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成功案例为导向,介绍有效的工业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及节能改造技术
每一章后面都精选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知识点
作者简介
上海市能效中心直属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是在上海市节能服务中心基础上建立的、长期致力于节能工作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其宗旨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和出发点,积极开展能效管理、节能产品评审、节能技术推广、信息交流、宣传培训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
本书的编写者主要来自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节能服务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对合理用热的理论、技术与实施有深刻的理解。
目录
第1篇工程热力学基础
第1章热力学基本概念
1.1热力学系统
1.2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
1.2.1温度
1.2.2压力
1.3平衡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
1.3.1平衡状态
1.3.2状态变化过程
1.4热力过程
1.4.1定容过程
1.4.2定压过程
1.4.3定温过程
1.4.4绝热过程
1.4.5多变过程
1.4.6过程综合分析
1.5热力循环
1.5.1热力循环的概念
1.5.2正向循环及其热效率
1.5.3逆向循环及其工作系数
第1章练习题
第2章热力学基本定律
2.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2热力学能、总能
2.2.1热力学能(内能)
2.2.2总能
2.3功
2.3.1功的热力学定义
2.3.2可逆过程的功
2.3.3推动功和流动功
2.4焓
2.5能量方程
2.5.1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2.5.2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6热力学第二定律
2.7循环及其评价法
2.8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2.8.1卡诺循环
2.8.2卡诺定理
2.9熵与熵增原理
2.9.1熵的定义
2.9.2不可逆变化和熵
2.9.3熵的计算
2.9.4熵线图
2.9.5熵增原理
2.10“□”分析方法简介
2.11有效能量和最大功
2.11.1热的有效能量
2.11.2封闭系统的最大功
2.11.3开放系统的最大功
2.11.4有效能
第2章练习题
第3章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过程
3.1理想气体的概念和状态方程
3.1.1理想气体的概念
3.1.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3.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
3.4理想气体混合物
3.4.1分压力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3.4.2ωi、xi、φi的换算关系
3.4.3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
3.5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3.5.1等容变化
3.5.2等压变化
3.5.3等温变化
3.5.4绝热变化
3.5.5多方状态变化
3.5.6不可逆绝热变化
第3章练习题
第4章实际气体与湿空气
4.1蒸汽的一般性质
4.2饱和蒸汽的性质
4.3蒸汽表和蒸汽线图
4.4蒸汽的状态变化
4.4.1等压变化
4.4.2等容变化
4.4.3绝热变化
4.4.4节流
4.5湿空气
4.6湿度
4.6.1绝对湿度
4.6.2相对湿度
4.6.3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关系
4.6.4湿度的测定
4.7湿空气的焓湿图
4.7.1湿空气的含湿量
4.7.2湿空气的焓
4.7.3焓湿图
4.8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4.8.1加热(或冷却)过程
4.8.2绝热加湿过程
4.8.3冷却去湿过程
4.8.4绝热混合过程
第4章练习题
第5章热机
5.1理论循环
5.2气体循环
5.2.1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5.2.2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5.2.3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5.2.4布雷顿循环
5.2.5埃里克森循环
5.2.6斯特林循环
5.3蒸汽循环
5.3.1朗肯循环
5.3.2再生循环
5.3.3回热循环
5.3.4实际的蒸汽动力站循环
5.4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
5.4.1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5.4.2吸收式制冷循环
第5章练习题
第1篇练习题答案
第2篇传热学
第6章传热学基本概念
6.1传热学的研究对象
6.2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6.2.1热传导
6.2.2热对流
6.2.3热辐射
6.3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
第6章练习题
第7章热传导
7.1导热基本定律与导热系数
7.1.1温度场
7.1.2导热基本定律
7.1.3导热系数
7.2一维稳态导热
7.2.1通过单层平壁的导热
7.2.2通过多层平壁的导热
7.2.3通过单层圆筒壁的导热
7.2.4通过多层圆筒壁的导热
7.2.5通过球壳的导热
7.3具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7.4非稳态导热问题
第7章练习题
第8章对流换热
8.1对流换热过程分析
8.1.1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8.1.2对流换热过程的微分方程
8.2边界层对流传热问题
8.2.1流动边界层
8.2.2热边界层
8.3自然对流换热
8.3.1自然对流传热现象的特点
8.3.2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8.4管内与管外强制对流换热
8.4.1管槽内强制对流换热的特点
8.4.2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8.4.3管槽内层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8.4.4外部强制对流传热
8.5相变对流换热
8.5.1凝结传热
8.5.2沸腾传热
第8章练习题
第9章热辐射和辐射换热
