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读通10位经济学大师 978711154184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一本读通10位经济学大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菲尔·桑顿撰写关于经济学、金融和企业方面的书,长达20多年时间了。他有近10年的时间担任《独立报》的财经记者。从2007年开始,在自由撰稿之余,他建立了明晰经济学网站,关注企业和经济学上所有的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市场、财政政策、税收和监管。
在2010年的时候,他获得了世界媒体大奖赛年度杰出记者的称号。而早在2007年,他就已经获得过该大奖赛年度记者称号。2013年,他的书Brilliant Economics由培生出版社出版。目前,他和妻子以及三个儿子住在伦敦。

目录

致谢
来自出版商的感谢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001
第2章大卫·李嘉图:从移民到绅士032
第3章卡尔·马克思: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057
第4章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划时代的《经济学原理》077
第5章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升、跌、升、跌099
第6章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典型的自由主义者128
第7章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主义之父154
第8章保罗·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经济学176
第9章加里·贝克尔:现实世界的经济学204
第10章丹尼尔·卡尼曼:经济心理学家229
译后记252

序言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1642—1727)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是的,所有知识型的学科都需要伟大的思考者、作者、实验家和做事深思熟虑的人,而这些人往往有可能独自推进特定科学领域的知识。当然,知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协作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共同完成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就如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斯和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一样,他们合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思考者也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的。在这个问题上,牛顿也同意这个观点,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但是还需要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下一个阶段。
如同所有的职业和社会学科一样,经济学也有相当多的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成果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他们的贡献同样被一代又一代的著名经济学家认可和广为传播,永不磨灭,就如同是一直被人站在肩膀上的巨人。本书主要描写的是10位经济学家,但要记载那些非常令人敬畏的思想者,包括经济学先驱,也就是到2013年为止的7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可能需要写十几本书。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基金会在1969年开始颁发的,而这门科学到现在为止也只不过有短短250年历史。
这次选出来的代表人物都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影响经济界的专业人士,而且影响作为消费者和购房者的政府、商人、投资者和普通民众做出决定的方式。这些经济学的理论也影响了政府规划和政治决策,以及决策人证明其决定的方式。与此同时,当企业高管在投资、定价和营销策略方面做出决定的时候,这些理论也影响了他们的想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经济原理奠定了实现每一笔交易和做每一个决定的基础,从他们每天的工作到为孩子选择就读的学校。近,人们也尝试着去解释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去处理。
为什么选这些经济学家
本书选择两个半世纪以来的10位杰出的经济学思想家,对于阐明这个学科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是一个很理想的方法。早的一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是18世纪后半叶两位非常活跃的经济学思想家中较杰出的一位。但这并不是说,经济学只能追溯到几个世纪前,而不是几千年前。经济学思想曾经得到过希腊、印度和早期欧洲传统哲学家的重大贡献,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中国的经济思想也是很重要的,这得归功于儒家、道家和法家。
那么,“伟大”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大致是指那些为我们了解经济是怎样运作的,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的层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也可以是那些在经济学上有着影响力或是提出新思想的人,但这是一个较不重要的标准。这本书上的一些经济学家的名字,后来被一些思想学派或是一些特别的经济理论用来命名,而在2007年8月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他们的名字就成了公众议论的对象。另外一些人,尤其是那些默默无闻但有着重要影响的天才人物,则致力于解决人们和企业如何做决策的微观经济学。他们虽然名气没那么大,却不乏影响力。有人认为他们实际上要比那些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同行重要得多,而宏观经济学家群体则因未能预见到金融危机而名誉受损。
本书没有包括那些创造出了全新学科的经济学家,诸如快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当然,大多情况下,它们仍然被视为主流经济学的分支,而不是经济管理的新理论模型。批评者可能会指出这与本书选入行为经济学的先行者(丹尼尔·卡尼曼)是自相矛盾的。然而,就这件事而言,偏离“理性经济人”假设,转向人们的非理性决策,越来越被视为经济学家正在对其核心原则所做的结构性转变。但愿我的这个选择会引发争论。欢迎您单击以下链接http://twitter。com/GreatEconomics,在线提出您的意见。
这本书是写给谁的
一言以蔽之:所有人。在当今这个现代化的国际交流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不管他们是企业的拥有者、投资商、员工还是家庭工作者,每一个人都需要熟悉和了解重要的社会经济概念。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每一位感兴趣的人看了这本书以后,能更加了解这些初的思想家们是怎样创立了那些在今天已经不足为奇的经济学理论的。
这本书也是了解过去250年经济思想史的一本入门读物。它起始于亚当·斯密对经济学概念的系统化处理,这是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之间的分界线。但是如果不了解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早期所做的巨大贡献,那么对经济学历史的认识也是不完整的。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关注个人在经济学上所扮演的角色:个体消费者和企业是怎样做抉择的。大萧条(指1929~1933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大家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宏观经济学,并引发了一场关于一个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是如何在顺境和逆境中运行的辩论,还有就是决策者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次辩论是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保罗·萨缪尔森发起的,并主导了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近代有很多经济学家已经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回到个体上,比如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用性的方法解释了消费者和家庭做决策的原因)和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奠定了现在众所周知的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一样,卡尼曼的一些观点在亚当·斯密早期的著作中就有过预言。这样就画了一个完整的圆圈,让我们又回到了原点。
每一位对经济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兴趣了解这10位经济学家的个人发展和创新思维的背景与经历。这本书也适合次接触经济学的人阅读。这本书通过对现代经济学代表人物的生活的描述(其实就是讲述在这长达25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引导读者经历这一时间的旅程。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一章讲述一个思想家的故事,以及他们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影响。

