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站在美国看中国,深层剖析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加快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进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旅美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西北大学78级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修满研究生学分。美国密苏里大学MU社会学硕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社会学博士。理论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世界体系论、社会发展大战略。方法论研究方向为定性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比较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学、国际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分层社会学。主要英文著作为UniversityPressofAmerica美国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TheStructureandEvolutionofChineseSocialStratification《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有2008年中译本。在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十多次。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0年第489号课题负责人,主编研究生教材《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1993。中国教育部科研项目【2008】890号“国际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课题负责人。著有:《社会学概论》2011,李毅选集第一卷《中国复兴大战略》2015,李毅选集第二卷《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2015。
目录
上篇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一、社会分层概述003
二、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结构(1949年前)
三、新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确立(1949—1959)
四、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基本不变的二十年(1959—1979)
五、加速工业化带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急剧变化(1979—1993)
六、城市改革后中国社会分层新结构的形成(1993—2003)
七、中国社会分层的三大体制:高考、户口、单位
八、新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演变总述(1949—2003)
九、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发展(1993—2011)
下篇社会学理论方法
十、夺回话语权:中国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学理论
十一、中国应创建世界一流社会学
十二、社会发展阶段与中国社会性质
十三、国际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及态势
十四、美国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大变革
十五、在2013年香港论坛的发言——论“民族国家建立后的积淀论”
序言
序言
一、社会分层概述
作者所著《社会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五章“分层社会学”第一节“分层社会学理论”的内容。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切中时弊。编者按社会分层,就是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同,或者说,由于财富、权力、声望不同,一个社会自上而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种社会集团,由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一个阶级可以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社会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阶层,有些社会阶层在阶级之外独立存在。
分层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分层的原因、过程、结构、演变规律的科学。原始社会就有社会分层,但详情不知。希腊、罗马社会,多数人是自由民,少数人是奴隶,奴隶有做角斗士的,有做秘书的,也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出现过著名的斯巴达克斯奴隶大起义。在中国西周封建社会、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中国西藏1959 年之前封建社会,贵族、领主是世袭的,贵族永远骑在平民、农奴头上,这种显然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先后被消灭了。在印度,过去有种姓制度,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种姓,永远世袭,这个制度现在是不是彻底消灭了,不清楚,但情况肯定是改观了。美国南方社会在美国内战之前是奴隶社会,奴隶主剥削压迫奴隶,美国内战消灭了美国南方奴隶社会。中国秦汉之后的农业社会,每个朝代开始的时候政府都搞均田制,但最后总是有大量土地集中到地主阶级手中,出现大量无地的农民,揭竿而起,大举起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改朝换代。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消灭了地主阶级,消灭了这种社会形态。印度等国的农村社会,今天还是这种地主和农民对立的社会形态。看到这种社会形态的落后性, 日本地主阶级和德国地主阶级,在明治天皇和俾斯麦的英明领导下,自己消灭了这种社会形态,避免了社会革命。道光、咸丰、慈禧、袁世凯、蒋介石,如果也能这么做,中国革命也可能就不发生了。美国人很难理解中国革命,和美国从来没有地主和农民有关,因为地广人稀,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地主(landlord)和农民(peasant),也没有中农、下中农、贫农,只有富农(farmer),而且是土地和中国中型地主一样多的富农。美国英语中很少使用landlord 和peasant 这两个词,landlord 在美国英语中常用的意思是房东,直到今天,多数美国文科教授都不知道什么是peasant,大学生或研究生问:什么是peasant ?为什么不叫farmer 要叫peasant ?多数教授就回答:不清楚,不知道欧洲人为什么把farmer 叫peasant。
欧洲原始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的时代,非常邪恶,悲惨世界,雾都孤儿,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残酷剥削压榨,为所欲为,超长工时,超低工资,超坏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工人阶级,也叫无产阶级,绝对贫困,生活悲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工人阶级闹革命,为推翻这种丑恶的社会制度英勇斗争,在斗争中诞生了自己的政党――共产党。1847 年,共产党开大会,要发个宣言,都是工人大老粗,不知道该怎么说,就请两个著名的革命知识分子帮忙写个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给他们写了永垂不朽的《共产党宣言》。a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不断革命,英勇斗争。