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简明教程(杜登学)(第二版) 978712227347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作者简介

杜登学,齐鲁工业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杜登学教授有着22年的高校一线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经验,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3项。现主持《基础化学实验》省级精品课程兼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
科研方面:主持过省市级纵向科研课题3项,获得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硕士生导师,已经指导多名研究生毕业。

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第一章化学实验基本常识1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1
第二节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1
第三节学生实验守则2
第四节实验室安全知识3
第二章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4
第一节化学实验常用一般仪器4
一、化学实验常用一般仪器(Ⅰ)4
二、化学实验常用一般仪器(Ⅱ)8
第二节合成实验常用仪器装置11
一、回流装置11
二、蒸馏装置11
三、气体吸收装置12
四、搅拌装置12
五、仪器的安装方法13
第三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4
一、仪器的洗涤与干燥14
二、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5
三、基本称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8
四、化学试剂及其取用21
五、加热方法21
六、溶解和结晶24
七、沉淀24
八、简单玻璃管及塞子的加工27
九、钢瓶及其使用29
第四节常用测量仪器及使用(Ⅰ)——电性测量仪器30
一、酸度计30
二、电导率仪34
三、电位差计37
第五节常用测量仪器及使用(Ⅱ)——光性测量仪器41
一、分光光度计41
二、旋光仪43
三、阿贝折光仪47
第六节常用测量仪器及使用(Ⅲ)——温度测量仪器47
一、温标47
二、水银温度计48
三、贝克曼温度计49
四、电阻温度计50
五、热电偶温度计51
六、自动控温简介52
七、恒温槽简介54
第三章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55
第一节误差理论55
一、基本概念55
二、误差分析60
第二节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表达方法63
一、列表法63
二、图解法64
三、数学方程法68
第二部分无机化学实验
基本型实验70
实验一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70
实验二粗食盐的提纯73
实验三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76
实验四解离平衡和沉淀反应78
实验五常见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卤素、氧、氮、硫、磷)82
实验六常见主族金属元素的性质(碱金属、碱土金属、锡、铅、锑、铋)86
实验七主要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铬、锰、铁、钴、镍、铜、银*、锌、镉*、汞*)90
提高(综合、设计、应用)型实验96
实验八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检测(附微型实验)*96
实验九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及性质检测99
实验十常见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01
实验十一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105
第三部分分析化学实验
基本型实验108
实验十二滴定练习108
实验十三食用醋酸总酸量的测定111
实验十四H2O2含量的测定(KMnO4法)113
实验十五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115
实验十六氯化钡中钡的测定(重量法)118
实验十七铅铋混合液中Pb2+,Bi3+的连续滴定120
实验十八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122
提高(综合、设计、应用)型实验125
实验十九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125
实验二十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KMnO4法)127
实验二十一自来水硬度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129
实验二十二蛋壳中Ca、Mg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132
第四部分有机化学实验
基本型实验134
实验二十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134
实验二十四分馏操作137
实验二十五水蒸气蒸馏139
实验二十六减压蒸馏143
实验二十七重结晶145
实验二十八玻璃管的加工及熔点的测定147
实验二十九测定乙酸乙酯和丙酮的折射率152
实验三十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萃取154
实验三十一薄层色谱156
实验三十二从茶叶中提取生物碱159
实验三十三乙酸乙酯的制备162
实验三十四己二酸的制备164
实验三十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制备166
实验三十六肉桂酸的制备170
实验三十七二苯甲醇的制备172
实验三十八“小化工”产品的制作174
实验三十九典型有机物的定性鉴别176
实验四十正溴丁烷的制备183
实验四十一硝基苯的制备185
实验四十二苯乙醚的制备187
实验四十三环己酮的制备188
实验四十四乙酸异戊酯的制备190
提高(综合、设计、应用)型实验192
实验四十五辅酶用量对合成安息香产率的影响192
实验四十六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应用195
实验四十七己内酰胺的合成200
实验四十八相转移催化合成卡宾及卡宾的反应202
第五部分物理化学实验
基本型实验205
实验四十九恒温槽的组装及性能测定205
实验五十液体黏度的测定210
实验五十一电导法测定难溶盐的溶解度213
实验五十二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216
实验五十三燃烧热的测定219
实验五十四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和性能测试223
实验五十五比表面的测定(溶液吸附法)225
实验五十六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227
实验五十七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气液平衡相图230
实验五十八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234
提高(综合、设计、应用)型实验237
实验五十九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237
实验六十差热分析240
实验六十一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243
实验六十二胶体的制备248
实验六十三电泳251
实验六十四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253
实验六十五磁化率的测定257
第六部分仪器分析实验
基本型实验261
实验六十六气相色谱法测定酒或酊剂中乙醇的含量261
实验六十七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技术和定性定量方法264
实验六十八紫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267
实验六十九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苯甲酸乙酯、山梨酸和未知物270
实验七十分子荧光法测定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273
实验七十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镁275
实验七十二库仑分析法测化学耗氧量(COD)277
实验七十三极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锌279
提高(综合、设计、应用)型实验281
实验七十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解离常数281
实验七十五稠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283
第七部分研究创新型实验
实验七十六蔬菜、食品中铁和钙的测定285
实验七十七海产品中碘含量的测定287
实验七十八废旧干电池的综合利用及产品分析289
实验七十九以人发为原料制备L胱氨酸292
实验八十双丙酮醇制备中催化剂及其用量研究294
实验八十一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296
实验八十二芦荟多糖的含量测定298
实验八十三乳化石蜡的制备及质量评定300
实验八十四一类新型杂多酸的合成及表征304
实验八十五天然产物的提取——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307
附录310
附录一实验报告格式示例310
附录二常用法定计量单位315
附录三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常数316
附录四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318
附录五标准电极电位(29815K)319
附录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323
附录七常用酸碱试剂的浓度和密度324
附录八常用酸碱指示剂325
附录九常用酸碱混合指示剂325
附录十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326
附录十一常用金属指示剂326
附录十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326
附录十三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327
附录十四常见离子与化合物的颜色328
附录十五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反应328
附录十六常见阴离子的鉴定反应331
附录十七常用干燥剂的性能与应用范围333
附录十八关于有毒化学药品的相关知识334
附录十九常用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335
附录二十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及相对密度336
附录二十一不同温度下水的蒸气压336
附录二十二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336
附录二十三不同温度下水对空气的表面张力337
附录二十四不同温度下KCl溶液的电导率337
附录二十五不同温度下乙醇的密度337
附录二十六一些有机物的蒸气压计算公式中常数A、B、C的值337
附录二十七常见二元、三元共沸混合物338
附录二十八一些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25℃)338
附录二十九几种常用液体的折射率339
附录三十不同温度下水的黏度339
附录三十一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热(25℃)340
附录三十二常用溶剂的纯化方法340
参考文献344
元素周期表

