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校正及优化研究:以职业病防治领域为例 9787560755960,756075596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绩效评价、校正及优化研究:以职业病防治领域为例》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篇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第一章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概述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研究目的
第三节研究内容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技术路线
第六节质量控制
第七节难点与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一节绩效与绩效评价的内涵
第二节绩效评价在卫生系统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理论及方法学基础
第一节概念界定
第二节理论基础及应用分析
第三节方法学基础
第四章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框架的构建
第二节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第三节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四节基础数据集的建立
第五节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六节评价标准的确定
第七节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使用指南
本章小结
第五章职业病防治绩效的测量与分析
第一节样本地区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第三节职业病防治绩效的初步测量
第四节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方法探讨
第一节TOPSIS法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第二节灰色聚类分析的应用
第三节集对分析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对职业病防治绩效的校正
第一节不可控环境因素的选择
第二节环境因素回归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环境影响系数的测算
第四节职业病防治绩效指数的校正
本章小结
第八章职业病防治绩效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对研究涉及的方法学的讨论
第二节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第三节对实证研究结果的探讨
第四节不可控因素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本章小结
第九章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中篇区域职业病防治绩效不佳的经济学分析
第十章区域职业病防治绩效研究概述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目的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绩效不佳的经济学根源
第一节职业病防治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第二节职业病防治激励约束策略的选择
第十二章区域职业病防治绩效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下篇发达国家职业卫生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十三章中外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中国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第二节发达国家的职业卫生管理经验
第三节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一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一轮)
附录二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二轮)
附录三职业病防治绩效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调查表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2.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作用
德国的保险公司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负责事故发生后的理赔和康复工作,而且负责事故发生前的监督工作。然而,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仅负责事故发生后的理赔工作。
3.提高法定保险的覆盖面
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我国目前法定的保险以工伤保险为主,但工伤保险的覆盖率也非常低,大多数农民、个体工商户、学生、婴幼儿、无业群体等人群都没有参加任何保险,只有极少数经济状况较好的群体参加了商业保险。没有参加保险的群体在发生职业安全卫生事故之后,往往会因为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受害者的劳动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恢复,因此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德国法定参加保险覆盖了95%以上的总人口,可以为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服务。
4.教育培训
德国的安全科研机构每年为35万人提供免费的培训服务,技能培训、特种职业人员培训等费用都是由保险公司或者政府支付的。而我国许多安全培训机构属于从政府机构分离出来的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机关,提供的培训服务都不是免费的,这就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导致其对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除非是必须要参加的。此外,有些培训机构单纯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往往不佳,所以,即使劳动者获得了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但是专业素质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为这就为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ISBN9787560755960,7560755968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乐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