牙的蜡牙冠雕刻
(实训目的)
1.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的蜡牙冠雕刻,熟练掌握上颌中切牙1:1牙冠解剖形态的雕刻方法。
2.熟悉基托蜡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ISBN | 9787117215732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 马惠萍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