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 9787010152745,701015274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是国家艺术科学基金课题结项成果的一部分。立项后,课题组在已具有的考查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反复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考察、研究计划。考察范围从我国印染历史悠久、印染市场较为集中的省市入手,分东、中、西三大传统印染板块和现代印染业较为繁荣的区域进行考察。传统印染区域的考察内容包括当地的自然生活环境、相关的民间习俗、生产经营现状等,同时还采访传统印染艺人、记录整理印染工艺流程,挖掘、收集传统印染纹样表现形式。现代印染市场的调研包括对印染工厂企业、纺织品博览会、纺织品销售市场及布艺、家居生活馆的考察等等。

目录

绪论
题记
一《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
三《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的途径、方法
五传统印染的历史渊源、工艺特征及区域分布
六《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中的若干规律探讨
蜡染
壹蜡染的历史演变
一蜡染的起源
二蜡染的历史演变
贰蜡染的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
一蜡染的自然环境
二蜡染的生活环境
三蜡染的文化习俗
叁蜡染的生产工艺
一制作蜡染所需的原料和工具
二蜡染的工艺流程
肆蜡染的类型及风格
一丹寨型苗族蜡染
二黄平革家蜡染
三安顺、镇宁一带的苗族、布依族蜡染
伍蜡染纹样的内涵及审美价值
一蜡染的典型纹样及文化内涵
二蜡染纹样的造型特点及审美价值
陆蜡染的现状及开发
蓝印花布
壹蓝印花布的历史演变
贰蓝印花布的文化背景
一蓝印花布产生的的历史因素
二蓝印花布产生的文化因素
三蓝印花布产生的自然因素
叁蓝印花布的生产工艺
一制作蓝印花布的材料
二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
肆蓝印花布的区域分布及风格特点
一南通蓝印花布
二湖南蓝印花布
三山东蓝印花布
伍蓝印花布的艺术审美及文化内涵
一蓝印花布的形式美感
二蓝印花布的色彩美感
三蓝印花布的题材及内涵
陆蓝印花布的组织形态和用途
一通用蓝印花布
二专用蓝印花布
柒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扎染
壹扎染的历史演变及区域分布
一扎染的历史演变
二扎染的区域分布
贰扎染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一扎染与自然
二扎染与文化
三扎染与生活
叁扎染的生产工艺及审美
一制作扎染的原料及工具
二制作扎染的工艺流程
肆扎染艺术的风格特点
一扎染艺术的独特美感
二千姿百态的扎染纹样
三宁静平和的扎染的色彩
伍扎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扎染的现状
二扎染的保护、传承
夹染
壹夹染的历史演变
贰夹染的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
一夹染与生活
二夹染与民俗
三夹染与戏曲
叁夹染的艺术风格
一夹染的纹样之美
二夹染的构图之美
三夹染的工艺之美
肆夹染的现状及思考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扎染在日本市场的畅销,对扎染纹样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除了中国的纹样外,还需要在纹样中注入日本文化的因子。这样才能更被日本人接受,进一步开拓日本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据了解,出口到日本的产品,一部分是中国元素的扎染纹样,一部分是由日方订货者提供的纹样,如京都观景图、日本歌舞伎纹样。这类扎染纹样是白族扎染纹样题材的一种创新和突破,是中日双方技术人员共同协作的结果,体现了中日文化的沟通与交融。
三、扎染与生活
衣食住行是人生四大要素。当地百姓所穿的衣料和铺盖大都是自己织染的扎染布,耐磨实用。扎染这项传统手工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与当地白族人民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日常生活用品、传统民俗、宗教礼仪、节庆民俗中都能找到它的踪影。
1、服饰
以扎染布做妇女的服饰在白族中由来已久。无论是中老年妇女的传统服饰,还是现在的服饰,都喜欢用扎染作为服饰的重要装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头饰。白族的中老年妇女的头饰大多用扎染头巾作为装饰,这是该族中老年妇女服饰中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作为头饰的扎染布多是手织棉布,还有毛巾布。规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40厘米×60厘米。青蓝色的底衬着白色的小碎花,花纹多为蝴蝶纹;二是衣袖上也用扎染布作为装饰。周城中老年衣袖上往往缀有一道扎染布,作为上衣的一种装饰和点缀,花纹也多是小蝴蝶花之类的小碎花;另外,白族妇女围腰的腰带也多用扎染布缝制,更有甚者,自己刺绣的绣花鞋上也用扎染装饰。
ISBN9787010152745,701015274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侍锦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