序言

前言
《基础化学实验简明教程》于2007年第一次出版发行,至今已有8年多的时间。期间,在“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精品课”建设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教材需要与时俱进,对实验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修订,编排顺序也需调整,使之更加方便易用、符合循序渐进之教学规律,以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于是在原第一版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基础上,立项编写齐鲁工业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简明教程(第二版)》。
新版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改动之处有:
1.本着“先夯实基础、再锐意创新”的理念,笔者按照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重新进行了划分;在每一大类之下,又尝试按照基本型与提高型进行了细分;有些内容属于较高要求、毒性较大或成本较高的,则用*号注明,可作为选做内容。实验项目“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习惯上仍然归属到分析化学实验类别中。
2.原书中“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未作大的变动,各种仪器的使用仍集中编写,但当某个实验具体涉及某种仪器时,则注明参见页码,做到前后呼应。本着前瞻性兼留余地的原则,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增加了实验一和实验十七;有机化学部分增加了实验二十五、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七到四十五等13个实验,同时删掉了第一版中的5个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实验总数由原来的75增加到85个,提高了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培养方案的适用性。
3.本次改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的药品用量及试剂浓度等数据,本着既能保证实验效果,又能减少药品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原则,对粗食盐称取质量、NaOH浓度、HCl浓度、EDTA浓度等进行了减半处理,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节约”、“环境友好”和“绿色化学研究”等理念。
4.新版教材仍然遵循“简明、实用、求真”的编写原则,对原书中各个实验项目包括琐碎的元素性质实验都逐条进行了验证,确保用量科学,实验现象明显,力争实践教学中不需再作任何修改或调整。
本教材简明扼要,可供一般工科院校大化工类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食品、生物、材料等各专业学生使用,对广大的科研、技术人员也较具参考价值。
本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齐鲁工业大学及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多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化工出版社编辑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请专家及读者斧正。

编者
2016年4月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山东省教育厅立项项目“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项目的改革与探索”的配套教材,也是山东轻工业学院“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是在原山东省“九五”立项教材《大学基础化学实验》(邱光正等编著)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要求为依据,经过大幅度的修改、充实和提高编写而成的。本书也是山东省试点课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的体现,是实验中心几十余名骨干教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此之前,已在山东轻工业学院以讲义的形式试用过两届,效果良好。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争具备以下特点:
1.简明、实用。目前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很多,但简明教程并不多见。针对一般工科类院校实验学时较少的现状,本书不追求“多而全”,而是推崇“少而精”。简明、实用、以学生为中心,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之一。编者从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对实验项目逐一筛选、验证,精心编入了75个实验,这些实验项目涵盖了传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四大”化学实验以及仪器分析实验的内容,并且将有些传统教材中分立的实验项目,如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样品的测定进行了有机融合,使之更适合一次实验约4学时的内容安排。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实验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去粗取精,压缩版面,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书中精选的实验环境污染小,便于实施;对贵重药品、有害于健康和环境的药品力求不用或少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节约”、“环境友好”和“绿色化学研究”等理念。
2.进一步打破了“四大”化学实验及仪器分析实验分设的壁垒,明确地把学生实验划分为基础型、提高型(综合性、设计性及应用性)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学时比例大致为3∶2∶1,以达到既“夯实基础、规范操作”,又“提升素质、培养能力”的总体教学目标。内容编排由浅入深、逐层提高,并照顾与相关理论课的衔接。
3.研究创新型实验选择了部分与工业生产、人类生活、环境保护、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制药工程等密切相关的内容,加强了与轻工类院校各相关学科专业的结合,突出了轻工特色,体现了工程应用性。许多实验从制备、含量测定到性能测试等都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加以修正、完善,最后写出科技小论文,这种“大综合、小科研”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4.为了与科技发展相适应,并尽可能照顾更广的读者层面,书中优先选择了一些较为典型、实用且不失先进性的主流仪器作了介绍。
本书简明扼要,可供一般工科院校大化工类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食品、生物、材料等各专业学生使用,对广大的科研技术人员也较具参考价值。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山东省教育厅及山东轻工业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以及校内外多名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内容涉及多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请有关专家及读者斧正。

编者
2007年6月于济南
ISBN9787122273475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赵超,马万勇 杜登学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