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向脾胃要健康(大字版)》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志刚,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医刮痧师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教育部评审专家。
目录
第1章关爱身体,从敬重脾胃着手
1.你的脾胃还好吗——百用百灵的自我检查方法
2.古木参天靠树根,生命常青靠脾胃
3.脾胃是元气生发的源泉
4.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5.脾胃一旦受伤,五脏就没有活力了
6.脾升胃降得平衡
7.养好脾胃是“治未病"的关键
8.脾和胃都照顾好了才是真的好
9.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能吃就是好兆头
10.脾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胖瘦
11.调理好脾胃是拥有“好面子”的前提
12.脾胃健运是长寿的基础
13.温补脾肾扶正气,四大穴位是灵丹
第2章保养脾胃,从饮食开始
1.掌握食物属性才符合脾胃的养生之道
2.五味人五脏,均衡保健康
3.饥饱无常是脾胃受损的导火索
4.让三餐成为脾胃健康的基石
5.吃得好才是福——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6.主食是补气血的主要原料
7.几乎所有的豆类食物都可补益脾胃
8.养胃有良方,饭前喝口汤
9.甘人脾——甘甜的食物适宜补脾胃
第3章打通胃经,一生皆有福报
1.养好胃经,无病身轻
2.助人为乐的足三里穴是你身体的“恩人”
3.内庭穴擅长泻胃火
4.正确使用梁丘穴可缓解胃酸和腹泻
5.按压气舍穴可缓解恶心和打嗝的问题
6.穴位所在,主治所及——天枢穴是腹泻的克星
7.丰隆穴不丰隆,实为减肥大穴
8.小孩爱流口水可多按地仓穴
9.犊鼻穴是膝关节病的克星
10.上巨虚穴是治疗腹泻的常用穴
11.承泣穴是眼睛的保健要穴
12.四白穴是治黑眼圈的高手
13.治面瘫有绝招,下关穴离不了
14.头维穴是维护头部健康的保健师
第4章打通脾经,让生命之树常青
1.脾胃的问题脾经可解
2.脾虚的人可以找太白穴来助阵
3.三阴交的两大超级功效——调脾胃和治妇科病
4.艾灸隐白穴治崩漏
5.按摩血海穴可以调理月经问题
6.消化能力弱可取大都穴
7.胃痛、胃反酸时可找公孙穴
8.漏谷穴可以对付消化不良
9.按摩阴陵泉穴可除长夏暑湿
10.久坐者按摩大横穴可健脾防伤肉
11.地机穴可健脾渗湿、调理月经
第5章若要脾胃健,天天来锻炼
1.日常养脾胃应该多动动脚趾
2.熊戏大补脾胃法
3.常练太极拳可调养脾胃”
4.小散步,大健康——散步养脾胃只在举手投足间
5.调理脾胃臂单举——八段锦养脾胃妙法
6.摩腹法——手到病除的健脾开胃法
7.脾胃虚弱的人平时可多捏脊
8.多做叩齿咽津运动强肾又健脾
第6章医身容易医心难,养脾胃也要养情志
1.脾胃是对情绪敏感的反应器
2.结肠有时也是心情的一面镜子
3.压力是造成消化不良的主因
4.打嗝也多由坏情绪引起
5.消化性溃疡与情绪很有关系
6.思伤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以怒胜之
7.学会笑是给脾胃的最好礼物
……
第7章养生无大道,细节就奏效
第8章药本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第9章着眼脾胃,从根本上治疗常见病
文摘
版权页:
怎样的晚餐才算好
晚餐应在酉时(17~19点)完成,不要太晚,否则会导致“胃不和则卧不安”。
晚餐总的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可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汤粥类的食品,辅以一些小菜,既有丰富的营养,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会增加胃肠的负担。
快乐的、健康的生活应该从吃好一日三餐开始,这样你以后的每一天也就变得健康快乐了。
5.吃得好才是福——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想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最好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周围的人常问我脾胃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啊?我告诉他们,脾胃很喜欢吃细碎的食物,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脾胃的工作量,不至于把它们累坏了。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吃饭的速度也跟着越来越快了,不管是大鱼大肉,还是蔬菜水果,大多放到嘴里没嚼几口就直接进去了。用“囫囵吞枣”来形容现代人的饮食特点,一点儿都不无过。为什么会这样啊?他们急啊,急着上班,急着工作,急着喝酒,急着打麻将……一切都是快节奏的。
