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方法、实用技术及应用 9787302425311,730242531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方法、实用技术及应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嵌入式软件”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与参考。

名人推荐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是一部内容丰富且极具实用性的专著。内容丰富体现在两个方面:第壹,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全部过程,包括规范与建模、架构、软硬件协同设计、编程与实现、集成与测试、开发管理与工具、知识产权以及应用等;第二,涉及的知识面宽广——由于嵌入式系统总是运行在移动网络或其他嵌入式设备之上,因此除一般软件工程所需要的知识(如计算机学科中的基础知识、方法、技术、语言、工具与流程)之外,本书还涉及电力与电子,电子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物理接口,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其他领域的知识。
——张钹中国科学院院士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是一本针对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实践的指导性著作,在Newnes出版公司红宝书系列之中,本书专门被标识为专家指南,读者是中高级研究和开发人员……近三十年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积累和沉淀,这些都浓缩在了这本近干页的巨著之中。
——何小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
嵌入式软件日趋复杂,唯有遵循系统规范之道才能成功应对。《嵌入式软件系统工程》一书集当今业界18位顶尖专家之经验大成,深入浅出地分享了相关实践。例如,本书第10章将软件性能工程(SPE)用来指导解决嵌入式系统性能优化这一主要依赖个人经验的难题,帮助开发团队系统、定量地满足性能目标。很久没有读到如此全面实用的嵌入式软件工程专著,相信无论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会从书中获益。
——柳翔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是一本丰碑式的巨著,它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关于嵌入式系统方面的著作。
——Jack Ganssle硅谷著名的嵌入式系统专家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一书作者均为业内资深专家,书中详尽讲述了嵌入式软件的重要特性和主流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例如软件设计、基于组件的开发、软件架构、系统集成和测试,以及与之配套的方法论、语言、工具和流程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嵌入式系统的三个代表性应用领域(汽车、网络、存储器和I/O)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该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杨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是国际上最为全面的论述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著作。英文原版主编Robert是飞思卡尔半导体(现恩智浦)公司数字网络事业部全球软件技术总监,而中文版是由英文原作者之一杨欣欣博士组织翻译,这是极其合适的。本书为读者分享了大师们关于嵌入式软件工程的原理与实践,可以抛砖引玉,优化用户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工作,是一本难得的佳作!
——陈炜ARM公司亚太大学计划经理
软件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的出版恰逢其时。它全面论述了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技术、实践与应用,凝结了业界18位专家的经验与心血,实为一本纲领性的巨著。该书由恩智浦中国公司数字网络软件部中国区总监杨欣欣博士组织翻译并亲自审阅出版,必将成为嵌入式领域一部珍贵的参考资料。
——马莉恩智浦(NXP)大学计划经理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奥沙纳(Robert Oshana) (美国)雷林(Mark Kraeling) 译者:单波 苏林萍 谢萍 刘向军

