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逻辑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本教材应是一本基础逻辑学的导论性教材。逻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且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但作为只学一门逻辑学课程的大学生使用的教材,只能以传统逻辑为主,兼顾现代逻辑,而且系统而简明地讨论和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如命题逻辑、传统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以及论辩逻辑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我们还认为,作为导论性、基础性逻辑学教材,应注重逻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方法相结合,以突显逻辑学的实用性,并引导学生自觉培养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素质。
作者简介
张大松,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全国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励。主编教育部主持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法律逻辑学教程》,出版《科学确证的逻辑与方法论》《科学辩护的沉思》《科学思维的艺术》等学术著作十余本,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二节逻辑学的种类与作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演绎逻辑:命题逻辑(上)
第一节演绎逻辑概述
第二节命题及其种类
第三节复合命题
第三节复合命题重言式与真值表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演绎逻辑:命题逻辑(下)
第一节复合命题推理
第二节命题逻辑自然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演绎逻辑:词项逻辑(上)
第一节词项概述
第二节词项的种类
第三节词项外延间的关系
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演绎逻辑:词项逻辑(下)
第一节直言命题
第二节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第三节三段论
第四节谓词逻辑自然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演绎逻辑:模态逻辑
第一节模态逻辑概述
第二节真值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三节规范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节模态命题逻辑自然推理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归纳逻辑(上)
第一节归纳逻辑概述
第二节全称归纳推理
第三节求因果关系归纳推理
第四节概率与统计归纳推理
第五节特称预测归纳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归纳逻辑(下)
第一节类比推理
第二节溯因推理
第三节非单调推理与语用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科学逻辑
第一节科学逻辑概述
第二节科学解释与科学预测
第三节科学假说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论辩逻辑(上)
第一节论辩概述
第二节论辩的逻辑规律
第三节论辩的规则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论辩逻辑(中)
第一节论证
第二节辩护
第三节辩论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论辩逻辑(下)
第一节论辩的建构
第二节论辩的评价
思考与练习
附录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2.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词项是对语词的逻辑抽象,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词项表达特定的概念,即有客观的内容;同时它又指称具体的事物,即有反映的对象。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词项的内涵就是词项具有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词项表达的概念,而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例如,“特种影片”这个词项的内涵是指那些采用与常规影院放映在技术、设备、节目方面不同的展示方式的影片。
词项的外延就是词项指称的对象范围。例如,“特种影片”这个词项的外延是指巨幕电影、立体电影、立体特效(4D)电影、动感电影、球幕电影等。
词项的内涵和外延是词项所具有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一般来说,词项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这是构成词项的两个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要素。任何词项都是从一定方面反映对象的本质或特有属性和相应的对象范围的,即都有特定的意义,表达特定的概念,同时,也都确有所指。因此,词项之间界限分明,不容混淆和偷换。例如,“人犯”与“罪犯”就是两个相关却不相同的概念。人犯是指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或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但未被判决的刑事案件被告人。而罪犯则是指触犯了刑法且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了刑罚,并在服刑期的人。人犯虽然大多数将会成为罪犯,但也有无罪释放的。所以人犯在未经法院判决有罪之前,不能称之为罪犯,否则,在逻辑上就是混淆概念,在法律上则是违法行为。
当然,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反映事物的词项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科学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反映事物的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而发生变化。例如,“人民”和“敌人”这两个词项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对象范围,其内涵和外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由此可知,词项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这是词项确定性的表现;词项又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这是词项灵活性的表现。可以说,任何词项都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逻辑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本教材应是一本基础逻辑学的导论性教材。逻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且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但作为只学一门逻辑学课程的大学生使用的教材,只能以传统逻辑为主,兼顾现代逻辑,而且系统而简明地讨论和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如命题逻辑、传统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以及论辩逻辑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我们还认为,作为导论性、基础性逻辑学教材,应注重逻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方法相结合,以突显逻辑学的实用性,并引导学生自觉培养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素质。
作者简介
张大松,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全国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励。主编教育部主持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法律逻辑学教程》,出版《科学确证的逻辑与方法论》《科学辩护的沉思》《科学思维的艺术》等学术著作十余本,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逻辑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二节逻辑学的种类与作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演绎逻辑:命题逻辑(上)
第一节演绎逻辑概述
第二节命题及其种类
第三节复合命题
第三节复合命题重言式与真值表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演绎逻辑:命题逻辑(下)
第一节复合命题推理
第二节命题逻辑自然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演绎逻辑:词项逻辑(上)
第一节词项概述
第二节词项的种类
第三节词项外延间的关系
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演绎逻辑:词项逻辑(下)
第一节直言命题
第二节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第三节三段论
第四节谓词逻辑自然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演绎逻辑:模态逻辑
第一节模态逻辑概述
第二节真值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三节规范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节模态命题逻辑自然推理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归纳逻辑(上)
第一节归纳逻辑概述
第二节全称归纳推理
第三节求因果关系归纳推理
第四节概率与统计归纳推理
第五节特称预测归纳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归纳逻辑(下)
第一节类比推理
第二节溯因推理
第三节非单调推理与语用推理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科学逻辑
第一节科学逻辑概述
第二节科学解释与科学预测
第三节科学假说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论辩逻辑(上)
第一节论辩概述
第二节论辩的逻辑规律
第三节论辩的规则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论辩逻辑(中)
第一节论证
第二节辩护
第三节辩论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论辩逻辑(下)
第一节论辩的建构
第二节论辩的评价
思考与练习
附录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2.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词项是对语词的逻辑抽象,是意义确定了的语词。词项表达特定的概念,即有客观的内容;同时它又指称具体的事物,即有反映的对象。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词项的内涵就是词项具有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词项表达的概念,而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例如,“特种影片”这个词项的内涵是指那些采用与常规影院放映在技术、设备、节目方面不同的展示方式的影片。
词项的外延就是词项指称的对象范围。例如,“特种影片”这个词项的外延是指巨幕电影、立体电影、立体特效(4D)电影、动感电影、球幕电影等。
词项的内涵和外延是词项所具有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一般来说,词项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这是构成词项的两个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要素。任何词项都是从一定方面反映对象的本质或特有属性和相应的对象范围的,即都有特定的意义,表达特定的概念,同时,也都确有所指。因此,词项之间界限分明,不容混淆和偷换。例如,“人犯”与“罪犯”就是两个相关却不相同的概念。人犯是指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或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但未被判决的刑事案件被告人。而罪犯则是指触犯了刑法且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了刑罚,并在服刑期的人。人犯虽然大多数将会成为罪犯,但也有无罪释放的。所以人犯在未经法院判决有罪之前,不能称之为罪犯,否则,在逻辑上就是混淆概念,在法律上则是违法行为。
当然,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反映事物的词项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科学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反映事物的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而发生变化。例如,“人民”和“敌人”这两个词项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对象范围,其内涵和外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由此可知,词项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这是词项确定性的表现;词项又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这是词项灵活性的表现。可以说,任何词项都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ISBN | 9787300227955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张大松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