9.1辐射的基本定律
9.1.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9.1.2普朗克定律
9.1.3兰贝特定律
9.2固体和液体的辐射
9.3实际物体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
9.3.1实际物体的吸收比
9.3.2吸收比与发射率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9.4物体之间辐射传热量
9.4.1辐射传热的角系数
9.4.2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
9.4.3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
9.5气体辐射的特性
9.6辐射传热的强化和削弱
第9章练习题
第10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
10.1传热过程的分析
10.2换热器的类型
10.3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
10.4换热器的污垢热阻
10.5热量传递的控制
10.6换热器的效能
第10章练习题
……
第2篇练习题答案
第3篇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序言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
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是先进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且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产业,具有科研、人才高度密集的特性和对其
他产业的渗透、带动和引领作用,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发展节能环
保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指出用能单位要广泛采
用能源管理师制度等节能服务新机制,使单位的能源管理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通过普及能源管理师制度,推广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知识,培育发
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市能效中心组织编写了“节能环保产业系列丛
书”之“能源管理人员系列培训教材”,包括能源管理、合理用热及合理用电等、本套丛书涉及
面广、内容丰富、希望对从事节能环保事业的各位读者有所助益。
本书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系列丛书”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介绍了合理用热涉及的主要专业
基础学科的重点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合理用热的理论、技术与措施,促进热能系统的能效提升
具有指导意义。
合理用热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囿于丛书编写时间和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
批评指正。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成功案例为导向,介绍有效的工业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及节能改造技术
每一章后面都精选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知识点
作者简介
上海市能效中心直属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是在上海市节能服务中心基础上建立的、长期致力于节能工作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其宗旨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和出发点,积极开展能效管理、节能产品评审、节能技术推广、信息交流、宣传培训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
本书的编写者主要来自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节能服务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对合理用热的理论、技术与实施有深刻的理解。
目录
第1篇工程热力学基础
第1章热力学基本概念
1.1热力学系统
1.2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
1.2.1温度
1.2.2压力
1.3平衡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
1.3.1平衡状态
1.3.2状态变化过程
1.4热力过程
1.4.1定容过程
1.4.2定压过程
1.4.3定温过程
1.4.4绝热过程
1.4.5多变过程
1.4.6过程综合分析
1.5热力循环
1.5.1热力循环的概念
1.5.2正向循环及其热效率
1.5.3逆向循环及其工作系数
第1章练习题
第2章热力学基本定律
2.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2热力学能、总能
2.2.1热力学能(内能)
2.2.2总能
2.3功
2.3.1功的热力学定义
2.3.2可逆过程的功
2.3.3推动功和流动功
2.4焓
2.5能量方程
2.5.1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2.5.2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6热力学第二定律
2.7循环及其评价法
2.8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2.8.1卡诺循环
2.8.2卡诺定理
2.9熵与熵增原理
2.9.1熵的定义
2.9.2不可逆变化和熵
2.9.3熵的计算
2.9.4熵线图
2.9.5熵增原理
2.10“□”分析方法简介
2.11有效能量和最大功
2.11.1热的有效能量
2.11.2封闭系统的最大功
2.11.3开放系统的最大功
2.11.4有效能
第2章练习题
第3章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过程
3.1理想气体的概念和状态方程
3.1.1理想气体的概念
3.1.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3.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
3.4理想气体混合物
3.4.1分压力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3.4.2ωi、xi、φi的换算关系
3.4.3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
3.5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3.5.1等容变化
