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从雨果到夏尔:法语诗里的现代性》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话说在前头
引子在蒙彼利埃醒来那个早晨
人?上帝?存在
怀疑上帝
捣毁上帝(1)
捣毁上帝(2)
受难作为一种慰藉
生活即修行
洗衣船上的雅各布
在信仰失速的时代里焦虑
在信仰失速的时代里梦魇
在信仰失速的时代里皈依
在作为新宗教的现代化里失贞、成长、流放、追寻
离开上帝
人的境遇
变形记
解放记
重生记
演化记
为自己接生
解构救赎的允诺
把存在的意义攥在手中
生活先于经验与意义
回到生命的源头
爱
在太阳崇拜的阴影里
大地上那些精微的秘密
动物凶猛
我体内的猛兽
假“驱魔”之名
嚎叫是一种治愈的方式
与恶共处
世纪病
世纪病
旅行―征服
远方是稍纵即逝的幻象
征服越容易越难守持内心的渴望
远岸是旅程中每一个寒冷而苦涩的时刻
人一旦出发即没有归路
带上我视死如归的旅程
城市彩画
逃离故乡小镇
来到现代之都
游荡在春夜的小康阶层街区
穿过作为炼狱与熔炉的工厂带
在下等街区的幽暗里
在现代都市的圣殿――火车站
穿越世纪之交的光明和幽暗
抒情抽象主义城市
立体主义城市
超现实主义城市
城市长成而不再无邪
避世者
活在命运另一个版本中的人
乡村消逝
与工业化主旋律对位的乡村挽歌
乡魂在大地上继续生长的低音
大自然回声
对自然的破坏力越来越失控
自然是盛满生命记忆和智慧的容器
季节与死亡
加入季节转换的和呜
死亡与艺术
伤亡是自然流转的一部分
印象或悬置的时间
属于多重时刻与多重印象的世界
逃离记忆的陷阱
逃离憧憬的陷阱
从立体呈现到抽象真实
从拆解并置到光影流动
潜意识暗海上生起的乡愁
寻找潜意识暗海上的“尾波”
记忆像一个在垂死中颤抖的空洞
浮出潜意识暗海的记忆符号
梦展开包裹在人生“中点”里的浮世绘
存在是一座“待沽的房屋”
绝对静止是幻觉或死亡
照进现实之梦
预警战争之梦
预警沦陷与灭亡之梦
以梦为舟探索未知
以梦为马自由与迷失
梦是一次催生奇遇的行走
直接触摸事物的心脏
爱你体内的指针
吞噬现实之梦
照亮现实之梦
在现实身上留痕之梦
连接你与现实之梦
诗是梦的结晶
国家
个人之国与人人之国
海滨墓园
瓦雷里与我
风起兮总要尝试生活
瓦雷里瞬间
赛特墓园
顾城的《墓床》
从绒布寺看珠峰
宫崎骏之《起风了》
跋现代性
诗歌索引
文摘
版权页:
巴黎,现代世界之都。巴黎的车站,现代之都里新的圣殿。当法尔格在二十世纪初的曙光里,为他的“车站”写下这首诗时,巴黎最早的车站——一八七七年经莫奈的画笔受洗,成为现代意象之一的圣拉扎尔车站——已建成近八十年。诗人踯躅其间、反复吟咏的车站——巴黎北站——则完工于半个世纪前的奥斯曼重建,那将巴黎彻底变做十九世纪“世界之都”伟大工程。改建后的巴黎,东、南、西、北,各被一座宏伟的车站镇守,成为连接外省与欧陆各国铁路干线的起点与终点。
这些现代国家心脏上最敏感的神经元,经历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外敌人侵、巴黎公社的血与火、第三共和国风雨飘摇的初年、神权与世俗主义的此消彼长、民族矛盾、阶级分裂、殖民扩张、进步和反动、光荣与丑恶,种种的对峙、扭结、撕扯与冲击,来到二十世纪初的“美好时代”,一个希望与幻灭平行加剧的时代。在此刻的车站,你看到诗人的身影,听到他的咏叹。
《从雨果到夏尔:法语诗里的现代性》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话说在前头
