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 978730023104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思辨与立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工具(第2版)》中强调,思维的提升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克服学习的高原现象和忍受单调,不断努力。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需要经历无思维反思意识、有思维反思意识、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行进中的思维提升、有所成的思考、集大成的思考六个层次,日积月累方可见成效。

名人推荐

《思辨与立场》一书最让我欣赏的就是书中“认知美德”的观点。作者告知人们批判性思维是具有人格品性的,高品位批判性思维应具有公正无偏、兼容并蓄、信赖推理、认知谦逊、思维自主、认知勇气、认知坚毅、知行合一等特征。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传统和固化的思维方式会禁锢我们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学习、经常反思,定期评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思辨与立场》一书为那些愿意自我培养思辨能力的人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也为广大师生和朋友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王立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保罗和埃尔德将培养出具有公平心的批判性思维者作为他们致力奉献的事业。在《思辨与立场》一书中,他们分享着其有关思维的深刻洞察力,这是他们对思维的思考。这本书向我们发出了挑战,它让我们通过接受它的挑战而在每个方面都变得更好,运用我们的思维作为工具来寻求社会公正。
——达里尔·沃特金斯 安莉芳里德尔航空大学领导关系学部主席
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最近的合作提倡进行有意识的思维和选择,《思辨与立场》一书中有丰富的举例,为揭示错误的思维过程、检查传承的价值观以及增强我们追求一个和平世界的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理查德·拉马纳 纽约城市大学布朗克斯社区学院学术评估理事
理查德·保罗博士和琳达·埃尔德博士开发了一种方法,这种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必需品予以接受的倾向与曾经对批判性思维的模糊诠释形成了鲜明对比。《思辨与立场》一书激励它的读者从涉猎广泛的例子中抽取出各种方法,以便针对各种困扰人类的挑战展开有效的推理。
——朱莉·史提芬·德乔格 密苏里中央大学西班牙语教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 (美国)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 译者:李小平

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是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创建者以及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与职业发展部主任。他是一名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国际知名作家,在这一主题上他著有9本著作,发表的文章在200篇以上。他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看法被美国的《纽约时报》《教育周刊》《高等教育纪事报》《美国教师》《读者文摘》《教育领导》《新闻周刊》《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众多报刊所报道。
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批判性思维中心的执行主任以及批判性思维基金会的主席。她已经与人合著专著4部,并提出了一个批判性思维发展阶段的原创性理论,同时也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知名作家。
李小平,1980年出生,江西鹰潭人,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维与决策心理研究。参编与翻译作品有《思维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批判性思维》《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目录

