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肠胃病饮食这样吃就对了》内容翔实,特点鲜明,集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就能达到护理肠胃的目的。
作者简介
陈飞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保健专家。现为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考试委员会副秘书长、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理事。一直担任《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等期刊编委。组织编写了《名医教你手到病自除》《名医教你本草纲目这样用》《刮痧消百病速查轻图典》《人体经络速查轻图典》等经典保健图书。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北京世健联首席养生专家、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兼饮食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8年、2012年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员,领导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获“2008-2009年具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荣获“科苑人物”“2008-2009年中华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亚健康事业开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人物”“中华百业功勋人物”“中国创新人物”等称号。
目录
阅读导航
测测您的肠胃功能
药食同源,得了肠胃病后怎么吃
肠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九种体质肠胃病调理方案
第一章解读肠胃病密码,护卫肠胃健康
胃、肠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肠胃病元凶
哪些人易患肠胃病
肠胃病变的预兆
肠胃病预防方法
第二章十种胃肠道保健营养素
膳食纤维——肠道“清道夫”
维生素B1——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维生素B2——促进肠胃对食物营养的吸收
维生素B6——保护肠黏膜,预防肠胃病
维生素C——保护肠道,预防癌症
维生素E——预防肠痉挛,治疗胃溃疡
镁——维护胃肠道,促进营养的吸收
锌——调节肠胃,预防溃疡
硒——预防胃病,调理肠胃功能
钾——促进消化,防治厌食症
第三章七十六种健胃益肠食材
薏米健脾益胃清热解毒
荞麦健脾益气开胃消食
小米健脾和胃疏肝解郁
豆腐益脾和胃清心安神
腐竹抗炎健脑调治溃疡
洋葱散寒健胃杀菌消炎
金针菇健胃益肠养肝抗癌
冬瓜益胃生津利水消肿
茼蒿宽中理气消食开胃
山药补虚养胃补肾润肺
西蓝花防治胃癌降脂减肥
莴笋增进食欲防癌抗癌
南瓜消炎止痛有益肠胃
茄子活血化淤清热消肿
蘑菇健脾益胃防癌抗癌
香菇疏肝理气益胃和中
杨梅生津止渴益胃消食
杨桃清热解酒促进消化
哈密瓜清热除烦利便益气
山楂促进消化健脾开胃
红枣益气补血健脾和胃
鸡肉健脾养胃补虚益气
鹌鹑补肾壮骨有益肠胃
鲫鱼补虚益气有益脾胃
甲鱼益气补虚滋阴壮阳
带鱼暖胃益肤补气养血
鳜鱼健脾养胃补气养血
青鱼健脾养胃祛风化湿
干贝滋阴补肾有利五脏
樱桃健脾利胃祛风除湿
鸡蛋益精补气健脑益智
玉米生津止渴降压降脂
醋开胃消食促进消化
糯米健脾益胃补中益气
燕麦健脾益气补虚养胃
猪肠润肠通便祛风解毒
银耳滋补生津润肺养胃
海带软坚散结防癌抗癌
黄瓜清热利尿促进消化
黑木耳补气滋阴活血通便
菠菜促进排便有益肠胃
油菜润肠通便活血化淤
韭菜温肾助阳益脾健胃
苦瓜补肾健脾清热泻火
蒜薹促进排便抗菌消炎
核桃补肾温肺有益肠胃
香蕉清热通便解酒抗癌
苹果润肺健胃通便消食
猕猴桃生津解热通便利尿
柚子下气消食醒酒健脾
黑芝麻润肠通便补肝养发
杏仁下气除满润肠通便
松子仁滑肠通便和血美肤
酸奶生津止渴补虚开胃
蜂蜜调补脾胃润肤生肌
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大蒜温中健胃杀菌消食
荠菜健胃消食止血明目
葡萄滋补肝肾养血益气
芹菜健胃利血清肠利便
茭白解热除烦止咳利便
竹笋健脾开胃止咳化痰
莲藕健脾开胃清热凉血
番茄健胃消食生津止渴
柿子健脾益胃润肺化痰
胡萝卜健脾和胃补肝明目
平菇补虚健胃防癌抗癌
土豆健胃消食减肥瘦身
丝瓜活血通络健胃益肠
西葫芦清热消肿滋阴利尿
白萝卜健胃益气化痰清热
扁豆健脾和胃解毒消肿
芦笋健胃益肠帮助消化
番石榴健胃提神促进代谢
黄花菜润肠排毒利水消肿
菜花润肺止咳健脾开胃
第四章八十味特效健胃益肠中草药
川楝子疏肝行气除热消食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佛手理气化痰疏肝健脾
吴茱萸温中下气除湿止痛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延胡索行气活血镇静止痛
乌药行气解郁养血活血
柴胡清热解表疏肝和胃
栀子凉血解毒泻火除烦
芦根清热生津解毒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秦皮清热燥湿抗菌止痢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炎去肿
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消肿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大黄泻火解毒消肿散结
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败酱草清热解毒祛淤止痛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泻火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牡丹皮凉血清热活血散淤
