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心语 9787510843969,751084396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茶器、茶花、茶礼、茶情……文人墨客爱茶,为茶吟诗作赋,每一首诗,都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怀。古典才女月满天心,以清雅隽永的文字,结合丰富翔实的资料,讲述茶文化的缘起与兴衰。作者通过别致的视角,通俗的语言,以讲述茶诗背后的故事的形式,勾勒出一幅茶情风物的画卷,读来意趣横生。红尘纷扰,人心浮躁,携一卷书,捧一盏茶,品读唯美文字,吟诵古典诗词,感受风雅茶事,体味闲适人生。内文全四色印刷,精美插图,清新雅致。

媒体推荐

★ 以诗词为引,透过别样视角,以通俗的语言详尽介绍了茶的历史文化与兴衰;
★ 一本带领喝茶人走进茶历史、品读茶文化的入门书;
★ 古典才女月满天心,文字清雅优美,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 全四色印刷,版式新颖,图片唯美,制作精良。

作者简介

月满天心,70年代末女子,上学甚少,读书颇多,浪迹十年,终是幼稚,生活白痴,幻想达人。闲读红楼为趣,倦聆古筝怡情。文风无定,时嗔时喜,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2008年开始创作,已出版作品《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一轮圆月耀天心》《长相思不相忘》《总有一首诗,让你相信地老天荒》《以你之姓,冠我之名》《千年烟月在》《美人醉》等。

目录

[目录]
茶?器落雪飞芳树 / 1
茶?禅一壶得真趣 / 19
茶?清琴声逐香雾 / 37
茶?水明月染春水 / 53
茶?食口齿噙香意 / 69
茶?艺人生真局促 / 81
茶?境青竹染清溪 / 97
茶?赋和寂品人生 / 111
茶?人痴人痴情处 / 123
茶?礼茶入世情间 / 142
茶?花花浸清霜冷 / 157
茶?史亦茶亦嘉木 / 169
茶?闲浮生听月落 / 181
茶?雅高山流水意 / 193
茶?香似花非花驻 / 209
茶?趣赌书泼茶香 / 219
茶?会一盏谢知音 / 229
茶?世茶米油盐味 / 239
茶?煎小火连珠沸 / 249
茶?性心静体轻盈 / 261

文摘

[内文试读]赌书泼茶香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一生富贵,痴情,却痴而不得,最后落了个早夭的结局。如果他不是富贵人生,或者他没有那么痴情,他的命运都会改写吧,偏偏,他不需要为生存奋斗,也不需要为仕途奔走,一切唾手可得,除了追求爱情,他的人生好像别无选择了。
纳兰性德是大清首屈一指的大词人,才华了得,只是,情绪影响了才华,他的诗词,终究局限在情爱这一单一的主题内,太过于阴柔凄凉绮丽,失去了男儿的磅礴。如果岁月再给他些时间,生命有了沉淀,也许他的格局会大一些,可惜,时光不可逆转,命运没有机会可回头。纳兰性德的诗词生涯随着生命逝去,戛然而止,留下的大量诗词作品,皆是有关于爱与相思。
纳兰笔下的相思是刻骨的,爱情是铭心的,生活是一层繁华叠加着另一层繁华,从无这方面的忧虑。他爱的女子被选入皇宫,他无法接受新娶进门的妻子,几乎时时都在思念宫中的那个人。几年之后,温婉的妻子去世,纳兰又幡然醒悟,又开始一轮对妻子的思念,他给妻子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催人泪,断人肠。
他爱上的是爱情。他需要那种爱情,来完成心愿展示才华。爱情是他的渠道,不是他的真相。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一句波澜不惊的陈述句,却暗涌着情绪的巨浪,类似与“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
许多平常到如尘埃的日子,在长久的稳定中,已经隐入岁月,消失不见。如果没有失去,一辈子也不会觉得珍贵。
宋代贺铸,写过一阕《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也是失去妻子后,突然觉得往日情景珍贵,不由得流泪,难眠。那时候,她也是安安静静的,无非在灯下补补衣服,墙上映出两条虚晃的影子,这样平凡琐碎的生活场景,不但不会觉得有什么珍贵,有时候还会觉得烦,嫌对方唠叨,想躲一下清静去。可是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这样简单的情景再也不会重现,于是,开始怀念和懊悔。
纳兰夫妻比贺铸夫妻更雅致,贺铸加贫,日子过得俭省,更有烟火夫妻的滋味。纳兰家是富贵人家,用不着操心生计。生活,只要享尽办法享受就是了。纳兰是文人,他的妻子也颇通文墨,两个人闲来无聊,就会做一些小游戏,喝茶啊,踏青啊,写文猜字,背诗填词,都是风雅而消磨时光的玩意儿,就是这些小事,成了日后折磨他的那粒沙,他将它们放在心里,磨啊磨啊,血肉模糊,凝练成珠。
多少寻常事,失去后,都成为心头最新鲜的伤口。