引子在蒙彼利埃醒来那个早晨
人?上帝?存在
怀疑上帝
捣毁上帝(1)
捣毁上帝(2)
受难作为一种慰藉
生活即修行
洗衣船上的雅各布
在信仰失速的时代里焦虑
在信仰失速的时代里梦魇
在信仰失速的时代里皈依
在作为新宗教的现代化里失贞、成长、流放、追寻
离开上帝
人的境遇
变形记
解放记
重生记
演化记
为自己接生
解构救赎的允诺
把存在的意义攥在手中
生活先于经验与意义
回到生命的源头
爱
在太阳崇拜的阴影里
大地上那些精微的秘密
动物凶猛
我体内的猛兽
假“驱魔”之名
嚎叫是一种治愈的方式
与恶共处
世纪病
世纪病
旅行―征服
远方是稍纵即逝的幻象
征服越容易越难守持内心的渴望
远岸是旅程中每一个寒冷而苦涩的时刻
人一旦出发即没有归路
带上我视死如归的旅程
城市彩画
逃离故乡小镇
来到现代之都
游荡在春夜的小康阶层街区
穿过作为炼狱与熔炉的工厂带
在下等街区的幽暗里
在现代都市的圣殿――火车站
穿越世纪之交的光明和幽暗
抒情抽象主义城市
立体主义城市
超现实主义城市
城市长成而不再无邪
避世者
活在命运另一个版本中的人
乡村消逝
与工业化主旋律对位的乡村挽歌
乡魂在大地上继续生长的低音
大自然回声
对自然的破坏力越来越失控
自然是盛满生命记忆和智慧的容器
季节与死亡
加入季节转换的和呜
死亡与艺术
伤亡是自然流转的一部分
印象或悬置的时间
属于多重时刻与多重印象的世界
逃离记忆的陷阱
逃离憧憬的陷阱
从立体呈现到抽象真实
从拆解并置到光影流动
潜意识暗海上生起的乡愁
寻找潜意识暗海上的“尾波”
记忆像一个在垂死中颤抖的空洞
浮出潜意识暗海的记忆符号
梦展开包裹在人生“中点”里的浮世绘
存在是一座“待沽的房屋”
绝对静止是幻觉或死亡
照进现实之梦
预警战争之梦
预警沦陷与灭亡之梦
以梦为舟探索未知
以梦为马自由与迷失
梦是一次催生奇遇的行走
直接触摸事物的心脏
爱你体内的指针
吞噬现实之梦
照亮现实之梦
在现实身上留痕之梦
连接你与现实之梦
诗是梦的结晶
国家
个人之国与人人之国
海滨墓园
瓦雷里与我
风起兮总要尝试生活
瓦雷里瞬间
赛特墓园
顾城的《墓床》
从绒布寺看珠峰
宫崎骏之《起风了》
跋现代性
诗歌索引
文摘
版权页:
巴黎,现代世界之都。巴黎的车站,现代之都里新的圣殿。当法尔格在二十世纪初的曙光里,为他的“车站”写下这首诗时,巴黎最早的车站——一八七七年经莫奈的画笔受洗,成为现代意象之一的圣拉扎尔车站——已建成近八十年。诗人踯躅其间、反复吟咏的车站——巴黎北站——则完工于半个世纪前的奥斯曼重建,那将巴黎彻底变做十九世纪“世界之都”伟大工程。改建后的巴黎,东、南、西、北,各被一座宏伟的车站镇守,成为连接外省与欧陆各国铁路干线的起点与终点。
这些现代国家心脏上最敏感的神经元,经历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外敌人侵、巴黎公社的血与火、第三共和国风雨飘摇的初年、神权与世俗主义的此消彼长、民族矛盾、阶级分裂、殖民扩张、进步和反动、光荣与丑恶,种种的对峙、扭结、撕扯与冲击,来到二十世纪初的“美好时代”,一个希望与幻灭平行加剧的时代。在此刻的车站,你看到诗人的身影,听到他的咏叹。
ISBN | 9787549613212,7549613214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 姜山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