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三棱活血化淤破血行气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玫瑰花理气解郁活血散淤
三七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丁香补肾助阳温中降逆
附子补肝益阳温通经脉
白豆蔻健脾化湿温中止呕
肉桂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苏子抑菌解毒行气和胃
厚朴温中下气燥热消痰
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肉苁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
韭菜子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冬虫夏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阿胶滋阴润燥补血止血
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白芍疏肝理气敛阴养血
熟地滋阴清热凉血补血
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莲子健脾补胃养心安神
郁李仁利水消肿润肠通便
黄精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茯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藿香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冬瓜皮利水化湿清热消肿
草豆蔻燥湿除寒祛痰截疟
灵芝补肝益气增强免疫
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
党参补脾益肺养血生津
葛根健脾益胃生津止渴
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太子参补肺健脾益气生津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消肿
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泻
金樱子固精涩肠缩尿止泻
五味子收敛固涩滋阴补肾
益智仁补肾助阳温脾止泻
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活血
丹参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炮姜温经止血补脾止泻
白及化淤止血消肿生肌
女贞子补肝明目养阴清热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神曲健脾消食理气化湿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止咳
番泻叶泻热导滞利肠通便
……
第五章十四种常见肠胃病对症食疗法
第六章不同人群的健胃益肠调养法
第七章四季健胃益肠生活指南
第八章肠胃病的日常调养
附录
序言
肠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早上起床后,肠道就开始蠕动。休息了一夜的身体,积攒了许多食物残渣、污垢,数百种毒素等着排出。当体内垃圾排空之后,身体也需要新的物质来补充能量,肠道需要吸收营养,我们也需要进食美味的早餐。当食物进入我们的嘴巴时,我们的牙齿会将食物咬碎,使之变得更小,然后将小块的食物传到胃部。胃部再将这些食物加工研磨成像粥一样的食糜。胃部的工作完成之后,食糜被运送到小肠,小肠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开始消化和吸收食物,将对人体有益的营养运送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并将多余的食物残渣运送到大肠。大肠负责食物残渣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并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在此过程中保护黏膜,润滑粪便,使粪便容易排出。
至此,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完成,这就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流程。这个流程通畅,人们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肠胃好,身体好;反之,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通,整个流程的运行就会遇到麻烦,肠胃病也就因此而来。从消化系统的工作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胃,还是小肠、大肠,它们的全部工作重心只有一个:对我们吃进嘴巴的食物进行加工,将加工好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输往全身,将人体用不着的物质排泄出去。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个大加工厂的话,那么消化系统就是负责加工原材料——食物的一条流水线。食物充足、营养、摄入有规律,这条流水线就畅通无阻;反之,食物时多时少、摄入不规律,对肠胃来说加工负担大,这条流水线的工作就没那么畅通。由此可见,消化系统运行的好坏,食物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调养肠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进行饮食调养。
