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与运用》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方振东,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院长、专业技术四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主要从事军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军事后勤学两个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军队后勤科研重点项目、重庆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任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事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编专著、教材5部,发表论艾90余篇。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总后科技银星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
张志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专业技术大校。主要从事军事工程与军事装备理论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在核心刊物和国家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2篇,出版3部学术专著。主研军队重点项目12项,获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
目录
第一章我军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现状
第一节我军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基本情况
第二节我军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主要特点
第二章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需求
第一节世界新军事变革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影响及需求
第二节信息化战争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影响及需求
第三节非战争军事行动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影响及需求
第三章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
第一节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思路
第三节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重点
第四节战略预备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旅建设方案
第四章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运用
第一节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运用
第二节联合作战行动中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运用
第三节战略预备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旅运用方案
第四节联合作战行动中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旅运用方案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展开保障阶段
从进入遂行任务地域至进入装载上船地域为展开保障阶段。这一阶段野营保障任务主要是:保持通信联络;开设野战综合物资库,补充作战中消耗的综合物资;开设野战供水站,提供野战饮水保障;抢修损坏的野营装备和营房工程等。
4.装载上船阶段
从进入装载地域至全部装载上船完毕为装载上船阶段。这一阶段野营保障的任务主要是:保持通信联络;根据当地可利用的营房资源,合理分配。住宿主要以民房为主,帐篷等制式装备为辅,饮水以城市自来水为主,供电以地方电网为主。积极筹备需前送的物资,利用上级配发和民用支援相结合的方式,大量筹集营房物资。拟制营房物资装载上船计划,根据战术要求和装载原则,适时组织保障自身人员、野营物资、野营装备装载上船等。
装载前,按标准配齐营房装备物资器材。加大装载野营装备物资,各类野营装备物资按战损率20%加大装载。
各出发部队装载指挥由保障部派出指导小组,协调各部队装载,各部队以出发预设的离岸点为单位相应成立协调组,协助指挥装载。
装载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地方支援力量,精心筹划,严密组织,确保所需营房物资装载到位、预备补给营房物资装载到位。
要严密组织装载离岸点的防卫防护,加强装载离岸点战场抢修抢建,确保装载离岸点的持续使用。
5.海上航渡阶段
从接到航渡开始命令至抵达登陆场为海上航渡阶段。这一阶段的营房保障主要是供水,解决的办法:一是充分利用自行携带的饮用水。部队在出发前要充分考虑到抢占滩头战斗的激烈程度,送水保障极为困难,在出发前必须组织个人携带一定量的饮用水,解决战斗中的饮水问题。二是实施输送。在自带饮用水耗尽时,应尽快与后方联系,及时用空投或船运的办法保障用水,切实保证攻岛部队的战斗力。三是利用海水淡化设备进行供水。最好利用小型设备就地实施海水淡化处理,以连排为单位实施供水。
《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与运用》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方振东,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院长、专业技术四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主要从事军事环境科学与工程、军事后勤学两个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军队后勤科研重点项目、重庆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任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事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编专著、教材5部,发表论艾90余篇。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总后科技银星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
张志顺,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专业技术大校。主要从事军事工程与军事装备理论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在核心刊物和国家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2篇,出版3部学术专著。主研军队重点项目12项,获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
目录
第一章我军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现状
第一节我军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基本情况
第二节我军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主要特点
第二章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需求
第一节世界新军事变革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影响及需求
第二节信息化战争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影响及需求
第三节非战争军事行动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影响及需求
第三章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
第一节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思路
第三节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建设重点
第四节战略预备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旅建设方案
第四章信息化条件下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运用
第一节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运用
第二节联合作战行动中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力量运用
第三节战略预备役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旅运用方案
第四节联合作战行动中野营保障专业技术支援旅运用方案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展开保障阶段
从进入遂行任务地域至进入装载上船地域为展开保障阶段。这一阶段野营保障任务主要是:保持通信联络;开设野战综合物资库,补充作战中消耗的综合物资;开设野战供水站,提供野战饮水保障;抢修损坏的野营装备和营房工程等。
4.装载上船阶段
从进入装载地域至全部装载上船完毕为装载上船阶段。这一阶段野营保障的任务主要是:保持通信联络;根据当地可利用的营房资源,合理分配。住宿主要以民房为主,帐篷等制式装备为辅,饮水以城市自来水为主,供电以地方电网为主。积极筹备需前送的物资,利用上级配发和民用支援相结合的方式,大量筹集营房物资。拟制营房物资装载上船计划,根据战术要求和装载原则,适时组织保障自身人员、野营物资、野营装备装载上船等。
装载前,按标准配齐营房装备物资器材。加大装载野营装备物资,各类野营装备物资按战损率20%加大装载。
各出发部队装载指挥由保障部派出指导小组,协调各部队装载,各部队以出发预设的离岸点为单位相应成立协调组,协助指挥装载。
装载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地方支援力量,精心筹划,严密组织,确保所需营房物资装载到位、预备补给营房物资装载到位。
要严密组织装载离岸点的防卫防护,加强装载离岸点战场抢修抢建,确保装载离岸点的持续使用。
5.海上航渡阶段
从接到航渡开始命令至抵达登陆场为海上航渡阶段。这一阶段的营房保障主要是供水,解决的办法:一是充分利用自行携带的饮用水。部队在出发前要充分考虑到抢占滩头战斗的激烈程度,送水保障极为困难,在出发前必须组织个人携带一定量的饮用水,解决战斗中的饮水问题。二是实施输送。在自带饮用水耗尽时,应尽快与后方联系,及时用空投或船运的办法保障用水,切实保证攻岛部队的战斗力。三是利用海水淡化设备进行供水。最好利用小型设备就地实施海水淡化处理,以连排为单位实施供水。
ISBN | 9787562623908 |
---|---|
出版社 | 国防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方振东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