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电离辐射环境安全》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辐射安全与防护、辐射环境监测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电离辐射环境安全感兴趣的有关读者。
目录
第1章电离辐射基础知识
1.1X射线的发现
1.2放射性的发现
1.3自发核跃迁的主要类型
1.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5核素、同位素及放射性活度
第2章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基本概念
2.1辐射生物效应
2.2辐射剂量学中常用量及其单位
2.3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3章辐射安全与防护标准
3.1辐射防护标准沿革
3.2辐射防护要求
3.3职业照射的控制
3.4公众照射的控制
3.5我国现行相关标准
第4章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用
4.1辐射源
4.2密封源的类型与性质
4.3密封源应用
4.4非密封源应用
4.5射线装置应用
4.6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分类
第5章医用X射线诊断辐射防护
5.1概述
5.2正当性判断
5.3合理应用
5.4设备要求
5.5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要求
5.6防护安全操作要求
5.7CT检查中的辐射防护
5.8介入放射学中辐射防护
5.9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管理
第6章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
6.1概述
6.2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6.3工作场所辐射防护
6.4PETCT辐射防护
6.5核医学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6.6放射性粒籽源植入治疗辐射防护
6.7临床核医学质量管理
第7章放射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7.1概述
7.2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
7.3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装置辐射防护
7.4γ刀辐射防护
7.5放射治疗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8章工业辐照装置辐射防护
8.1概述
8.2工业用辐照装置的安全防护原则
8.3工作场所辐射防护
8.4放射源安装时的安全防护
8.5放射性“三废”管理
第9章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
9.1工作原理与类型
9.2γ射线探伤辐射源项
9.3工业γ射线探伤辐射防护
9.4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
9.5辐射事故与预防对策
第10章含密封源仪表辐射防护
10.1仪表类型
10.2仪表的工作原理
10.3仪表的辐射防护
第11章安全检查系统辐射防护
11.1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安全防护
11.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辐射防护
第12章辐射环境监测
12.1监测目的和分类
12.2辐射监测仪器
12.3辐射监测方案
12.4辐射监测的物理方法
12.5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12.6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第13章辐射环境管理
13.1辐射环境管理体系与职责分工
13.2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内容
13.3核技术利用单位安全管理要求
13.4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管理
13.5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手续
第14章辐射事故管理
14.1辐射事故分级
14.2事故报告
14.3事故应急处理
14.4事故调查
14.5事故处理
参考文献
索引
文摘
版权页:
这里所谓的实践是指辐射实践,从大的方面来说,进行一项核试验,建造一个核电站属于辐射实践;而小的方面,设计一个放射性示踪实验,制备一个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也是辐射实践。
如果该项实践给社会、群体或个人带来的益处大于所支付的代价,则该项实践具有正当性。支付的代价包括对健康的损害和非健康的损害,前者包括对操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损害,后者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因素,如该项实践本身所需的费用,对电离辐射的防护,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其次还必须考虑一定的社会因素,如对环境的影响。第三还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随着地球上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发展核电等新一代能源势在必行,尽管目前核电的成本高于火电,但从长远来看,必须未雨绸缪。
在进行正当性判断时,还应与其他可替代的实践进行比较。如果后者的利益与代价之比更大,即使在放射性实践中利益大于代价,该实践也缺乏正当性。例如,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方法,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依据,但随着化学发光及其他非同位素检测免疫分析技术的建立,放射免疫分析的很多检测项目已经为后者所取代。
根据《基本标准》4.3.1的规定,应注意以下要点:
(1)利益与危害的比较是对同一项实践而言的,所关注的危害主要是辐射危害,包括正常照射危害和潜在照射危害。
《电离辐射环境安全》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辐射安全与防护、辐射环境监测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电离辐射环境安全感兴趣的有关读者。
目录
第1章电离辐射基础知识
1.1X射线的发现
1.2放射性的发现
1.3自发核跃迁的主要类型
1.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5核素、同位素及放射性活度
第2章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基本概念
2.1辐射生物效应
2.2辐射剂量学中常用量及其单位
2.3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3章辐射安全与防护标准
3.1辐射防护标准沿革
3.2辐射防护要求
3.3职业照射的控制
3.4公众照射的控制
3.5我国现行相关标准
第4章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用
4.1辐射源
4.2密封源的类型与性质
4.3密封源应用
4.4非密封源应用
4.5射线装置应用
4.6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分类
第5章医用X射线诊断辐射防护
5.1概述
5.2正当性判断
5.3合理应用
5.4设备要求
5.5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要求
5.6防护安全操作要求
5.7CT检查中的辐射防护
5.8介入放射学中辐射防护
5.9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管理
第6章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
6.1概述
6.2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6.3工作场所辐射防护
6.4PETCT辐射防护
6.5核医学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6.6放射性粒籽源植入治疗辐射防护
6.7临床核医学质量管理
第7章放射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7.1概述
7.2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
7.3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装置辐射防护
7.4γ刀辐射防护
7.5放射治疗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8章工业辐照装置辐射防护
8.1概述
8.2工业用辐照装置的安全防护原则
8.3工作场所辐射防护
8.4放射源安装时的安全防护
8.5放射性“三废”管理
第9章工业射线探伤辐射防护
9.1工作原理与类型
9.2γ射线探伤辐射源项
9.3工业γ射线探伤辐射防护
9.4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防护
9.5辐射事故与预防对策
第10章含密封源仪表辐射防护
10.1仪表类型
10.2仪表的工作原理
10.3仪表的辐射防护
第11章安全检查系统辐射防护
11.1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安全防护
11.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辐射防护
第12章辐射环境监测
12.1监测目的和分类
12.2辐射监测仪器
12.3辐射监测方案
12.4辐射监测的物理方法
12.5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12.6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第13章辐射环境管理
13.1辐射环境管理体系与职责分工
13.2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内容
13.3核技术利用单位安全管理要求
13.4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管理
13.5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手续
第14章辐射事故管理
14.1辐射事故分级
14.2事故报告
14.3事故应急处理
14.4事故调查
14.5事故处理
参考文献
索引
文摘
版权页:
这里所谓的实践是指辐射实践,从大的方面来说,进行一项核试验,建造一个核电站属于辐射实践;而小的方面,设计一个放射性示踪实验,制备一个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也是辐射实践。
如果该项实践给社会、群体或个人带来的益处大于所支付的代价,则该项实践具有正当性。支付的代价包括对健康的损害和非健康的损害,前者包括对操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损害,后者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因素,如该项实践本身所需的费用,对电离辐射的防护,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其次还必须考虑一定的社会因素,如对环境的影响。第三还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随着地球上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发展核电等新一代能源势在必行,尽管目前核电的成本高于火电,但从长远来看,必须未雨绸缪。
在进行正当性判断时,还应与其他可替代的实践进行比较。如果后者的利益与代价之比更大,即使在放射性实践中利益大于代价,该实践也缺乏正当性。例如,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方法,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依据,但随着化学发光及其他非同位素检测免疫分析技术的建立,放射免疫分析的很多检测项目已经为后者所取代。
根据《基本标准》4.3.1的规定,应注意以下要点:
(1)利益与危害的比较是对同一项实践而言的,所关注的危害主要是辐射危害,包括正常照射危害和潜在照射危害。
ISBN | 9787313141934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陆书玉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