目录

序(一)
序(二)
译者序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路线图
前言
致谢
关于作者
第1章嵌入式软件工程与实时系统
1.1软件工程
1.2嵌入式系统
1.3实时系统
1.3.1实时系统的类型——软实时和硬实时系统
1.3.2硬实时系统的例子
1.3.3实时事件的特点
1.3.4有效执行与执行环境
1.4实时系统设计的挑战
1.4.1响应时间
1.4.2从故障中恢复
1.4.3嵌入式系统软件的构建过程
1.5分布式和多处理器架构
1.6嵌入式系统软件
1.7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抽象层
1.8小结
第2章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开发
2.1当今嵌入式系统示例
2.2HW/SW原型机用户
2.3HW/SW原型机设计选项
2.4原型设计决策标准
2.5选择正确的原型
2.6工业设计链
2.7更改设计流程的必要
2.8不同类型的虚拟原型机
2.9虚拟原型的简要历史
2.10专有产品的限制
2.11什么使得虚拟原型机变快
2.12标准化:System CTLM—2.0的时代
2.13System CTLM—2抽象层
2.14系统架构虚拟原型机
2.15软件虚拟原型机
2.16小结——虚拟化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第3章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建模
3.1何时、为何要为嵌入式系统建立模型
3.2建模
3.3什么是建模语言
3.4建模语言举例
3.5V图承诺
3.6为什么要建立嵌入式系统的模型
3.7何时为嵌入式系统建立模型
3.7.1任务和安全关键型应用程序
3.7.2高度复杂的应用程序和系统
3.8操作复杂性
3.9缺陷检测时间与成本
3.10大型开发团队需要建模
3.11建模通常是唯 一的选择
3.12建模是有利的,但不是说所有模型都是错的吗
3.13有了原型机——又该如何
3.14结论
3.15下一步——试用
3.15.1带有直流电动机的闭环控制
3.15.2下载套件了解更多原型机设计
3.15.3使用NI状态图模块设计应用程序
3.15.4设计和模拟电刷式直流电动机H桥电路
3.15.5使用开放源代码Modelica模型进行多域物理建模
参考文献
第4章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架构与模式
4.1架构和设计综述
4.2三个层次的设计
4.3什么是设计模式
4.3.1必须要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来使用设计模式吗
4.3.2一个架构实例
4.3.3使用模式
4.3.4做权衡决策
4.4软件架构的类别和视图
4.4.1主要的架构视角
4.4.2次要的视角
4.5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实时构件:事件与触发器
5.1事件和触发器
5.2室温控制单元
5.3事件系统
5.4事件句柄
5.5事件方法
5.6事件数据结构
5.7可重人性
5.7.1禁用和启用中断
5.7.2进入临界区和退出临界区
5.7.3信号量
5.7.4进入/退出临界区的实现
5.8事件处理
5.9集成
5.10触发器
5.11闪烁的LED
5.12设计思想
5.13嘀嗒定时器
5.14触发器接口
5.15触发器描述符
5.16数据分配
5.17设置触发器
5.18嘀嗒计数
5.19确保可重入
5.20初始化
5.21闪烁
5.22蜂鸣器鸣响
5.23实时性
5.24小结
第6章嵌入式软件的硬件接口
6.1简介
6.2与硬件团队的合作
6.2.1主动合作
6.2.2团队代表
6.2.3注册设计工具
6.2.4共同开发
6.2.5系统集成
6.3硬件设计方面有用的知识
6.3.1硬件事件的通知
6.3.2向硬件下达任务
6.3.3位域对齐
6.3.4固定位的位置
6.3.5模块版本号
6.3.6调试钩子
6.4支持多个硬件版本
6.4.1编译开关
6.4.2构建开关
6.4.3运行开关
6.4.4自适应开关
6.5硬件交互困难
6.5.1原子寄存器访问
6.5.2同一寄存器中混合的位类型
6.5.3边沿与电平中断
6.6测试与故障排除
6.6.1临时钩子
6.6.2永久钩子
6.7小结
第7章嵌入式软件编程和实现准则
7.1简介
7.1.1高质量编程的原则
7.1.2是什么让嵌入式不同于一般编程
7.2启动嵌入式软件项目
7.2.1硬件平台输入
7.2.2工程文件和组织
7.2.3团队编程指南
7.2.4语法标准
7.2.5源代码中的安全要求
7.3变量结构
7.3.1变量声明
7.3.2数据类型
7.3.3定义
……
第8章嵌入式操作系统
第9章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软件复用
第10章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性能工程
第11章嵌入式软件的性能优化
第12章嵌入式软件的内存优化
第13章嵌入式软件的功耗优化
第14章嵌入式系统中的用户界面设计
第15章嵌入式软件质量、集成和测试技术
第16章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
第17章嵌入式系统的多核软件开发
第18章安全关键软件的开发
第19章知识产权
第20章管理嵌入式软件开发
第21章嵌入式系统的敏捷开发
第22章嵌入式软件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第23章I/O及存储设备编程
第24章网络应用的嵌入式软件
第25章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附录AC语言编码标准:源代码的发展
附录BC++在嵌入式软件、系统与平台方面的使用
案例研究1软件性能工程
案例研究2用户界面设计:警务指挥与控制系统
案例研究3转化为多核
案例研究4嵌入式系统质量和衡量计划的软件工程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ISBN9787302425311,730242531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奥沙纳 (Robert Oshana)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