本书以饮食调养肠胃为切入点,首先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肠胃病的大致情况,使读者对肠胃病的概况有清晰明了的认识。接着,本书介绍了有益肠胃道的保健营养素、食材、中草药和对症食疗法,使读者无论是在选择食材方面,还是选择药材方面都更加方便和有针对性,同时,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就能达到护理肠胃的目的。除此之外,本书还从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出发,介绍相应的肠胃护理方法。对于肠胃病的日常调养方法,则介绍了按摩穴位、拔罐、静养、运动、瑜伽等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内容翔实,特点鲜明,集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希望对读者朋友的健康能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读者都有一个好肠胃、好身体。
文摘
第一章解读肠胃病密码,护卫肠胃健康
肠和胃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所需的营养几乎都要经过肠胃。肠胃的健康直接决定着其他脏腑器官营养的获得,对全身性健康意义重大。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是导致肠胃病的重要原因。本章就从认识肠和胃入手,通过日常起居和饮食方式来全面解读肠胃病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为人们更好地预防肠胃病提供依据。
胃、肠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吸收营养必须经过肠胃,肠胃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胃和小肠还是人体吸收营养的核心器官。护卫肠胃健康,首先要对肠胃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了解。
胃的功能
消化功能:食物入胃之后,很快就会被胃液消化掉。消化有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之分。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口腔的咀嚼、胃的蠕动,将大块食物研磨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糜;化学性消化是指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降解成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如将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将脂肪降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将多糖降解为葡萄糖。经过胃的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精华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保护功能:胃液主要是由胃蛋白酶和胃酸组成的,其中的胃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轻而易举地毁坏胃的组织细胞,在消化食物的时候,对胃壁会有一定的损害。但胃从来不会被胃液中的胃酸消化掉。这是因为胃壁上有一层厚厚的胃黏膜,胃黏膜直接接触胃液,将胃液和胃的内壁隔离开,避免带有强腐蚀性作用的胃液渗入内壁,对胃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如果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就会降低,易引发胃溃疡。另外,胃壁里层还有一层脂肪物质,这种物质能阻碍盐酸的氢离子和氯离子,也对胃起着保护作用。
专家这样讲
胃喜润恶燥,喜暖恶冷
调养肠胃应根据胃的特点进行。胃喜润恶燥,喜暖恶冷。喜润恶燥即喜欢源源不断地津液滋润,不喜欢咽干舌燥、口干口渴,所以养胃要多吃甘平或甘凉生津之物,多喝水。喜暖恶冷即喜欢温暖的环境,不喜欢冷凝,冷凝则伤胃,因此秋冬季节是胃病高发季节。可通过增添衣服、调整饮食、按摩、茶疗等方式,让胃暖暖和和地过冬。
肠的功能
肠道位于消化系统的最末端,长而弯曲,人体大部分的消化功能都集中在这个器官。又因为人体毒素通过大肠和直肠排出体外,所以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
消化吸收:食物从胃幽门出来之后,进入小肠,遇到肠腔中的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可将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分解成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素。然后,营养素和水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被人体吸收。
排出毒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最后将其通过直肠经由肛门排出体外。营养物质经小肠消化吸收之后,被人体利用,余下的食物残渣及少部分营养物质经大肠浓缩成粪便排泄出去。人体85%以上的毒素都是经过大肠排泄出去的。
强化免疫:人体80%的免疫结构都在肠道周围。其他器官的免疫作用,如肝、血清、淋巴等解毒系统,都需要肠道提供营养。如肠消化管内就含有弥散淋巴组织、孤立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等物质,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机体免疫防御的一道防线,避免细菌、病毒及其他有害抗原物质的侵入,对人体健康起着强化免疫作用。
