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示范教材·软件开发系列:UML建模实例教程(第2版) 9787121274015,712127401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示范教材·软件开发系列:UML建模实例教程(第2版)》教学环节清晰,适合于“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讲述过程中将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融“教、学、练”于一体。为方便教学,提供配套教学资源包。

作者简介

主编彭勇,副教授,学校资源信息中心主任、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专家。长期从事计算机教学和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曾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课题,主编教材多部,主持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有丰富的教学和校企合作经验。

目录

第1章教学案例综述
1.1WebShop电子商城介绍
1.1.1电子商城需求分析
1.1.2电子商城系统设计
1.1.3电子商城数据库设计
1.2LibraryMIS图书管理系统介绍
1.2.1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2.2图书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1.2.3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习题
第2章面向对象技术和建模基础
2.1面向对象方法
2.1.1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2.1.2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
2.2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2.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2.2.2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
2.3面向对象分析
2.3.1处理复杂问题的原则
2.3.2OOA方法的基本步骤
2.4面向对象设计
2.5面向对象实现
2.6面向对象方法的内涵
2.7软件建模概述
2.7.1软件建模的概念
2.7.2软件建模的用途
2.7.3软件建模的优点及误区
习题
第3章UML简介
3.1UML的发展
3.1.1UML的发展历程
3.1.2理解UML建模
3.2UML的特点
3.3UML的结构
3.3.1UML的事物
3.3.2UML的关系
3.4UML的视图
3.4.1用例视图
3.4.2逻辑视图
3.4.3并发视图
3.4.4组件视图
3.4.5部署视图
3.5UML图形符号
3.5.1用例图
3.5.2类图
3.5.3对象图
3.5.4状态图
3.5.5活动图
3.5.6时序图
3.5.7协作图
3.5.8组件图
3.5.9部署图
3.5.10UML2.0新特性
3.6UML建模基本流程
习题
第4章UML建模工具简介
4.1常用UML建模工具
4.1.1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
4.1.2Enterprise Architect
4.1.3PowerDesigner
4.1.4Visio
4.1.5Trufun Plato
4.2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安装与配置
4.2.1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的安装
4.2.2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的配置
4.3使用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建模
4.3.1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主要菜单
4.3.2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的模型
4.3.3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建模的基本过程
习题
第5章需求建模
5.1用例模型概述
5.2用例图组成
5.2.1参与者
5.2.2系统
5.2.3用例
5.3识别和描述用例
5.3.1识别用例
5.3.2绘制WebShop电子商城用例图
5.3.3通过包对用例进行合理规划
5.3.4WebShop电子商城用例图(不含关系)
5.3.5用例描述
5.4用例间的关系
5.4.1泛化关系
5.4.2包含关系
5.4.3扩展关系
5.4.4关系小结
5.4.5WebShop电子商城用例图(含关系)
习题
第6章静态建模
6.1静态建模概述
6.2类图概述
6.3类图的基本组成
6.3.1类的概述
6.3.2绘制带属性的实体类
6.3.3绘制带操作的实体类
6.3.4绘制边界类图
6.3.5绘制控制类图
6.3.6UML中的类与语言中的类
6.4类之间的关系
6.4.1关联关系
6.4.2聚合关系
6.4.3组合关系
6.4.4泛化关系
6.4.5实现关系
6.4.6依赖关系
6.5对象图
6.5.1对象图概述
6.5.2对象图组成
6.5.3类图VS对象图
习题
第7章数据库建模
7.1PowerDesigner简介
7.2PowerDesigner安装和启动
7.2.1PowerDesigner的安装
7.2.2PowerDesigner的启动
7.3PowerDesigner概念数据模型
7.3.1概念数据模型概述
7.3.2PowerDesigner概念数据模型概述
7.4PowerDesigner物理数据模型
习题
第8章动态建模
8.1动态建模概述
8.2状态图
8.2.1状态图概述
8.2.2状态图组成
8.2.3绘制员工下班回家状态图
8.3活动图
8.3.1活动图概述
8.3.2活动图组成
8.3.3绘制WebShop电子商城活动图
8.4活动图拾遗
8.4.1活动图与流程图的比较
8.4.2活动图与状态图的比较
8.5时序图
8.5.1时序图概述
8.5.2时序图组成
8.5.3绘制WebShop电子商城时序图
8.6协作图
8.6.1协作图概述
8.6.2协作图组成
8.6.3绘制WebShop电子商城协作图
8.7时序图拾遗
8.7.1时序图与协作图的比较
8.7.2时序图与协作图的互换
习题
第9章物理建模
9.1物理建模概述
9.1.1硬件
9.1.2软件
9.2组件图
9.2.1组件图概述
9.2.2组件图组成
9.2.3绘制WebShop电子商城组件图
9.3部署图
9.3.1部署图概述
9.3.2部署图组成
9.3.3绘制WebShop电子商城部署图
习题
第10章双向工程
10.1双向工程简介
10.2正向工程(生成Java代码)
10.3逆向工程
习题
第11章统一软件过程RUP
11.1RUP简介
11.2RUP工作流程
11.2.1业务建模
11.2.2需求
11.2.3分析设计
11.2.4实施
11.2.5测试
11.2.6部署
11.2.7配置与变更管理
11.2.8项目管理
11.2.9环境
11.3RUP迭代过程
11.3.1初始
11.3.2细化
11.3.3构造
11.3.4移交
11.3.5迭代计划示例(构造阶段)
习题
附录A综合实训
