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时光:寻味法国葡萄酒 9787108057129,710805712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酒时光:寻味法国葡萄酒》由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简介

陈增涛,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攻读天文地理、西方哲学和经济学。上世纪80年代进入投资界,创立及改造企业,尤精食品产业。后从商界隐退,在地中海酿酒自娱。近年开始撰写专栏。

目录

序一
序二
简体版序
第一章走进法国四大葡萄酒产区
波尔多
Bordeaux
木桐红酒
“波亚克村可说是遍地好酒,但木桐红酒更是鹤立鸡群”
木桐也怕罗伯特·帕克
1855年的波亚克一级酒庄
法国靓茨伯、大宝等
另类左岸波尔多
入乡随俗饮玛歌
盲人摸象的“盲品”
法国普罗家常酒
迷失在香港的家常红酒
一瓶物有所值的波美侯
中产的波美侯
好酒的根源
右岸的另类名酒庄
论罗伯特·帕克舌战杰西丝
花尾龙趸两海间
勃艮第
Bourgogne
掉进了勃艮第的红酒中
一家寻常的勃艮第酒庄
勃艮第的“香槟”和另类干白
勃艮第的酒商红酒
话说勃艮第夜丘名酒
细数罗曼尼·康帝的风土
热夫雷一吞贝丹的不速之客
金丘名村酒的例外
慕西尼回眸一顾百媚生
夜丘名不见经传的名酒村
勃艮第酒神的红酒
没有酒的夜丘名酒村
大战罗伯特—帕克的律师酒庄世家
夜丘的红,博恩丘的白
普罗旺斯
Provence
黑松露国度的红酒
普罗旺斯的歌海娜
我的车房酒
教皇新堡王者风范
神秘的哈雅丝红酒
走进哈雅丝的神秘世界
《神之水滴》的第三使徒
佩高的登峰造极
“新派”教皇新堡
黎索酒庄的“新潮”红酒
红酒里的风水
十年磨一剑的天漏酒庄
酿酒合作社的牛气
普罗旺斯的披头士
北罗纳河谷
Nord de Cotes du Rhone
北罗纳河谷西拉探源
雄霸罗第丘的阿布斯古堡
葡萄园泥土上的水
格里叶古堡的新贵
天龙轩的中餐西饮
五星小酒庄的五百年传承
三剑侠挑战AOC
第二章葡萄种植和酿酒工艺
一、葡萄是怎样种出来的
二、红酒是怎样酿出来的
三、好酒是怎样品出来的
第三章点酒的艺术:中餐的红酒是怎样点出来的
附录 法国红酒选购指南


序言

中国人喝葡萄酒只是一种时尚,还未形成风气。虽然唐诗中早已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一句,但喝酒的地方是当时塞外之地,关内是以喝五谷酿制的白酒为主。就算到了现在,中国人对葡萄酒的认识始终不深。
我读过几本关于葡萄酒的书籍,其中有部分是直接从其他语言翻译过来的,亦有不少类似一本手册,虽然详细说明了各葡萄酒产地、庄园特性,但看不出作者对葡萄酒有真正认识。
陈增涛长居法国,曾在法国大学任教,现在他甚至在当地拥有自己的葡萄酿酒庄,平时听他讲葡萄酒的知识已经令人陶醉,今日,陈兄雅兴大发,写了一本关于葡萄酒的书,着我撰序。我自知对葡萄酒认识不深,不能担此重任,但当我读完陈兄这本书之后,发觉即使是一个自认懂得欣赏葡萄酒的人,相比于陈兄在书中的见识,可说也只是略懂一二吧。
汤文亮博士
纪惠集团行政总裁

