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教程 7535284965,978753528496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空手道教程》由庞俊鹏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庞俊鹏: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中国空手道协会会员,曾获武汉体育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奖,代表作有《现代跆拳道教程》等

目录

第一章空手道运动概述
第一节空手道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一、空手道运动的起源
二、空手道在琉球群岛的发展
三、空手道在日本本土发展
四、停滞期与转型期
五、空手道在世界的发展
第二节空手道的国际赛事
一、世界赛事简介
二、亚洲赛事简介
第三节空手道的流派
一、松涛馆流
二、刚柔流
三、和道流
四、糸东流
第四节空手道运动在中国发展
一、发展历程
二、举办赛事
第五节中国空手道崛起
一、中国空手道队参加国际比赛经历
二、中国空手道队参加国际比赛成绩
第二章空手道的种类与特点
第一节空手道种类
一、空手道“组手”
二、空手道“型”
第二节开展方式分类
一、大众空手道
二、竞技空手道
三、全接触空手道
第三节空手道的特点
一、崇尚礼仪,德艺双修
二、注重基础,打练集合
三、“一击必杀”与“寸止精神”
四、技法全面,讲究实效
五、以刚为主,刚柔并济
六、发声扬威,内外求整
七、强调传承,广泛开展
第四节空手道运动的价值功能
一、健身功能
二、防身功能
三、修身功能
第三章空手道的技术
第一节空手道礼节
第二节空手道站姿
第三节空手道手的基本技术
一、上段击技术
二、中段击技术
第四节空手道腿的技术
一、中段踢技术
二、上段踢技术
第五节空手道的摔技
一、拌腿摔
二、接腿摔
三、勾腿摔
四、夹背摔
第六节空手道组合技术
一、拳法组合
二、腿法组合
三、拳腿组合
四、拳腿摔组合
第七节组手的基本站姿
一、准备势
二、实战势
第八节空手道比赛的步法
第九节步法的练习方法
一、单练与组合相结合
二、结合攻防动作练习
三、结合信号练习
四、两人配合练习
五、实战中练习
第十节道场礼仪
一、比赛礼仪
二、礼语内涵
三、礼节要求
第四章空手道基础型
一、平安初段
二、平安二段
三、平安三段
四、平安四段
五、平安五段
第五章糸东流指定型
一、拔塞大
二、征远镇
第六章空手道技术特点
第一节技术特点
一、技术的实效性
二、动作的隐藏性
三、动作的突然性
四、动作的简捷性
第二节技术的应变性和预见性
一、空手道技术的应变性
二、空手道技术的预见性
第三节空手道技术动作的结构与要素
一、技术基础
二、技术环节
三、技术细节
第四节空手道技术动作的要素
一、身体姿势
二、动作轨迹
三、动作时间
四、动作速度
五、动作节奏
第七章空手道教学
第一节空手道教学的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空手道教学的阶段和步骤
一、泛化阶段
二、分化阶段
三、巩固和自动化阶段
第三节空手道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初步了解学会动作
二、掌握方法与技巧
三、组合动作
四、条件实战
五、实战
第四节空手道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要求
一、道德修养为体,礼仪礼节为用
二、合理规范,强调实效
三、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四、相互配合,共同提高
五、突出重点,举一反三
第五节空手道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空手道教学方法
二、练习形式
三、练习手段
第六节空手道教学课的任务与结构
一、教学课的任务
二、教学课的架构
三、教案示例
第七节空手道技术训练的方法
一、自我练习
二、结合步法练习
三、空击练习
四、相向空击练习
五、条件实战
六、实战练习
第八节空手道技术训练的要求
第九节空手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第八章空手道运动的损伤与预防
第一节空手道运动员常见损伤
一、击倒后休克
二、擦伤
三、挫伤
四、扭伤
五、慢性损伤
第二节空手道运动中常见损伤的处理
一、击倒后昏迷的处理
二、擦伤的处理
三、软组织挫伤的处理
四、骨伤的处理
第三节空手道运动员损伤的预防
一、强化身体体能和专项运动机能的训练
二、安排训练科学化、合理化
三、加强医务监督
四、准备活动要充分
五、严格执行规则,严禁开玩笑
第九章空手道教练员的临场指挥
第一节临场指挥的作用和特点
一、临场指挥的作用
二、临场指挥的特点
第二节临场指挥的原则和要求
一、临场指挥的原则
二、临场指挥的要求
第三节临场指挥的内容和方法
一、临场指挥的内容
二、临场指挥的方法
第四节影响临场指挥效果的因素
一、教练员的威信
二、临场指挥的水平
三、临场指挥的时机
附录一:世界空手道联盟2015最新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附录二:空手道比赛术语
附录三:组手比赛场地布局
附录四:型比赛场地布局
附录五:手势与旗语
附录六:中国空手道协会级位制度管理规定及实施办法
附录七:中国空手道协会晋级考核内容
附录八:中国空手道协会组手与型裁判员理论考核试题参考
一、“组手”理论考核试题
二、“型”理论考核试题
附录九:指定型列表
附录十:中国空手道协会裁判员管理规定
参考文献
特别致谢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二、分化阶段
在此阶段内,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正确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质量,逐渐形成动力定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两人配合练习,不断提高对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对时机、距离、空间的判断能力等,进一步培养进攻、防守和反击的实战意识和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逐步消除了部分动作的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此时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有泛化阶段进入分化阶段,大部分错误和不合理的动作得以纠正,基本上能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技术动作,初步建立了正确的动力定型,但定型不稳定,此时如果遇到新的刺激或干扰,错误的、不合理的动作可能还会出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反复强调并进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的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规范准确。此时要结合对技术动作各个要素的分析,强化、提高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性认识。
三、巩固和自动化阶段
此阶段是通过进一步的反复练习,把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不断巩固与强化,从而建立正确良好的动力定型,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的动作技术不仅精准、熟练,更有较好的协调性、连贯性,而且随着运动技能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后,动作可出现自动化现象。这对于空手道技能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瞬息变化的空手道比赛中,动作自动化可使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摆脱第一信号系统的束缚,使之更加专注战略、战术的变化,及时捕捉时机。
ISBN7535284965,9787535284969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庞俊鹏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