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交流:职场沟通、调研分析与文档写作(第13版) 7302414211,978730241421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科技交流:职场沟通、调研分析与文档写作(第13版)》适用于学习科技和商务通信的大学生、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科技产品及服务的营销人员、职场中需要进行日常写作和口头演示的专业人士。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兰农(John M.Lannon) (美国)古拉克(Laura J.Gurak) 译者:王朔中

兰农(John M.Lannon),是美国麻省大学达特茅斯分校的名誉教授,负责写作方面的课程。他主持开发了本校“专业写作”本科课程,随后共同开发了文科类硕士研究生项目中的“专业写作”课程。他还曾任教于爱达荷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等高校,在多家公司和政府机构担任过通信顾问,在医学实验室工作7年,有丰富的写作实践经验。
王朔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2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主持完成科研近50项,涉及水声学、图像处理、信息安全、电子工程等领域。曾获国家档案局科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18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60余篇。
目录

第1篇职场中的交流沟通
第1章科技交流概论
1.1什么是科技交流
1.2科技交流是一种数字化人际交往
1.3科技交流的受众遍布全球
1.4科技交流是大多数职业的工作内容
1.5科技交流沟通人员要扮演多种角色
1.6科技交流的主要特点
1.6.1面向读者
1.6.2易于接受并且有效
1.6.3通常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1.6.4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
1.7科技交流的目的
1.7.1提供信息的文档
1.7.2指南性的文档
1.7.3说服性文档
1.8如何准备有效的科技文档
第2章适应受众需求
2.1分析文档受众和目的
2.1.1首要受众和其他受众
2.1.2你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2.1.3文档的目的
2.1.4首要目的和次要目的
2.1.5文档的预期用途
2.2评估读者的科技背景
2.2.1高度技术性的受众
2.2.2半技术性受众
2.2.3非技术性受众
2.2.4具有不同技术背景的受众
2.2.5基于Web面向多类受众的文档
2.3确定受众的文化背景
2.4设想读者的偏好
2.4.1篇幅和详细程度
2.4.2格式和媒体
2.4.3语气
2.4.4时间要求
2.4.5预算
2.5编写一份读者和目标概要
2.6文档可用性检查
第3章说服你的受众
3.1确定要说服的具体目标
3.2尝试预计受众的反应
3.3预期受众的抵制
3.4学会与受众沟通
3.5要准备妥协
3.6要求明确的反应
3.7不提过分要求
3.8了解所有的约束条件
3.8.1组织机构的约束
3.8.2法律约束
3.8.3道德约束
3.8.4时间约束
3.8.5社会和心理学约束
3.9对你的诉求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持
3.9.1提供充足的理由
3.9.2论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3.10考虑文化因素
3.11形成你的论证
第4章权衡道德操守
4.1什么是职场中的不道德交流
4.2了解违反道德规范的主要原因
4.2.1屈服于社会压力
4.2.2误将群体思维当作团队合作
4.3了解通信滥用的潜在可能性
4.3.1压制公众需要的信息
4.3.2掩盖利益冲突
4.3.3对技术的夸大宣传
4.3.4篡改和伪造数据
4.3.5使用掩盖真相的图像
4.3.6窃取或泄露专属信息
4.3.7滥用电子信息
4.3.8截留他人工作所需信息
4.3.9从文化差异中谋求利益
4.4用批判性思维做出道德判断
4.4.1道德判断的合理准则
4.4.2两难的道德抉择
4.5预期某些困难抉择
4.6不要仅仅依赖法律准绳
4.7认识剽窃
4.7.1公然剽窃和非故意剽窃
4.7.2剽窃和互联网
4.7.3剽窃和你的职业生涯
4.8确定何时以及如何举报剽窃
第5章团队合作和全球考虑
5.1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
5.2虚拟会议
5.3面对面的会议
5.4团队中的冲突来源
5.4.1人际差异
5.4.2性别差异
5.4.3文化差异
5.5处理团队中的冲突
5.6通过积极倾听消除差异
5.7创造性的思维
5.7.1从召集智囊会议开始
5.7.2信息化智囊会议
5.7,3思维导图
5.7.4情节脚本
5.8审阅和编辑他人的工作
5.9职场合作中的不道德行为
5.9.1胁迫同事
5.9.2攫取他人成果
5.9.3隐瞒信息
5.10团队合作中的全球考虑
第6章科技写作过程概述
6.1写作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
6.2一个写作实例
6.2.1处理信息
6.2.2设计文档
6.2.3起草文档
6.2.4修订文档
6.3最后一步:校对
6.4数字技术和写作过程
第2篇调研过程
第7章对调研过程的批判性思维
7.1提出恰当的问题
7,2寻求平衡的观点
7.3要有足够的调研深度
7.4评估你的发现
7.5解释你的发现
7.6初级信息来源和次级信息来源
7.7挖掘次级信息源
7.7.1基于网络的次级信息源
7.7.2用Google寻找次级信息源
7.7.3用维基百科寻找信息源
7.7.4其他网上次级信息源
7.7.5传统的次级资料来源
7.8挖掘初级信息源
7.8.1主动征询
7.8.2获取信息的访谈
7.8.3调查
7.8.4观察和实验
第8章对信息的评估和解释
8.1评价信息来源
8.2评价证据
8.3解释你的调研结果
8.3.1确认你的肯定程度
8.3.2考察调研工作背后的假设
8.3.3警觉个人偏向
8.3.4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
8.4避免歪曲的和不道德的推理
8.4.1错误的推广
8.4.2错误的因果推理
8.4.3错误的统计分析
8.5承认研究的局限性
8.5.1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障碍
8.5.2研究中的瑕疵
8.5.3欺骗性报告
第9章调研结果和其他信息的提要
9.1考虑读者和目的
9.2读者对提要的期望
9.3撰写提要的一个实例
9.4特殊类型的提要
9.4.1结尾提要
9.4.2信息性摘要(“提要”)
9.4.3描述性摘要(“摘要”)
9.4.4执行摘要
9.5撰写提要中的道德问题和全球考虑
……
第3篇科技文档的结构、风格、形象化设计
第4篇文档类型及其应用
附录科技写作参考资料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ISBN7302414211,978730241421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兰农 (John M. Lannon)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