后记

写完这本书,东拉西扯,再说几句话。
第一,法国葡萄酒产区比较重要的,还有香槟(Champagne)、卢瓦尔河谷和以生产雷司令(Riesling)出名的阿尔萨斯(Alsace)等地区。由于香港主要是红酒市场,就没有包括香槟。而在香港市面,除了常见的波尔多和勃艮第的红酒,以及偶然有些北罗纳河谷和普罗旺斯的红酒外,根本找不到其他产区的葡萄酒。所以从实用的角度,本书只讲四大产区。
第二,本书定义的普罗旺斯产区包括了南罗纳河谷、罗纳河左岸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山坡(Cotes de Provence)及罗纳河右岸地中海沿岸的朗格多克山坡产区,因为无论从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还是风土来说,三者都比较一致。北罗纳河谷已接近大陆气候,酿造红酒的葡萄是单一的西拉,而南罗纳河谷在20世纪初还讲普罗旺斯土话,也是地中海气候,主要的葡萄品种都是歌海娜。
第三,原本我想特别写一段有关欧美品酒的简单术语,但一想到说什么红果黑果,炎黄子孙可真弄不清楚是什么玩意。更不要说把酒香分体解肢,本身也实在有点钻牛角尖。不过在本书文字中免不了还是不时提到。希望国人将来会用自己的语言来作更体贴的描述,所以也就罢写了。
第四,从实用角度考虑,写了一段在西餐厅点酒的“实录”,但没有花费笔墨讲红酒和中餐配套的一些知识。原因是吃中餐大家共享几个大菜,以酒配菜就不大可能做到吃西餐的细致。点不同特色的酒更和个人的爱好有关。吃海鲜最好是干白,其实轻盈的博若莱也可能很适合,主要取决于海鲜是如何烹饪的。配波尔多红酒当然就有点别扭了。本书因为篇幅限制的关系所以就放弃了。
第五,为了让读者有几招防身绝技,干脆就推荐在市面上能比较放心买到的红酒。贵有贵的用途,也点出原因。平常宴会请客用的,价格风格各适其适。否则,本书最有实用价值的附录就毫无价值可言了。
最后,感谢李学军女士艰巨的编辑工作,耐心地对全书进行重新修改,使文字语言更加符合内地的阅读习惯,令本书增色不少。如果本书受读者喜爱,我的虚荣心还是会得到满足的。更不要忘记其他鸣谢:如果此书没有黄清霞女士的大力帮助,一定半途而废,谨此致谢。当然还有勃艮第、波尔多和罗纳河谷红酒产业协会的鼎力支援。也要多谢许多酒庄朋友让我在他们的酒窖品尝仍在橡木桶里乳酸发酵的红酒,或“垂直”品尝(degustation verticale,指同一款酒不同年份的品尝),他们的名字就不一一罗列了。
陈增涛
于法国普罗旺斯星月山庄

文摘

版权页:



中产的波美侯
波尔多左岸的葡萄园,位于波尔多城西北的是梅多克,绝大部分的名酒庄都在此。除了入选1855年五个等级的名酒庄之外,其下还有1930年初评、1972年重评的“梅多克中级名庄”(Crus BOUfgeois)322家,他们的产量差不多占了梅多克总产量0万瓶的一半。
右岸的波美侯却是一个例外,其生产的红酒没有进行任何评比。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梅多克葡萄园有5000公顷,波美侯法定产区却不到800公顷,产量只有500万瓶左右,而且大都属于鼎鼎大名的名酒,酒庄的名字比波亚克的四家一级酒庄更响亮。波尔多红酒价格最贵的柏翠( Chateau Petrus)就是这小村庄的葡萄园酿制的。
“你不是要带我去一家传统的广东烧鸭店吃饭吗?”埃维在还没到香港之前,就已食指大动,一早向我打听要吃本地菜。
“我们就带这瓶波美侯去喝好了。”
“这些传统的小店午饭人山人海,我们可以先去屈臣氏酒窖转个圈儿,等到两点再吃饭,顺便买支红酒带去喝。”
香港屈臣氏酒窖,在金钟的太古广场和铜锣湾的利园都有分店,很方便。只可惜价格便宜的红酒不多。
“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名酒也不少,不过还是以法国红酒为主。”仿佛法国红酒在呼唤着埃维似的,他很自然地就走到了配有空调、存放名贵红酒的橱窗。“听说柏翠在香港卖得很火,是吗?”
说起柏翠酒庄,就是一幢法国普通农舍,和左岸的那些18、19世纪的古堡酒庄不一样,这也是波美侯酒庄的特色。“柏翠葡萄园不到12公顷,每年产酒不到3万瓶。自从柏翠成为美国总统肯尼迪以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婚礼用酒后,光是英美的销量肯定就不少,香港又能分到多少瓶呢?何况香港红酒的价格远远比内地便宜,内地来香港买红酒送礼的一定不少。”
ISBN9787108057129,710805712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增涛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