3.5.2等压变化
3.5.3等温变化
3.5.4绝热变化
3.5.5多方状态变化
3.5.6不可逆绝热变化
第3章练习题
第4章实际气体与湿空气
4.1蒸汽的一般性质
4.2饱和蒸汽的性质
4.3蒸汽表和蒸汽线图
4.4蒸汽的状态变化
4.4.1等压变化
4.4.2等容变化
4.4.3绝热变化
4.4.4节流
4.5湿空气
4.6湿度
4.6.1绝对湿度
4.6.2相对湿度
4.6.3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的关系
4.6.4湿度的测定
4.7湿空气的焓湿图
4.7.1湿空气的含湿量
4.7.2湿空气的焓
4.7.3焓湿图
4.8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4.8.1加热(或冷却)过程
4.8.2绝热加湿过程
4.8.3冷却去湿过程
4.8.4绝热混合过程
第4章练习题
第5章热机
5.1理论循环
5.2气体循环
5.2.1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5.2.2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5.2.3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5.2.4布雷顿循环
5.2.5埃里克森循环
5.2.6斯特林循环
5.3蒸汽循环
5.3.1朗肯循环
5.3.2再生循环
5.3.3回热循环
5.3.4实际的蒸汽动力站循环
5.4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
5.4.1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5.4.2吸收式制冷循环
第5章练习题
第1篇练习题答案
第2篇传热学
第6章传热学基本概念
6.1传热学的研究对象
6.2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6.2.1热传导
6.2.2热对流
6.2.3热辐射
6.3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
第6章练习题
第7章热传导
7.1导热基本定律与导热系数
7.1.1温度场
7.1.2导热基本定律
7.1.3导热系数
7.2一维稳态导热
7.2.1通过单层平壁的导热
7.2.2通过多层平壁的导热
7.2.3通过单层圆筒壁的导热
7.2.4通过多层圆筒壁的导热
7.2.5通过球壳的导热
7.3具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7.4非稳态导热问题
第7章练习题
第8章对流换热
8.1对流换热过程分析
8.1.1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8.1.2对流换热过程的微分方程
8.2边界层对流传热问题
8.2.1流动边界层
8.2.2热边界层
8.3自然对流换热
8.3.1自然对流传热现象的特点
8.3.2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8.4管内与管外强制对流换热
8.4.1管槽内强制对流换热的特点
8.4.2管槽内湍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8.4.3管槽内层流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8.4.4外部强制对流传热
8.5相变对流换热
8.5.1凝结传热
8.5.2沸腾传热
第8章练习题
第9章热辐射和辐射换热
9.1辐射的基本定律
9.1.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9.1.2普朗克定律
9.1.3兰贝特定律
9.2固体和液体的辐射
9.3实际物体的吸收与辐射的关系
9.3.1实际物体的吸收比
9.3.2吸收比与发射率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9.4物体之间辐射传热量
9.4.1辐射传热的角系数
9.4.2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
9.4.3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
9.5气体辐射的特性
9.6辐射传热的强化和削弱
第9章练习题
第10章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
10.1传热过程的分析
10.2换热器的类型
10.3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
10.4换热器的污垢热阻
10.5热量传递的控制
10.6换热器的效能
第10章练习题
……
第2篇练习题答案
第3篇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序言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
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是先进制造业
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且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产业,具有科研、人才高度密集的特性和对其
他产业的渗透、带动和引领作用,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发展节能环
保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指出用能单位要广泛采
用能源管理师制度等节能服务新机制,使单位的能源管理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通过普及能源管理师制度,推广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知识,培育发
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市能效中心组织编写了“节能环保产业系列丛
书”之“能源管理人员系列培训教材”,包括能源管理、合理用热及合理用电等、本套丛书涉及
面广、内容丰富、希望对从事节能环保事业的各位读者有所助益。
本书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系列丛书”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介绍了合理用热涉及的主要专业
基础学科的重点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合理用热的理论、技术与措施,促进热能系统的能效提升
具有指导意义。
合理用热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囿于丛书编写时间和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
批评指正。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 ISBN | 7547820972,9787547820971 |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作者 | 上海市能效中心 |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