修复肠道: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各个器官都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肠道作为最大的消化器官,只需2周就可更新一遍,在自我治愈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自我修复,肠道可调整自己的各个组成部分,增强肠道的运
动作用,调理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的功能。
解析肠胃病元凶
有些生活习惯不知不觉就伤害了肠胃。很多人正是由于不注意生活细节,久而久之就患上肠胃病。肠胃病正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下面让我们看看造成肠胃病的元凶。不良饮食习惯吃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当人们因吃到美味佳肴而大呼“过瘾”时,殊不知危险正在迫近。影响肠胃健康的饮食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不规律:有的人饮食不规律,既无定量,又无定时,暴饮暴食,或者平常零食不断,该吃饭的时候又没了食欲。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性紊乱,致使人没有食欲、进食无味、腹胀、恶心、打嗝、烧心、胸闷气短等,肠胃病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
常食加工肉:有的人为了图方便,喜欢吃咸肉、香肠、熏肉等加工的肉类食品。研究发现,每天摄入的加工肉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概率就提高15%~38%。这是因为,为了延长加工肉的保质期,加工肉中往往会加入致癌物硝酸盐,从而对胃造成伤害。
常食油炸品:油炸品热量高,会加重肠胃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负担。还有的油炸品比较脆、硬,胃在研磨这些脆、硬之物的过程中,容易损伤胃黏膜。若胃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易导致炎症、溃疡。
过食刺激性食物:肠胃喜欢清淡的食物,不喜欢各种刺激类食物,如辣椒、烈酒、浓茶、咖啡等。这些物质中的辣椒素、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过多食用这类食物很容易引发胃溃疡。
专家这样讲
肠胃病健康饮食须知
定时定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时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
一次进食不宜太多,八成饱就可以了。
尽量不吃过酸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少饮咖啡、浓茶。
膳食中增加植物油,有助于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
《肠胃病饮食这样吃就对了》内容翔实,特点鲜明,集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就能达到护理肠胃的目的。
作者简介
陈飞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保健专家。现为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考试委员会副秘书长、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理事。一直担任《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等期刊编委。组织编写了《名医教你手到病自除》《名医教你本草纲目这样用》《刮痧消百病速查轻图典》《人体经络速查轻图典》等经典保健图书。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北京世健联首席养生专家、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兼饮食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8年、2012年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员,领导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获“2008-2009年具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领先品牌”,荣获“科苑人物”“2008-2009年中华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亚健康事业开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人物”“中华百业功勋人物”“中国创新人物”等称号。
目录
阅读导航
测测您的肠胃功能
药食同源,得了肠胃病后怎么吃
肠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九种体质肠胃病调理方案
第一章解读肠胃病密码,护卫肠胃健康
胃、肠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肠胃病元凶
哪些人易患肠胃病
肠胃病变的预兆
肠胃病预防方法
第二章十种胃肠道保健营养素
膳食纤维——肠道“清道夫”
维生素B1——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维生素B2——促进肠胃对食物营养的吸收
维生素B6——保护肠黏膜,预防肠胃病
维生素C——保护肠道,预防癌症
维生素E——预防肠痉挛,治疗胃溃疡
镁——维护胃肠道,促进营养的吸收
锌——调节肠胃,预防溃疡
硒——预防胃病,调理肠胃功能
钾——促进消化,防治厌食症
第三章七十六种健胃益肠食材
薏米健脾益胃清热解毒
荞麦健脾益气开胃消食
小米健脾和胃疏肝解郁
豆腐益脾和胃清心安神
腐竹抗炎健脑调治溃疡
洋葱散寒健胃杀菌消炎
金针菇健胃益肠养肝抗癌
冬瓜益胃生津利水消肿
茼蒿宽中理气消食开胃
山药补虚养胃补肾润肺
