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我就是我:可口可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企业人才分会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深入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先后被华为公司、美的集团、山东六和集团、新奥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理顾问、专家组组长,他所领导的专家团队为数十家著名企业提供过咨询。《华为基本法》《TCL以速度抗击规模》《美的营销第三条道路》《三星(中国)文化》等均出自其所领导的管理咨询团队之手。
曾获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十佳人物”,被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评为“十大值得尊敬的管理咨询专家”。
目录
绪论/“静”“动”结合:可口可乐从民族走向世界
0.1企业发展历程概览
0.2企业成功实践
0.3企业面对的挑战与隐忧
第1章/软饮帝国的百年奇迹
1.1天赐良方的软饮新楚(1886—1919年)
1.2五美分的美国精神(1919—1949年)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内忧外患(1950—1979年)
1.4全方位的品牌塑造(1980—1999年)
1.5新世纪的“红”与“绿“(2000年至今)
第2章/从合伙制走向股份制
2.1股权侵占与纷争频现的早期合伙制
2.2外部控制和内部激励并重的现代股份制
2.3以廉洁为核心的公司管控准则
第3章/“红色血液”传承的领导力
3.1重塑定位,星火燎原:阿萨
3.2二战为机,全球布点:罗伯特
3.3夯实基础,承上启下:奥斯汀
3.4绩效导向,市值为王:郭思达
3.5充实版图,雄霸世界:艾斯戴尔
3.6现任掌门,保持增长:穆泰康
第4章/“不变”与“万变”的创新布局
4.1万变不离其宗:代代恒守的神秘配方
4.2产品的创新:深耕与开荒并举
4.3包装的创新:有型又有材
4.4设备的创新:技术成就购买便利
4.5渠道的创新,顺应市场因地制宜
4.6联盟的创新:跳出商业系统
第5章/全球品牌价值翘楚
5.1百年品牌的信息元素
5.2品牌强化的四大抓手
5.3“四两拔千斤”的特许装瓶体系
第6章/产品内秀与市场外修
6.1饮料帝国的背后:多元化产品系列
6.2统一口味的背后:全供应链的质量管理
6.3销量攀升的背后:组合出击的市场营销
6.4长久竞争力的背后:不断开拓的新兴市场
第7章/以培养人才为“主业”
7.1高门槛招聘与团队式配置
7.2梯队化的内部培训
7.3紧跟市场的动态薪酬
7.4多通道职业发展
7.5可视化的考核与激励
第8章/“两化”支撑的财务管控
8.1财务管控的两大利器
8.2坚挺的财务状况
第9章/基于信息平台的“铁三角”
9.1共享式知识管理系统挺品牌
9.2实时的信息管理系统促协作
9.3即时的物流管理系统保市场
第10章/全球化经营与本土化运作
10.1全球化经营:从文化到营销
10.2本土化运作:从价值观到实践
10.3全球化经营与本土化运作的典范:可口可乐中国
附录A可口可乐公司大事记
附录B可口可乐中国大事记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郭思达向高级部下、记者、普通员工散发了一份名为《80年代战略》的计划书。在这份周密的计划书中,郭思达宣称,“利润率必须大大超过通货膨胀率”。可口可乐还会选择对一些服务业进行投资,而这些服务业要跟可口可乐的形象相匹配。
郭思达说到做到。一些不重视利润的高级主管以及对抗郭思达权威的经理相继被撤职。这一系列行动取得了成效:提高了国内市场的利润率,大多数装瓶经销商的海外收入渐渐增加。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由拜根制作的“这就是可口可乐”广告亮相了。拜根以前是百事可乐的宣传企划人员,转投可口可乐后不久,受加拿大一则可口可乐广告的影响,他创作出了全新的可口可乐广告,“这就是可口可乐”广告节奏明快,效果很好。
郭思达和唐·金非常欣赏这个广告。但播映前有一段不大不小的插曲。据制作加拿大可口可乐广告的人透露,原广告是为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的。但郭思达非常宽宏大量,并不反对这个可能伤害了可口可乐自尊心的广告,因为“它精彩极了”。
可口可乐于1982年2月4日晚9时15分在全美三大电视网同时播放了这个广告。到当晚,已有约15000万美国人听到“这就是可口可乐”的口号。这首广告歌曲甚至成为不少学生晚会的进行曲。
郭思达为这个广告欢呼不已,他认为这个广告恰如其分地介绍了他的功绩。广告创意也很新颖,不说明可口可乐具体是什么,给消费者留下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与此同时,郭思达找到了黑人明星科斯比做他的“推销炸弹”。他为科斯比设计了两个感人的广告,让科斯比现身说法,说明喝了可口可乐之后,肠胃清爽,感觉特棒。有意思的是,科斯比在一个广告中还对百事可乐饮料的广告提出了质疑。“这个不显示选择可口可乐的人的广告,明显地对消费者进行了错误引导。”他说。