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在这两种压力之下,资本主义国家从俾斯麦到小罗斯福,逐渐加大政府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直到“二战”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消灭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马克思要消灭的这种原始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现在存在于一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为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把低科技、低利润、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资产阶级,不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还是就全球而言,以跨国公司为主要代表形式,比马克思时代更加垄断,更加强大,真正形成了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就人类社会分层发展演变的规律而言,在一个具体社会内部,有两个转折点,或称两个里程碑。第一个转折点或里程碑,是在前工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一个社会的非农劳动力超过了50%,农业劳动力降到50%以下,这标志着这个社会开始迈入工业社会。英国在1870 年前后,美国在1900 年前后,中国在2000 年前后,跨过了这个转折点或里程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长期无法逾越这个转折点,前景暗淡。第二个里程碑或者转折点,是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白领服务业专业人士的人数,超过了蓝领工人阶级的人数,正式形成了中产阶级,这标志着这个社会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在此之前,白领服务业专业人士不属于中产阶级,而属于工人阶级。美国社会在1965 年前后率先跨过了这个转折点或里程碑。a 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跨过了这个转折点和里程碑。当今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全体劳动者中,农业劳动者在10%以下,美国只有2%。蓝领工人阶级在30%以下,英美只有大约20%。70%以上是白领服务业专业人士中产阶级。一些已经越过第一个转折点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由于错误的战略、政策、制度,长期无法越过第二个转折点,长期停滞不前。中国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法律、法规,都要为中国尽早跨过第二个转折点服务。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尽快完成经济转型、自主创新,二是尽快改革现行户口制度、消灭城乡隔离、地区隔离。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社会分工不同,如同从普通士兵到军委主席,中间有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军长、大军区司令等许多层级,收入、权力、声望都自下而上不同,这是完全正常的,这不是分层社会学要研究的问题。分层社会学研究另外一些问题。比如,这个社会分层是个人努力工作达到的,还是继承的?如果是通过个人努力工作得到的,那就是正常的,就不是社会问题。在中国西周封建社会和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上、中、下层都是世袭的,都不是个人努力工作可以取得的,这就不是一个上下流动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流动的封闭的社会。越是流动的社会,越是开放的社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越是能发挥出来。越是封闭的社会,人就越没有积极性。越是封闭的社会,社会革命的需求就越强大。如果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革命就不远了。
占人口1%的资产阶级,占有全国30%以上的财富,最富的占人口5%的资产阶级,占有全国60%以上的财富。富人中的大多数,都是老富人(old money),看不起比尔 盖茨这种新富人(new money),自己并不做什么,只是继承上一辈的财产,努力使财产保值、传给下一代。但由于科技发展、法治经济、公平竞争,比尔 盖茨这种人还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此同时,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特别是美国,竞争激烈,但竞争相对公平,遵纪守法,无论公司、大学、研究机构,机会相对均等,因而创造力强,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辈出。在发达国家GDP 中,消费占大约70%,资产阶级拿了小头,劳动者拿了大头,社会相对和谐。相比之下,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走组装、代工的世界工厂的发展道路,忽视自主创新,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连续27 年下降,2009 年消费只占GDP 的36%左右,资方拿了大头,劳方拿了小头,劳资关系相对紧张,内需不足,社会有所不和谐。
社会流动,就是个人在分层结构中向上流动或者向下流动。可以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代内流动,就是一个人在自己一生中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向上流动或者向下流动。布衣卿相,将军出于行伍,就是向上流动。一个贫困地区的考生,或者出身贫困家庭的考生,努力学习,考上全国名校,就是向上流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向下流动。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人尽其才,而是任人唯亲、任人唯帮、任人唯派,甚至坏人当道、任人唯坏,打击压制人才,使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有用的人才不能向上流动;或者在制度上出现重大漏洞,竞争非常不公平,使少数人得以大量非法敛财,贫富悬殊不合理地急剧扩大,长此以往,必将亡党亡国。古今中外,这样亡国灭种的事情层出不穷。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毛泽东社会思想的诸多光辉中,有两个至为重要。一个是社会实践理论,一个是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全面反映了毛泽东的社会实践理论。毛泽东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中国古代社会认识论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这与以史为教是一脉相承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就提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寄居岳麓书院时,岳麓书院就有“实事求是”这块匾额。实事求是,就要反对教条主义。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毛泽东都是大师。中国GDP总值要重回世界第一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要以当今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要以秦皇、汉武以来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要以500年来大国兴衰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主创新,实事求是,实践检验,反复实践,反复检验。一切为我所用,反对一切教条,包括所谓的普世价值。