西蓝花防治胃癌降脂减肥
莴笋增进食欲防癌抗癌
南瓜消炎止痛有益肠胃
茄子活血化淤清热消肿
蘑菇健脾益胃防癌抗癌
香菇疏肝理气益胃和中
杨梅生津止渴益胃消食
杨桃清热解酒促进消化
哈密瓜清热除烦利便益气
山楂促进消化健脾开胃
红枣益气补血健脾和胃
鸡肉健脾养胃补虚益气
鹌鹑补肾壮骨有益肠胃
鲫鱼补虚益气有益脾胃
甲鱼益气补虚滋阴壮阳
带鱼暖胃益肤补气养血
鳜鱼健脾养胃补气养血
青鱼健脾养胃祛风化湿
干贝滋阴补肾有利五脏
樱桃健脾利胃祛风除湿
鸡蛋益精补气健脑益智
玉米生津止渴降压降脂
醋开胃消食促进消化
糯米健脾益胃补中益气
燕麦健脾益气补虚养胃
猪肠润肠通便祛风解毒
银耳滋补生津润肺养胃
海带软坚散结防癌抗癌
黄瓜清热利尿促进消化
黑木耳补气滋阴活血通便
菠菜促进排便有益肠胃
油菜润肠通便活血化淤
韭菜温肾助阳益脾健胃
苦瓜补肾健脾清热泻火
蒜薹促进排便抗菌消炎
核桃补肾温肺有益肠胃
香蕉清热通便解酒抗癌
苹果润肺健胃通便消食
猕猴桃生津解热通便利尿
柚子下气消食醒酒健脾
黑芝麻润肠通便补肝养发
杏仁下气除满润肠通便
松子仁滑肠通便和血美肤
酸奶生津止渴补虚开胃
蜂蜜调补脾胃润肤生肌
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大蒜温中健胃杀菌消食
荠菜健胃消食止血明目
葡萄滋补肝肾养血益气
芹菜健胃利血清肠利便
茭白解热除烦止咳利便
竹笋健脾开胃止咳化痰
莲藕健脾开胃清热凉血
番茄健胃消食生津止渴
柿子健脾益胃润肺化痰
胡萝卜健脾和胃补肝明目
平菇补虚健胃防癌抗癌
土豆健胃消食减肥瘦身
丝瓜活血通络健胃益肠
西葫芦清热消肿滋阴利尿
白萝卜健胃益气化痰清热
扁豆健脾和胃解毒消肿
芦笋健胃益肠帮助消化
番石榴健胃提神促进代谢
黄花菜润肠排毒利水消肿
菜花润肺止咳健脾开胃
第四章八十味特效健胃益肠中草药
川楝子疏肝行气除热消食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佛手理气化痰疏肝健脾
吴茱萸温中下气除湿止痛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延胡索行气活血镇静止痛
乌药行气解郁养血活血
柴胡清热解表疏肝和胃
栀子凉血解毒泻火除烦
芦根清热生津解毒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秦皮清热燥湿抗菌止痢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炎去肿
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消肿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大黄泻火解毒消肿散结
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败酱草清热解毒祛淤止痛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泻火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牡丹皮凉血清热活血散淤
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三棱活血化淤破血行气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玫瑰花理气解郁活血散淤
三七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丁香补肾助阳温中降逆
附子补肝益阳温通经脉
白豆蔻健脾化湿温中止呕
肉桂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苏子抑菌解毒行气和胃
厚朴温中下气燥热消痰
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肉苁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
韭菜子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冬虫夏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阿胶滋阴润燥补血止血
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白芍疏肝理气敛阴养血
熟地滋阴清热凉血补血
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莲子健脾补胃养心安神
郁李仁利水消肿润肠通便
黄精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茯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藿香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冬瓜皮利水化湿清热消肿
草豆蔻燥湿除寒祛痰截疟
灵芝补肝益气增强免疫
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
党参补脾益肺养血生津
葛根健脾益胃生津止渴
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太子参补肺健脾益气生津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消肿
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泻
金樱子固精涩肠缩尿止泻
五味子收敛固涩滋阴补肾
益智仁补肾助阳温脾止泻
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活血
丹参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炮姜温经止血补脾止泻
白及化淤止血消肿生肌
女贞子补肝明目养阴清热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神曲健脾消食理气化湿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止咳
番泻叶泻热导滞利肠通便
……
第五章十四种常见肠胃病对症食疗法
第六章不同人群的健胃益肠调养法