《我就是我:可口可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企业人才分会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深入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先后被华为公司、美的集团、山东六和集团、新奥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理顾问、专家组组长,他所领导的专家团队为数十家著名企业提供过咨询。《华为基本法》《TCL以速度抗击规模》《美的营销第三条道路》《三星(中国)文化》等均出自其所领导的管理咨询团队之手。
曾获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十佳人物”,被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评为“十大值得尊敬的管理咨询专家”。
目录
绪论/“静”“动”结合:可口可乐从民族走向世界
0.1企业发展历程概览
0.2企业成功实践
0.3企业面对的挑战与隐忧
第1章/软饮帝国的百年奇迹
1.1天赐良方的软饮新楚(1886—1919年)
1.2五美分的美国精神(1919—1949年)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内忧外患(1950—1979年)
1.4全方位的品牌塑造(1980—1999年)
1.5新世纪的“红”与“绿“(2000年至今)
第2章/从合伙制走向股份制
2.1股权侵占与纷争频现的早期合伙制
2.2外部控制和内部激励并重的现代股份制
2.3以廉洁为核心的公司管控准则
第3章/“红色血液”传承的领导力
3.1重塑定位,星火燎原:阿萨
3.2二战为机,全球布点:罗伯特
3.3夯实基础,承上启下:奥斯汀
3.4绩效导向,市值为王:郭思达
3.5充实版图,雄霸世界:艾斯戴尔
3.6现任掌门,保持增长:穆泰康
第4章/“不变”与“万变”的创新布局
4.1万变不离其宗:代代恒守的神秘配方
4.2产品的创新:深耕与开荒并举
4.3包装的创新:有型又有材
4.4设备的创新:技术成就购买便利
4.5渠道的创新,顺应市场因地制宜
4.6联盟的创新:跳出商业系统
第5章/全球品牌价值翘楚
5.1百年品牌的信息元素
5.2品牌强化的四大抓手
5.3“四两拔千斤”的特许装瓶体系
第6章/产品内秀与市场外修
6.1饮料帝国的背后:多元化产品系列
6.2统一口味的背后:全供应链的质量管理
6.3销量攀升的背后:组合出击的市场营销
6.4长久竞争力的背后:不断开拓的新兴市场
第7章/以培养人才为“主业”
7.1高门槛招聘与团队式配置
7.2梯队化的内部培训
7.3紧跟市场的动态薪酬
7.4多通道职业发展
7.5可视化的考核与激励
第8章/“两化”支撑的财务管控
8.1财务管控的两大利器
8.2坚挺的财务状况
第9章/基于信息平台的“铁三角”
9.1共享式知识管理系统挺品牌
9.2实时的信息管理系统促协作
9.3即时的物流管理系统保市场
第10章/全球化经营与本土化运作
10.1全球化经营:从文化到营销
10.2本土化运作:从价值观到实践
10.3全球化经营与本土化运作的典范:可口可乐中国
附录A可口可乐公司大事记
附录B可口可乐中国大事记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郭思达向高级部下、记者、普通员工散发了一份名为《80年代战略》的计划书。在这份周密的计划书中,郭思达宣称,“利润率必须大大超过通货膨胀率”。可口可乐还会选择对一些服务业进行投资,而这些服务业要跟可口可乐的形象相匹配。
郭思达说到做到。一些不重视利润的高级主管以及对抗郭思达权威的经理相继被撤职。这一系列行动取得了成效:提高了国内市场的利润率,大多数装瓶经销商的海外收入渐渐增加。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由拜根制作的“这就是可口可乐”广告亮相了。拜根以前是百事可乐的宣传企划人员,转投可口可乐后不久,受加拿大一则可口可乐广告的影响,他创作出了全新的可口可乐广告,“这就是可口可乐”广告节奏明快,效果很好。
郭思达和唐·金非常欣赏这个广告。但播映前有一段不大不小的插曲。据制作加拿大可口可乐广告的人透露,原广告是为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的。但郭思达非常宽宏大量,并不反对这个可能伤害了可口可乐自尊心的广告,因为“它精彩极了”。
可口可乐于1982年2月4日晚9时15分在全美三大电视网同时播放了这个广告。到当晚,已有约15000万美国人听到“这就是可口可乐”的口号。这首广告歌曲甚至成为不少学生晚会的进行曲。
郭思达为这个广告欢呼不已,他认为这个广告恰如其分地介绍了他的功绩。广告创意也很新颖,不说明可口可乐具体是什么,给消费者留下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与此同时,郭思达找到了黑人明星科斯比做他的“推销炸弹”。他为科斯比设计了两个感人的广告,让科斯比现身说法,说明喝了可口可乐之后,肠胃清爽,感觉特棒。有意思的是,科斯比在一个广告中还对百事可乐饮料的广告提出了质疑。“这个不显示选择可口可乐的人的广告,明显地对消费者进行了错误引导。”他说。
ISBN | 9787300223841,7300223842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彭剑锋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