附录B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 8.5主菜单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第1版为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和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成果,是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操作技能的实验成果。经过历时近6年的使用和推广,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教师的认同。
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称UML)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Grady Booch、Ivar Jacobson和James Rumbaugh提出后一直在发展变革中。各种建模工具也在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是由美国的IBM公司开发的一种基于UML的可视化建模工具,逐渐成为业内的主流工具。借助于RSA工具,软件系统相关的各类人员可以通过建立的UML模型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了多年UML建模实践经验与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各类用户对第1版教材的反馈意见和修订意见。以一个实际的软件项目(WebShop电子商城)为中心完整地介绍了利用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 8.5进行UML建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快速、全面地掌握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建模工具的使用和UML建模的基本方法,作为“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载体,本书主要有以下特色:
(1)准确的课程定位。根据软件企业对C#程序员等岗位能力的要求,将该“UML建模技术”的课程目标为培养程序员岗位的UML建模能力。
(2)合理的知识结构。本书的定位是读者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面向对象编程知识,按 “需求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和“物理建模”对拟开发系统进行软件建模。
(3)真实的案例教学。在真实的“WebShop电子商城”软件项目建模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将项目分解为多个既独立又具有一定联系的任务。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UML建模的基本知识和RSA建模的基本操作。
(4)理论实践一体化。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将教师的知识讲解和操作示范与学生的技能训练设计在同一教学单元和教学地点完成,融“教、学、练”于一体。体现“在做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本书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彭勇、刘志成担任主编,张军、林东升担任副主编,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冯向科、颜谦和、颜珍平、王咏梅、杨茜玲、翁健红、裴来芝、宁云智、唐丽玲、林保康、王欢燕等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罗昔军参与了部分案例的编写。电子工业出版社左雅老师对本书的修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软件建模技术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培训教材使用。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和同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E-mail:liuzc518@163.com。
编者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RUP的特点
(1)用例驱动。
传统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因为缺乏贯穿整个开发过程的线索,因此很难阐述清楚一个软件系统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在RUP中,用例模型贯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线索。
用例模型是需求分析工作流的结果,它从用户的角度描述该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利用用例模型可以有效地界定系统范围及其行为,并为用户及开发人员认同。用例模型主要由用例和执行者构成。用例是系统执行的一系列行为,并为执行者生成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执行者是所有与本系统有交互的外部系统,可以是人、其他软件系统等。用例模型(需求模型)的详细内容请参阅本书第5章。
用例作为分析与设计工作流的输入,是实现分析与设计模型的基础。设计模型作为实现工作流的规格说明书,它自然要实现用例模型所定义的功能。同样在测试工作流中,用例模型组成测试实例,用来有效地校验整个系统的正确性。另外,用例是用户手册的基础,驱动整个迭代开发过程的运作,所以我们说RUP是由“用例”驱动的。
(2)以体系结构为中心。
多年以来,软件设计人员一直强烈地感觉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使得开发人员及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系统功能及其工作机理,也使系统能够更加容易修改及扩充。但是由于对体系结构的目的及其定义一直模糊不清,且表示方法的混乱一直影响着它的应用。体系结构中定义清晰、功能明确的组件为基于组件式的开发、大规模的软件复用提供有力的支持,是项目管理中计划与人员安排的依据。由于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不同的开发人员所关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软件的体系结构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结构,RUP采用的是4+1视图模型,利用UML语言来描述软件的体系结构。这五个视图都是从相应的模型中抽取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健壮性及其可扩充性有重要意义的元素构成,是各模型的精华与核心部分。
ISBN9787121274015,7121274019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彭勇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