理论是枯萎的,生命之树常青。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理论,要在竞赛、争鸣、竞争中,产生中国理论、中国学派、中国大师。国内有博士点的十几个社会学院系,可以先各自编写出版一本“社会学理论”教材,十几朵花齐放,十几家争鸣。要尽快与国际同行接轨、争鸣、竞赛、竞争。要在当今中国、当今世界的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在任何事情上,美日欧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都有自己的说法。中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自然有自己的说法。中国要敢于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说话,要敢于说实话,要敢于为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人说话,要仗义执言,要言人所不敢言。如果这样做,自然而然,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就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站在美国看中国,深层剖析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加快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进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旅美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西北大学78级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修满研究生学分。美国密苏里大学MU社会学硕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社会学博士。理论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世界体系论、社会发展大战略。方法论研究方向为定性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比较社会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学、国际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分层社会学。主要英文著作为UniversityPressofAmerica美国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TheStructureandEvolutionofChineseSocialStratification《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有2008年中译本。在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十多次。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0年第489号课题负责人,主编研究生教材《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1993。中国教育部科研项目【2008】890号“国际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课题负责人。著有:《社会学概论》2011,李毅选集第一卷《中国复兴大战略》2015,李毅选集第二卷《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2015。
目录
上篇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一、社会分层概述003
二、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结构(1949年前)
三、新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确立(1949—1959)
四、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基本不变的二十年(1959—1979)
五、加速工业化带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急剧变化(1979—1993)
六、城市改革后中国社会分层新结构的形成(1993—2003)
七、中国社会分层的三大体制:高考、户口、单位
八、新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演变总述(1949—2003)
九、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发展(1993—2011)
下篇社会学理论方法
十、夺回话语权:中国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学理论
十一、中国应创建世界一流社会学
十二、社会发展阶段与中国社会性质
十三、国际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及态势
十四、美国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大变革
十五、在2013年香港论坛的发言——论“民族国家建立后的积淀论”
序言
序言
一、社会分层概述
作者所著《社会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五章“分层社会学”第一节“分层社会学理论”的内容。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切中时弊。编者按社会分层,就是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同,或者说,由于财富、权力、声望不同,一个社会自上而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种社会集团,由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一个阶级可以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社会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阶层,有些社会阶层在阶级之外独立存在。
分层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分层的原因、过程、结构、演变规律的科学。原始社会就有社会分层,但详情不知。希腊、罗马社会,多数人是自由民,少数人是奴隶,奴隶有做角斗士的,有做秘书的,也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出现过著名的斯巴达克斯奴隶大起义。在中国西周封建社会、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中国西藏1959 年之前封建社会,贵族、领主是世袭的,贵族永远骑在平民、农奴头上,这种显然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先后被消灭了。在印度,过去有种姓制度,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种姓,永远世袭,这个制度现在是不是彻底消灭了,不清楚,但情况肯定是改观了。美国南方社会在美国内战之前是奴隶社会,奴隶主剥削压迫奴隶,美国内战消灭了美国南方奴隶社会。中国秦汉之后的农业社会,每个朝代开始的时候政府都搞均田制,但最后总是有大量土地集中到地主阶级手中,出现大量无地的农民,揭竿而起,大举起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改朝换代。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消灭了地主阶级,消灭了这种社会形态。印度等国的农村社会,今天还是这种地主和农民对立的社会形态。看到这种社会形态的落后性, 日本地主阶级和德国地主阶级,在明治天皇和俾斯麦的英明领导下,自己消灭了这种社会形态,避免了社会革命。道光、咸丰、慈禧、袁世凯、蒋介石,如果也能这么做,中国革命也可能就不发生了。美国人很难理解中国革命,和美国从来没有地主和农民有关,因为地广人稀,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地主(landlord)和农民(peasant),也没有中农、下中农、贫农,只有富农(farmer),而且是土地和中国中型地主一样多的富农。美国英语中很少使用landlord 和peasant 这两个词,landlord 在美国英语中常用的意思是房东,直到今天,多数美国文科教授都不知道什么是peasant,大学生或研究生问:什么是peasant ?为什么不叫farmer 要叫peasant ?多数教授就回答:不清楚,不知道欧洲人为什么把farmer 叫peasant。
欧洲原始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的时代,非常邪恶,悲惨世界,雾都孤儿,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残酷剥削压榨,为所欲为,超长工时,超低工资,超坏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工人阶级,也叫无产阶级,绝对贫困,生活悲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工人阶级闹革命,为推翻这种丑恶的社会制度英勇斗争,在斗争中诞生了自己的政党――共产党。1847 年,共产党开大会,要发个宣言,都是工人大老粗,不知道该怎么说,就请两个著名的革命知识分子帮忙写个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给他们写了永垂不朽的《共产党宣言》。a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不断革命,英勇斗争。