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凶祸福的原理:《太上感应篇》研习报告 978780256087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吉凶祸福的原理:<太上感应篇>研习报告》由群言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钟茂森博士,1973年生于中国广州,1995年毕业于中国广州中山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该校金融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及肯萨斯州州立大学任教四年;2003年移居澳洲,在澳洲著名的昆士兰大学商学院任教四年,担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获得该校终身聘用。昆士兰大学原定于2007年提拔他为教授,而且多家大学曾高薪聘请他担任首席教授。但是,他淡泊名利,立志走上圣贤教学之路,所以均婉言谢绝。钟茂森博士曾应邀多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布里斯班,法国巴黎,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关于教育与和平的国际会议,介绍和推动中华传统圣贤教育。并在世界各地演讲《明道德、知荣辱》、《幸福成功的根基》、《青年应有的美德》、《和谐之道,以孝贯通》、《百善孝为先》、《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为什么要学习因果教育》等近百场,推动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受到热烈欢迎,有的演讲听众人数高达三四千人。曾应邀参加中国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会,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和国际儒联会议,并在会议上演讲。钟茂森博士现任澳大利亚净宗学院副院长和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

目录

太上感应篇(经文)
缘起
解释名题
经文划分
总纲
示警
善因善果
恶因恶报
结劝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遏恶扬善。)
这里也是讲隐恶扬善。对于恶行恶事要阻止,要掩盖它;对于善行要多加赞扬,彰显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懂得断恶修善。恶的事情我们不说、不看,而且尽量地去阻止,他实在要干,我们不理他,也不去宣扬,让造恶的人有机会回头;对善事大加赞赏,让大家懂得什么是善事,能够效仿。现在的媒体,这些新闻广播,特别是外国的媒体报道正好跟这条相反,它是什么呢?扬恶遏善,他不报道善的东西,有坏的事情,杀人放火的,杀盗淫妄的都拿来报道,让人看了之后觉得这个社会怎么这么乱呢?有些做恶事的人看到后就会有这样的感觉:你看别人都干了这么坏的事,我跟他比还远不如呢,造恶也无所谓。现在对于冲突、战争的报道也是过分渲染,一些媒体包括网络,都过分渲染了种族宗教的冲突;本来没这么多冲突,结果一宣扬,全世界都引起了种族宗教的互相冲突。恩师曾让我代表他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和平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改革媒体,报道不能只报道负面,要多报道善的。在会上有一位来自伊拉克的女士,她跟我们讲,本来伊拉克也没那么多的冲突,大家仇恨也没那么深重,就是被那些西方的电台、电视台,故意过分去渲染暴力的场面,结果增加仇恨。冲突有一半是媒体搞出来的,明白了“遏恶扬善”,媒体的作用就一定会积极地促进和平。请看下面一条:
(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
这三条讲的是佛家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推多取少是不贪;受辱不怨是不嗔;受宠若惊是不痴。不贪的人自然能做到“推多取少”,而通过“推多取少”也能够戒掉自己的贪心。一个人如果贪欲重,苦恼就多。少欲的人会知足常乐。一个人如果“推多取少”,其实得到的会更多,得到幸福快乐,心里踏实,助人为乐。布施绝对有回报,虽然不求,但是最后都有回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就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受辱不怨就是不嗔恨,受到侮辱的时候都不怨恨,不但指表面没有怨恨的形色,而且连心里怨恨的念头都没有,还是那样的坦然,这是心量广大,心量广大的人福报就大。特别是受侮辱之后,福报是猛增的,福是逆着来的。我母亲在我小的时候就教导我,福是逆着加的,顺着你的那不是福,逆着来的那才是给你加福。
ISBN9787802560871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作者钟茂森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