可以说,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的脾胃直接受累。想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就要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向脾胃要健康(大字版)》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志刚,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医刮痧师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教育部评审专家。
目录
第1章关爱身体,从敬重脾胃着手
1.你的脾胃还好吗——百用百灵的自我检查方法
2.古木参天靠树根,生命常青靠脾胃
3.脾胃是元气生发的源泉
4.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5.脾胃一旦受伤,五脏就没有活力了
6.脾升胃降得平衡
7.养好脾胃是“治未病"的关键
8.脾和胃都照顾好了才是真的好
9.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能吃就是好兆头
10.脾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胖瘦
11.调理好脾胃是拥有“好面子”的前提
12.脾胃健运是长寿的基础
13.温补脾肾扶正气,四大穴位是灵丹
第2章保养脾胃,从饮食开始
1.掌握食物属性才符合脾胃的养生之道
2.五味人五脏,均衡保健康
3.饥饱无常是脾胃受损的导火索
4.让三餐成为脾胃健康的基石
5.吃得好才是福——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6.主食是补气血的主要原料
7.几乎所有的豆类食物都可补益脾胃
8.养胃有良方,饭前喝口汤
9.甘人脾——甘甜的食物适宜补脾胃
第3章打通胃经,一生皆有福报
1.养好胃经,无病身轻
2.助人为乐的足三里穴是你身体的“恩人”
3.内庭穴擅长泻胃火
4.正确使用梁丘穴可缓解胃酸和腹泻
5.按压气舍穴可缓解恶心和打嗝的问题
6.穴位所在,主治所及——天枢穴是腹泻的克星
7.丰隆穴不丰隆,实为减肥大穴
8.小孩爱流口水可多按地仓穴
9.犊鼻穴是膝关节病的克星
10.上巨虚穴是治疗腹泻的常用穴
11.承泣穴是眼睛的保健要穴
12.四白穴是治黑眼圈的高手
13.治面瘫有绝招,下关穴离不了
14.头维穴是维护头部健康的保健师
第4章打通脾经,让生命之树常青
1.脾胃的问题脾经可解
2.脾虚的人可以找太白穴来助阵
3.三阴交的两大超级功效——调脾胃和治妇科病
4.艾灸隐白穴治崩漏
5.按摩血海穴可以调理月经问题
6.消化能力弱可取大都穴
7.胃痛、胃反酸时可找公孙穴
8.漏谷穴可以对付消化不良
9.按摩阴陵泉穴可除长夏暑湿
10.久坐者按摩大横穴可健脾防伤肉
11.地机穴可健脾渗湿、调理月经
第5章若要脾胃健,天天来锻炼
1.日常养脾胃应该多动动脚趾
2.熊戏大补脾胃法
3.常练太极拳可调养脾胃”
4.小散步,大健康——散步养脾胃只在举手投足间
5.调理脾胃臂单举——八段锦养脾胃妙法
6.摩腹法——手到病除的健脾开胃法
7.脾胃虚弱的人平时可多捏脊
8.多做叩齿咽津运动强肾又健脾
第6章医身容易医心难,养脾胃也要养情志
1.脾胃是对情绪敏感的反应器
2.结肠有时也是心情的一面镜子
3.压力是造成消化不良的主因
4.打嗝也多由坏情绪引起
5.消化性溃疡与情绪很有关系
6.思伤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以怒胜之
7.学会笑是给脾胃的最好礼物
……
第7章养生无大道,细节就奏效
第8章药本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第9章着眼脾胃,从根本上治疗常见病
文摘
版权页:
怎样的晚餐才算好
晚餐应在酉时(17~19点)完成,不要太晚,否则会导致“胃不和则卧不安”。
晚餐总的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可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如汤粥类的食品,辅以一些小菜,既有丰富的营养,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会增加胃肠的负担。
快乐的、健康的生活应该从吃好一日三餐开始,这样你以后的每一天也就变得健康快乐了。
5.吃得好才是福——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想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最好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周围的人常问我脾胃平时喜欢什么样的食物啊?我告诉他们,脾胃很喜欢吃细碎的食物,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脾胃的工作量,不至于把它们累坏了。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吃饭的速度也跟着越来越快了,不管是大鱼大肉,还是蔬菜水果,大多放到嘴里没嚼几口就直接进去了。用“囫囵吞枣”来形容现代人的饮食特点,一点儿都不无过。为什么会这样啊?他们急啊,急着上班,急着工作,急着喝酒,急着打麻将……一切都是快节奏的。
可以说,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的脾胃直接受累。想减少脾胃的负担,就要细嚼慢咽,就要坐下来,像老奶奶一样,从容地、慢慢地吃掉桌上的食物。
ISBN | 9787500268031,7500268033 |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作者 | 李志刚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