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 9787516178010,751617801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作为中国民俗学界第壹部系统梳理和阐述柳田国男民闷文学思想的著作,本书不仅为中国读者全面深入地认识柳田先生的学术贡献和学术观点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我们进一步反思曾经在发轫阶段深受日本民俗学、尤其是柳田思想影响的中国民俗学学科本身的属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参考价值。
——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作者通过对柳田国男著作原文的大量阅读,在综合参考中日两国民俗学界有关柳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全书提供了许多以往国内学界不十分了解的重要观点和珍贵资料,全面阐述了柳田“一国民俗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背景,其把柳田国男视为思想家而不仅仅是民俗学者来观照的视角,尤其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敏感。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乌日古木勒,女,蒙古族,1965年生,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文学博士。1988年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1994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硕士,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系获文学博士。2000—2001年在日本岐阜圣德学园大学留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和蒙古史诗研究。代表性学术专著有《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代表性学术论文有《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分类》《柳田国男故事学理论述评》《柳田国男民俗学与重出立证法》《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整理和分类法》《草原史诗与成年仪式》《(无手少女)故事研究》《冯梦龙与蒙古族民间故事》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日本民俗学界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述评
一系统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专著
二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论文
第二章国内译介和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述评
一国内译介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评述
二国内研究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评述
第三章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分类
一柳田国男的三部民俗分类法
二日本现代民俗学对柳田国男民俗分类法的批评、继承和发展
第四章柳田国男民俗学与重出立证法
一柳田民俗学的形成
二柳田国男民俗学与历史研究方法
三福田亚细男对柳田民俗学与历史研究方法的评述
第五章柳田国男民间文学研究
一柳田国男的神话研究
二柳田国男对民间文学概念的界定
三柳田国男故事学理论述评
四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分类法
五柳田国男与日本民间故事搜集整理法
第六章柳田国男与《桃太郎的诞生》
一童话的起源
二犬子故事
三踵太郎(Akutotaroo)
四海神少童
五瓜子姬
六各地区的《瓜子姬》故事
七田螺富翁
八邻居的寝太郎
九画中女
结语
附录一书库工作的准备
附录二采集与分类
附录三日本学者研究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民俗学思想论文目录
附录四《民间传承论》概要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民间故事衰落的主要原因不是书籍的进入,也不是讲述和听的时间的缺乏引起的,而是被说话的其他种类逐渐替代的。民间故事不是自然消亡的,而是被第二个叫作世间话的说话种类夺取了宠爱。柳田国男说:“世间话也许不是学术术语,但是为了与包括世间话在内的民间故事区别开来,我使用了这个术语。在日语俗话中‘世间’指的是不是自己的故乡的另一个地方,意味着与自己属不同的另一个群体。”从世间话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推测,主要指从异乡传来的传奇故事或传闻。外出旅行者回到家乡后,给村里人讲述外乡的见闻。发生重大天灾地变和战争后,往往涌现出大量的这样的见闻者。经历战争或灾难的人回到家乡,给家乡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和外乡的传闻。平时安静、寂寞的村落里的人们喜欢听他们讲述的传闻和传奇故事。奇闻逸事是世间话最丰富的仓库,也是引起我们炉边文艺革命的主要力量。
世间话最主要的特点是讲述形式自由,讲述者不用承担传闻的任何责任。我们感到滑稽的是,尽管允许如此自由地借用和复制,但某时代世间话的种类穷尽,从记忆深处引出陈旧的民间故事,改编并给它穿上新衣,像最近发生的事情一样讲述给别人听。说去年在某地方的河边有一位被狐狸骗的人,或某寺庙的和尚年轻时候的故事,或某村的富人运气开始好转等故事。世间话是说话的一种。世间话与民间故事相比,内容新奇、讲述形式自由,因此世间话逐渐代替了民间故事,同时,它又根据需要借用古老的民间故事类型,并重新改编,创编出新的世间话。
《广辞苑》中解释说话相当于hanashi,即物语,是神话、传说和童话的总称。《现代日汉大词典》中的解释接近《广辞苑》的解释。高木立子在《东方民间文学概论》(第四卷)第十七章《日本民间文学》中如下区分日本民间故事(昔话)与说话:“部分散文体的故事,很早就有文字记录,在古代已经文字记录化了的神话以外的故事,叫作说话,说话分成佛教说话和世俗说话,说话主要是国文学研究的对象。
ISBN9787516178010,751617801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乌日古木勒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