01 变化与危险加剧的世界中的思维
后工业时代世界秩序的性质
急速变化中的复杂世界
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
变革、危险以及复杂性:相互交织
成为批判性思考者的挑战
内省时刻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02 成为你自己思维的批判家
目前的思维技巧够娴熟吗
艰辛、冷酷的世界
成为自我思维的批判家
内省时刻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03 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
批判性思维的高低境界对比
公正无偏的思维有何要求
认知谦逊:知道自己无知
具备认知勇气:愿意挑战你的信念
换位思考:拥抱对立的观点
认知一致:对自己和别人持相同标准
认知坚毅:消解复杂性和沮丧
信赖推理:认识到好的推理以证明自身的价值
思维自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认识各认知美德间的相互依存性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内省时刻
04 自我理解
监控你的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对公平性作出承诺
认识心灵的三个不同功能
理解你和自己的心灵存在的特殊关系
内省时刻
05 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前四个层级
层级一:无思维反思意识者
层级二:有思维反思意识者
层级三: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
层级四: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
内省时刻
06 思维的要素
推理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推理可以再细分吗
开始思考你自己的推理
思维的要素:一个初步了解
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杰克和吉尔
关系中思维的要素
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了特定目的的思维
基于概念思考
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思维
区分僵化的信息、活跃的谬知和活性知识
当寻求信息时该问的一些关键问题
区分推断和假定
理解意涵
在各观点内和各观点间思考
运用批判性思维掌控看待事物的方式
批判性思维者的观点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内省时刻
07 思维的标准
更深入地关注普适性的思维标准
澄清你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寻找关联的事实
将推理中的各种要素和思维标准放在一起
在议的问题或待解决的难题
观点或推断框架
信息、数据、经验
概念、理论、观念
假设
意涵和后果
推断
运用思维标准评估你的思维:简明的指导原则
内省时刻
08 设计你的人生
天数与自由:你选择哪一个
自由的观念
认识经验的双重逻辑
社会力量、大众传媒和我们的经验
回溯阅读
设计你人生方面的提示
内省时刻
09 做出明智决策的艺术
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自己的人生
评估决策的形式
“大”的决策
决策的逻辑
决策的维度
早期的决策
青少年时期的决策
成年初期的决策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内省时刻
10 掌控你的非理性倾向
自我中心思维
“成功的”自我中心主义
不成功的自我中心主义
理性的思维
两种自我中心的功能
人类心理的“病理”倾向
理性的挑战
内省时刻
11 监控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社会中心主义的本质
社会中心思维就如同病状
社会阶层化
社会中心思维是无意识的且存在潜在威胁的
在群体中以社会中心的方式使用语言
通过概念上的分析揭示社会中心思维
大众传媒培养着社会中心思维
摆脱社会中心思维:真正良知的开端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内省时刻
12 道德推理的发展机制
为什么人类对道德感到困惑
道德推理的基础
道德概念和原理
道德原理的本质
区分道德和其他领域的思维
道德和宗教
道德和社会传统
道德和法律
道德和性禁忌
理解我们自身的自私
内省时刻
13 分析和评估企业与组织生活中的思维
批判性思维和渐进的改善
组织内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第壹个障碍:隐蔽的权力争斗
第二个障碍:群体对现实的定义
第三个障碍:官僚主义问题
误导成功的问题
竞争、合理思维和成功
评估一个组织生活中的不合理思维
良好思维的力量
一些个人意义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内省时刻
14 策略性思维:第壹部分
理解并运用策略性思维
策略性思维的成分
策略性思维的开端
重要观念1:思维、情绪情感体验和欲求相互依存
一个警告:强大的情绪看起来似乎与思维没有联系
重要观念2:一个逻辑存在,你就能理解它
重要观念3:为了有高品质的思维,我们必须定期地对思维进行评估
内省时刻
15 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重要观念4:我们天生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默认的机制
策略性观念
重要观念5:我们必须对我们周围的那些自我中心主义敏感
重要观念6:大脑倾向于做出超过我们原始经验的概括
重要观念7:自我中心思维在我们的头脑中看起来是理性的
重要观念8:大脑的自我中心倾向在本质上是自动的
主要观念9:我们通常通过支配性行为或服从性行为追求权力
重要观念10:人类本质上是社会中心的动物
重要观念11:理性的养成需要努力
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内省时刻

文摘

版权页:



很多时候我们误用或混淆一些观念,是因为我们被一套社会体系所教化,导致我们的经验发生特定扭曲。作为一个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我们必须不断地区分概念,区分概念中隐含的社会调节以及我们说的自然语言中所隐含的思想。比如,很多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的人们说着相同的自然语言。加拿大人、爱尔兰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以及美国人都说英语,就大的方面而言,他们毫无疑问地共享(如果他们对语言达到精通程度的话)着相同的概念集(《英语牛津词典》编纂成了23卷)。然而,在这些国家中的人的社会化方式却并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一个来自中国的人可能会流利地说英语,却不与上述那些人共享任何社会化的条件。因此,自然语言(法语、德语、英语、斯瓦希里人语或印地语就是例子)是存放概念的仓库,但是从大的方面而言,并不等同于在任何社会或文化群体所说语言中所隐含的概念。要透彻理解这一点很困难,但这是一个很重要且很有力量的东西。
比如说在美国,绝大多数人都被社会化成相信资本主义比其他任何经济制度都优
越。这就是所谓的“自由企业”。很多美国人认定,除非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否则没有国家能真正地民主。通过电影、新闻、学校教育、政治演说以及其他众多的社会仪式,美国人被鼓励用这种方式看待世界。由于成长于美国,美国人将他们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概念、信念以及假定以一种很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人(如伊朗人)的方式进行内化。
ISBN978730023104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理查德·保罗 (Richard Paul)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