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在这两种压力之下,资本主义国家从俾斯麦到小罗斯福,逐渐加大政府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直到“二战”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消灭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马克思要消灭的这种原始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现在存在于一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为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把低科技、低利润、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资产阶级,不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还是就全球而言,以跨国公司为主要代表形式,比马克思时代更加垄断,更加强大,真正形成了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就人类社会分层发展演变的规律而言,在一个具体社会内部,有两个转折点,或称两个里程碑。第一个转折点或里程碑,是在前工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一个社会的非农劳动力超过了50%,农业劳动力降到50%以下,这标志着这个社会开始迈入工业社会。英国在1870 年前后,美国在1900 年前后,中国在2000 年前后,跨过了这个转折点或里程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长期无法逾越这个转折点,前景暗淡。第二个里程碑或者转折点,是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白领服务业专业人士的人数,超过了蓝领工人阶级的人数,正式形成了中产阶级,这标志着这个社会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在此之前,白领服务业专业人士不属于中产阶级,而属于工人阶级。美国社会在1965 年前后率先跨过了这个转折点或里程碑。a 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跨过了这个转折点和里程碑。当今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全体劳动者中,农业劳动者在10%以下,美国只有2%。蓝领工人阶级在30%以下,英美只有大约20%。70%以上是白领服务业专业人士中产阶级。一些已经越过第一个转折点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由于错误的战略、政策、制度,长期无法越过第二个转折点,长期停滞不前。中国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法律、法规,都要为中国尽早跨过第二个转折点服务。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尽快完成经济转型、自主创新,二是尽快改革现行户口制度、消灭城乡隔离、地区隔离。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社会分工不同,如同从普通士兵到军委主席,中间有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军长、大军区司令等许多层级,收入、权力、声望都自下而上不同,这是完全正常的,这不是分层社会学要研究的问题。分层社会学研究另外一些问题。比如,这个社会分层是个人努力工作达到的,还是继承的?如果是通过个人努力工作得到的,那就是正常的,就不是社会问题。在中国西周封建社会和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上、中、下层都是世袭的,都不是个人努力工作可以取得的,这就不是一个上下流动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流动的封闭的社会。越是流动的社会,越是开放的社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越是能发挥出来。越是封闭的社会,人就越没有积极性。越是封闭的社会,社会革命的需求就越强大。如果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革命就不远了。
占人口1%的资产阶级,占有全国30%以上的财富,最富的占人口5%的资产阶级,占有全国60%以上的财富。富人中的大多数,都是老富人(old money),看不起比尔 盖茨这种新富人(new money),自己并不做什么,只是继承上一辈的财产,努力使财产保值、传给下一代。但由于科技发展、法治经济、公平竞争,比尔 盖茨这种人还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此同时,美日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特别是美国,竞争激烈,但竞争相对公平,遵纪守法,无论公司、大学、研究机构,机会相对均等,因而创造力强,人才脱颖而出,人才辈出。在发达国家GDP 中,消费占大约70%,资产阶级拿了小头,劳动者拿了大头,社会相对和谐。相比之下,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制约,走组装、代工的世界工厂的发展道路,忽视自主创新,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连续27 年下降,2009 年消费只占GDP 的36%左右,资方拿了大头,劳方拿了小头,劳资关系相对紧张,内需不足,社会有所不和谐。
社会流动,就是个人在分层结构中向上流动或者向下流动。可以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代内流动,就是一个人在自己一生中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向上流动或者向下流动。布衣卿相,将军出于行伍,就是向上流动。一个贫困地区的考生,或者出身贫困家庭的考生,努力学习,考上全国名校,就是向上流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向下流动。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人尽其才,而是任人唯亲、任人唯帮、任人唯派,甚至坏人当道、任人唯坏,打击压制人才,使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有用的人才不能向上流动;或者在制度上出现重大漏洞,竞争非常不公平,使少数人得以大量非法敛财,贫富悬殊不合理地急剧扩大,长此以往,必将亡党亡国。古今中外,这样亡国灭种的事情层出不穷。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在毛泽东社会思想的诸多光辉中,有两个至为重要。一个是社会实践理论,一个是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全面反映了毛泽东的社会实践理论。毛泽东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中国古代社会认识论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这与以史为教是一脉相承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就提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寄居岳麓书院时,岳麓书院就有“实事求是”这块匾额。实事求是,就要反对教条主义。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毛泽东都是大师。中国GDP总值要重回世界第一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要以当今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要以秦皇、汉武以来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要以500年来大国兴衰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主创新,实事求是,实践检验,反复实践,反复检验。一切为我所用,反对一切教条,包括所谓的普世价值。
理论是枯萎的,生命之树常青。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理论,要在竞赛、争鸣、竞争中,产生中国理论、中国学派、中国大师。国内有博士点的十几个社会学院系,可以先各自编写出版一本“社会学理论”教材,十几朵花齐放,十几家争鸣。要尽快与国际同行接轨、争鸣、竞赛、竞争。要在当今中国、当今世界的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在任何事情上,美日欧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都有自己的说法。中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自然有自己的说法。中国要敢于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说话,要敢于说实话,要敢于为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人说话,要仗义执言,要言人所不敢言。如果这样做,自然而然,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就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
ISBN | 9787510838286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 李毅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