第七章四季健胃益肠生活指南
第八章肠胃病的日常调养
附录
序言
肠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早上起床后,肠道就开始蠕动。休息了一夜的身体,积攒了许多食物残渣、污垢,数百种毒素等着排出。当体内垃圾排空之后,身体也需要新的物质来补充能量,肠道需要吸收营养,我们也需要进食美味的早餐。当食物进入我们的嘴巴时,我们的牙齿会将食物咬碎,使之变得更小,然后将小块的食物传到胃部。胃部再将这些食物加工研磨成像粥一样的食糜。胃部的工作完成之后,食糜被运送到小肠,小肠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开始消化和吸收食物,将对人体有益的营养运送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并将多余的食物残渣运送到大肠。大肠负责食物残渣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并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在此过程中保护黏膜,润滑粪便,使粪便容易排出。
至此,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完成,这就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流程。这个流程通畅,人们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肠胃好,身体好;反之,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通,整个流程的运行就会遇到麻烦,肠胃病也就因此而来。从消化系统的工作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胃,还是小肠、大肠,它们的全部工作重心只有一个:对我们吃进嘴巴的食物进行加工,将加工好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输往全身,将人体用不着的物质排泄出去。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个大加工厂的话,那么消化系统就是负责加工原材料——食物的一条流水线。食物充足、营养、摄入有规律,这条流水线就畅通无阻;反之,食物时多时少、摄入不规律,对肠胃来说加工负担大,这条流水线的工作就没那么畅通。由此可见,消化系统运行的好坏,食物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调养肠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进行饮食调养。
本书以饮食调养肠胃为切入点,首先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肠胃病的大致情况,使读者对肠胃病的概况有清晰明了的认识。接着,本书介绍了有益肠胃道的保健营养素、食材、中草药和对症食疗法,使读者无论是在选择食材方面,还是选择药材方面都更加方便和有针对性,同时,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就能达到护理肠胃的目的。除此之外,本书还从不同人群和不同季节出发,介绍相应的肠胃护理方法。对于肠胃病的日常调养方法,则介绍了按摩穴位、拔罐、静养、运动、瑜伽等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内容翔实,特点鲜明,集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希望对读者朋友的健康能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读者都有一个好肠胃、好身体。
文摘
第一章解读肠胃病密码,护卫肠胃健康
肠和胃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所需的营养几乎都要经过肠胃。肠胃的健康直接决定着其他脏腑器官营养的获得,对全身性健康意义重大。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是导致肠胃病的重要原因。本章就从认识肠和胃入手,通过日常起居和饮食方式来全面解读肠胃病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为人们更好地预防肠胃病提供依据。
胃、肠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吸收营养必须经过肠胃,肠胃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胃和小肠还是人体吸收营养的核心器官。护卫肠胃健康,首先要对肠胃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了解。
胃的功能
消化功能:食物入胃之后,很快就会被胃液消化掉。消化有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之分。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口腔的咀嚼、胃的蠕动,将大块食物研磨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糜;化学性消化是指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降解成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如将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将脂肪降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将多糖降解为葡萄糖。经过胃的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精华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保护功能:胃液主要是由胃蛋白酶和胃酸组成的,其中的胃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轻而易举地毁坏胃的组织细胞,在消化食物的时候,对胃壁会有一定的损害。但胃从来不会被胃液中的胃酸消化掉。这是因为胃壁上有一层厚厚的胃黏膜,胃黏膜直接接触胃液,将胃液和胃的内壁隔离开,避免带有强腐蚀性作用的胃液渗入内壁,对胃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如果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就会降低,易引发胃溃疡。另外,胃壁里层还有一层脂肪物质,这种物质能阻碍盐酸的氢离子和氯离子,也对胃起着保护作用。