后记

本书本来计划由我翻译,但因为个人时间问题,我邀请了老同学虞月君和正在莫斯科国立大学语言系修读硕士学位的李螺凯同学参与进来。李螺凯翻译了第1章和第2章,虞月君翻译了第3章、第4章和第7章,初译了第8章,郑磊翻译了其他章节,并统一审校、修改了全书译文。国内引进出版的经济学家传记已经很多,每本都各有特点,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新的经济学家得到主流认可,应该增补进来,这本书就体现了这个趋势。这本书对于入选经济学家的标准比较均衡,一半给了古典经济学,三成给了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学派,最后还有两成给了新兴的经济学领域,而且在选择上除了大家耳熟能详,几乎每本传记都会收录的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之外,卡尔·马克思、贝克尔和卡尼曼的选人更是引人注目,与萨缪尔森一起,完整地勾勒了近50年来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图景。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的学科,10位经济学家显然是不够的,但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可以帮助读者梳理清楚经济学发展的思想脉络。
郑磊

文摘

版权页:



马歇尔确切描述了商业客户的特点及需求。他认为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以及把自己看到的福利带给别人十分重要。他在1907年一篇关于经济骑士精神的文章中提到,资源的潜力是被那些“最强大的商人所拥有的自由企业”释放的,它们开启了向大多数人提供更高质量生活的可能性,以及更多种类的智力活动。
马歇尔希望商人们可以读他的书,但只有一些证据表明那时他们这么做了,而且,在表扬这本书的人中,实业家并不多。不过,他的著作在商业生活的两个关键方面激发了很多兴趣:公司的规模和工业区设想。
马歇尔对地理在经济中的重要性的看法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也正是从那时起,这个领域变得非常时髦。他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有一个称之为“人口密集的工业区”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有技术的工人,集中开展特殊的或出口集中的生产活动,比如纺织品、钢铁和陶器产品等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急需的产品。马歇尔把这个当作是斯密的劳动分工论的一部分,由此可以创造内部规模经济,“集中”的概念,或者说被称为工业“有机体”的独立部分,被连接在一起共同发展,能给涉及的相关公司创造额外收益。
马歇尔发现这个“有机体”会在创造一个熟练工的本地市场的基础上运转,它使得在昂贵、特殊机器上的投资更为高效,因为拥有者相信机器可以常态使用以满足周边的需求。它还会带来其他好处,即经济学家所说的外部效应。他发现这会导致更多想法的诞生,并会让那些创新更多、更快地传播。这个地区也会吸引供应商和其他辅助性贸易。
ISBN9787111541844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菲尔·桑顿 (Phil Thornton)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