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出版工程: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第3版) 978751651023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航空发动机出版工程: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第3版)》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航空发动机出版工程: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第3版)》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其他燃气轮机的设计者、制造者和使用者,也可作为燃烧专业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科书或设计手册。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A.H.勒菲沃(Arthur H.Lefebvre) (英国)D.R.鲍拉尔(Dilip R.Ballal) 译者:刘永泉

目录

第1章基本概念
1.1绪论
1.2早期燃烧室的发展
1.3基本设计特征
1.4燃烧室设计要求
1.5燃烧室类型
1.6扩压器
1.7主燃区
1.8中间区
1.9掺混区
1.10燃油准备
1.11壁面冷却
1.12低排放燃烧室
1.13小型发动机的燃烧室
1.14工业燃烧室
第2章燃烧原理
2.1引言
2.2火焰分类
2.3物理学还是化学
2.4可燃极限
2.5全局反应速率理论
2.6层流预混火焰
2.7层流扩散火焰
2.8湍流预混火焰
2.9燃料液滴、燃料蒸气和空气构成的非均质混合物中的火焰传播
2.10液滴和喷雾蒸发
2.11点火理论
2.12自燃
2.13回火
2.14化学计算
2.15绝热火焰温度
第3章扩压器
3.1引言
3.2扩压器结构
3.3流场结构
3.4性能指标
3.5扩压器性能
3.6进口流动条件的影响
3.7设计考虑因素
3.8数值模拟
第4章气动设计相关问题
4.1引言
4.2参数
4.3压力损失参数
4.4尺寸和压力损失的关系
4.5环形区内的流动
4.6火焰筒上孔内的流动
4.7射流轨迹
4.8射流混合
4.9温度分布品质
4.10掺混区设计
4.11温度分布系数的关系
4.12部件温度场试验
4.13旋流器空气动力学
4.14轴向旋流器
4.15径向旋流器
4.16直叶片与曲叶片
第5章燃烧性能
5.1引言
5.2燃烧效率
5.3化学反应控制系统
5.4混合控制系统
5.5蒸发控制系统
5.6化学反应和蒸发控制系统
5.7火焰稳定性
5.8钝体火焰稳定器
5.9火焰稳定机理
5.10燃烧室中的火焰稳定
5.11点火
5.12点火性能的评估
5.13电火花点火
5.14点火的其他形式
5.15影响点火性能的因素
5.16点火过程
5.17改善点火性能的方法
第6章燃油喷射
6.1雾化的基本过程
6.2射流和油膜破碎的经典机理
6.3瞬发式雾化
6.4经典式还是瞬发式
6.5液滴尺寸分布
6.6喷嘴要求
6.7压力喷嘴
6.8旋转式喷嘴
6.9空气辅助喷嘴
6.10空气雾化喷嘴
6.11气泡雾化喷嘴
6.12蒸发管
6.13燃油喷嘴结焦
6.14气体燃料喷射
6.15平均液滴尺寸公式
6.16压力喷嘴的SMD公式
6.17双流体喷嘴的SMD公式
6.18瞬发式雾化的SMD公式
6.19内部流动特征
6.20流量数
6.21流量系数
6.22喷雾锥角
6.23燃油的径向分布
6.24燃油的周向分布
第7章燃烧噪声
7.1引言
7.2直接燃烧噪声
7.3燃烧不稳定性
7.4不稳定燃烧的控制
7.5燃烧不稳定性建模
第8章传热
8.1引言
8.2传热过程
8.3内部辐射
8.4外部辐射
8.5内部对流
8.6外部对流
8.7非冷却火焰筒温度计算
8.8气膜冷却
8.9气膜冷却数据关联
8.10发汗冷却的实际应用
8.11先进壁面冷却方法
8.12增强冷侧对流冷却技术
8.13热障涂层冷却技术
8.14材料
8.15火焰筒的失效模式
第9章排放
9.1引言
9.2相关问题
9.3排放标准
9.4污染物生成机理
9.5常规燃烧室降低排放
9.6控制火焰温度降低污染物排放
9.7干低NOx(DLN)燃烧室
9.8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9.9富油燃烧—猝熄—贫油燃烧(RQL)燃烧室
9.10催化燃烧
9.11NOx和CO排放的关系与数值模拟
9.12总结
第10章替代燃料
10.1引言
10.2碳氢化合物的种类
10.3液体燃料的生产
10.4燃油特性
10.5燃料的燃烧特性
10.6液体燃油的分类
10.7气态燃料的分类
10.8替代燃料
10.9合成燃料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当燃烧室出现不稳定性燃烧时,有很多术语用于描述燃烧室发出的声音。但没有统一的准则约束,例如,一些发动机公司用“隆隆声”来描述所有可以听得到的声波而不考虑它们的频率,但在其他一些公司,“隆隆声”“轰隆声”则通常是用来描述通常发生在低于慢车状态情况下的50~180Hz范围内的低频噪声。针对发动机转速达到或高于慢车状态时所产生的高频噪声,则通常考虑用“蜂鸣声”或“嗡嗡声”来描述更为恰当。
7.3.1.1轰隆声
轰隆声因发动机和发动机起动过程不同而异,但是轰隆声可能发生在点火刚刚完成之后,且会一直持续到发动机加速到慢车状态。轰隆声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它延长了发动机起动时间,并减小了压气机失速裕度。根据塞托(Seto)的观点,一些压气机能够承受轰隆声的影响,而其他压气机则会出现与轰隆声相关的失速问题。
毫无疑问,发动机运行参数能够影响轰隆声。燃烧室进气温度的升高会减小转速范围和轰隆声的强度,而燃烧室压力的增高则会对轰隆声起到相反的作用。
减小轰隆声的方法包括改善主燃区的流动模式和结构,以及改进燃油喷射系统以增高喷嘴供油压力。由于轰隆声通常最容易出现在主燃烧区油气比接近贫油熄火极限时,因此所有能够提高主燃烧区油气比的方法或者能够改变燃油雾化特性以降低贫油熄火极限的方法(比如减小燃油喷射锥角)均会抑制轰隆声。
7.3.1.2蜂鸣声
蜂鸣声或者嗡嗡声的噪声现象接近于轰隆声,但是它们发生在发动机转速较高的情况下,其频率通常在200~500Hz范围内。与轰隆声类似,蜂鸣声的强度依赖于周围空气温度。
ISBN9787516510230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作者A.H.勒菲沃 (Arthur H.Lefebvre)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