专家这样讲
胃喜润恶燥,喜暖恶冷
调养肠胃应根据胃的特点进行。胃喜润恶燥,喜暖恶冷。喜润恶燥即喜欢源源不断地津液滋润,不喜欢咽干舌燥、口干口渴,所以养胃要多吃甘平或甘凉生津之物,多喝水。喜暖恶冷即喜欢温暖的环境,不喜欢冷凝,冷凝则伤胃,因此秋冬季节是胃病高发季节。可通过增添衣服、调整饮食、按摩、茶疗等方式,让胃暖暖和和地过冬。
肠的功能
肠道位于消化系统的最末端,长而弯曲,人体大部分的消化功能都集中在这个器官。又因为人体毒素通过大肠和直肠排出体外,所以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
消化吸收:食物从胃幽门出来之后,进入小肠,遇到肠腔中的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可将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分解成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素。然后,营养素和水通过肠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被人体吸收。
排出毒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最后将其通过直肠经由肛门排出体外。营养物质经小肠消化吸收之后,被人体利用,余下的食物残渣及少部分营养物质经大肠浓缩成粪便排泄出去。人体85%以上的毒素都是经过大肠排泄出去的。
强化免疫:人体80%的免疫结构都在肠道周围。其他器官的免疫作用,如肝、血清、淋巴等解毒系统,都需要肠道提供营养。如肠消化管内就含有弥散淋巴组织、孤立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等物质,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机体免疫防御的一道防线,避免细菌、病毒及其他有害抗原物质的侵入,对人体健康起着强化免疫作用。
修复肠道: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各个器官都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肠道作为最大的消化器官,只需2周就可更新一遍,在自我治愈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自我修复,肠道可调整自己的各个组成部分,增强肠道的运
动作用,调理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的功能。
解析肠胃病元凶
有些生活习惯不知不觉就伤害了肠胃。很多人正是由于不注意生活细节,久而久之就患上肠胃病。肠胃病正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下面让我们看看造成肠胃病的元凶。不良饮食习惯吃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当人们因吃到美味佳肴而大呼“过瘾”时,殊不知危险正在迫近。影响肠胃健康的饮食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饮食不规律:有的人饮食不规律,既无定量,又无定时,暴饮暴食,或者平常零食不断,该吃饭的时候又没了食欲。长此以往,容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性紊乱,致使人没有食欲、进食无味、腹胀、恶心、打嗝、烧心、胸闷气短等,肠胃病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
常食加工肉:有的人为了图方便,喜欢吃咸肉、香肠、熏肉等加工的肉类食品。研究发现,每天摄入的加工肉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概率就提高15%~38%。这是因为,为了延长加工肉的保质期,加工肉中往往会加入致癌物硝酸盐,从而对胃造成伤害。
常食油炸品:油炸品热量高,会加重肠胃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负担。还有的油炸品比较脆、硬,胃在研磨这些脆、硬之物的过程中,容易损伤胃黏膜。若胃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易导致炎症、溃疡。
过食刺激性食物:肠胃喜欢清淡的食物,不喜欢各种刺激类食物,如辣椒、烈酒、浓茶、咖啡等。这些物质中的辣椒素、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过多食用这类食物很容易引发胃溃疡。
专家这样讲
肠胃病健康饮食须知
定时定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时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
一次进食不宜太多,八成饱就可以了。
尽量不吃过酸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少饮咖啡、浓茶。
膳食中增加植物油,有助于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
ISBN | 9787553745268,755374526X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陈飞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