赌书泼茶香,是纳兰性德比较向往的一种夫妻生活模式,典故来自古代模范夫妻赵明诚和李清照。
伴侣是分好几种的,徐志摩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赵明诚和李清照是幸运的,他们双双得到了。纳兰一度以为自己没得到,所以终生郁闷。
李清照赵明诚是公认的一对灵魂伴侣,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家世相当,又有爱情做基础,唯独没有生活压力。两人闲来无事,踏雪寻梅,诗词相合。他们之间最著名的恩爱典故,便是赌书泼茶香。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写: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翻译过来就是,俩人吃完饭没事就坐在归来堂煮茶喝,但是也不能单单喝茶,那样没意思,辜负好时光。所以要做游戏,拼一下两个人的记忆力和知识水平,从而决定谁先喝。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其中一个人用手随便指一下书,讲一段典故或者知识,另一个要精确说出这典故或知识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甚至是第几页第几行,猜中的人赢,可以喝茶。可是赢的人因为太开心,往往举杯大笑,以至于举杯不稳,将茶洒在衣服上,弄湿了衣服,留下了茶香。
赵明诚很宠爱李清照,在宋代那么礼法森严的时代,李清照作为儿媳妇,可以活得恣意潇洒,全凭赵明诚。在元祐党被朝廷排挤,公公和父亲产生矛盾的时候,李清照勇闯公公书房,并大胆上书斥责公公,说炙手可热心可寒,还要他在参亲家的时候顾念一下人间父子情。这一举动把公公赵挺之气个半死。赵挺之属蔡京一党,李清照是有不屑的,何况公公所参的人中,不但有苏轼这样的文豪,还有父亲李格非。
李清照不但不守世俗礼法,大胆直言置喙公公,她还没有生育。哪一条,在宋代都是天大的罪过,但是她有赵明诚的爱护,后来,因为家庭关系,赵明诚干脆带着她回了青州老家,两个人不问世事,就这么过着赌书泼茶、踏雪寻梅的清雅日子,一过,就过了十年。
这十年是他们夫妻的黄金十年,这十年的记忆,也是李清照一辈子难以释怀的温暖和依赖。
就是因为有过这样甜蜜的记忆,李清照一个人的南行路上,才被衬托得愈发凄凉。失去赵明诚之后,她护送满车的金石文物,一路向南逃难,打算追上南逃的皇帝献宝。一路凄风苦雨,经历许多离乱,后来她带着对婚姻的憧憬另嫁张汝州,想来也是对婚姻和爱情带来的甜蜜太向往,天真的她,觉得一切婚姻都是如此吧,没想到张汝州是个人渣,娶她纯粹就为了占有她的文物。
李清照醒悟,拼死离婚。从此,一个人孤零零到老,留在她心间的,只有这十年的温暖回忆。那些和赵明诚甜蜜赌茶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
赌茶,是很清雅的玩意,又似乎是情侣间或者夫妻间才好玩,朋友这样玩就显得没意思了,说到底,茶趣,玩的不是趣味,是柔情蜜意。


茶最早的时候,是写作荼的。晋代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有:贾,苦荼。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荼本身就是一个妙趣的字儿。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槚、荈、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可以通用。
古今中外,关于茶的趣事很多。
明代潮州司马冯可宾一生茶壶不离手,十分爱茶。但是他有自己的一套茶道理论——喜欢自斟自饮,或者干脆就把着小壶,昂头喝下,十分惬意。他觉得这样才是喝茶的乐趣。即使家里有客人来了,他也不遵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那一套敬茶礼仪,而是给每一位客人发一把小壶,由着他们也自斟自饮或者对着壶嘴独自喝去。客人们都熟悉他的套路,也就不会苛责,到了他家,都随着他用小壶喝茶。
茶自唐宋开始,就一路上升,不但列为高雅文化,还成为了待客礼仪之一。
一直延续到现在,有客人来了,还保持着连忙烧水泡茶以示敬意的习惯。我家乡的风俗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所以小孩子从小就受到这样的礼仪教育,给客人倒酒的时候,务必要斟满,而敬茶的时候,却一定要留三分余地,否则,敬客就成了撵客。
俗话说,客至莫嫌茶当酒,客人进门,互相寒暄问候,邀请入座,接下来主妇立刻进入清洗茶具、烧水洗壶、泡茶敬客的程序,虽然过程忙碌,却井井有条。主人敬茶,讲究一些的人家,还要注意端、斟、请;客人则留意接、饮、端的举动,主人以左手托杯底,右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躬着茶,微笑地说:请用茶。
一道程序都不能少。
客人必须双手接杯,才能表达感谢,手里接杯,嘴里也要连声道谢,并夸奖茶叶好,茶香浓。主人谦虚。这一系列礼节完了,客人将茶随手一放,或者顺势喝一口,都不重要了,大家可以进入谈正事的阶段了。
主妇却不能闲着,看客人饮了一口,要马上端壶蓄上,客人再连连道谢,如此一通。
所以去人家做客的时候,从不喝茶,这样就省了蓄水时的又一通客气,没有礼仪约束,显得太随便了;礼仪约束多了,又觉得繁琐,虚伪。但是茶礼就是这样,如不掌握一个很好的度,在热情的驱使下,很容易过。
ISBN9787510843969,751084396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月满天心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