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数字电视系统 978730244989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591983 类别: 图书 科技 电子与通信 电视
编辑推荐

《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数字电视系统》内容丰富新颖,原理简明易懂,材料充实,特别适合作为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本科院校数字电视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字电视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
1.1景物像的分解与像素的顺序传输
1.1.1景物像的分解
1.1.2像素的顺序传输
1.2逐行扫描及隔行扫描
1.2.1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的参数
1.2.2逐行扫描
1.2.3隔行扫描
1.3视频信号
1.3.1概述
1.3.2图像信号
1.3.3复合消隐信号
1.3.4复合同步信号
1.4数字电视中的模拟域技术
1.4.1三基色原理
1.4.2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
1.4.3标准彩条信号
1.4.4三大彩色电视制式
1.4.5清晰度与分解力
1.4.6电视通道的频带宽度
习题
第2章数字电视概述
2.1数字电视的基本概念
2.2数字电视的优点
2.3数字电视的有关参数
2.4视频音频信号数字化参数
2.4.1视频信号的抽样结构
2.4.2视频、音频信号量化及量化噪声
2.4.3全信号和分量信号编码
2.4.4图像分量信号量化比特数确定和量化电平分配
2.5图像分量信号量化电平和量化比特数的计算
习题
第3章数字电视编码技术
3.1数字电视系统
3.2视频压缩技术
3.2.1视频信号压缩的可能性
3.2.2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3.2.3视频压缩算法的分类
3.3预测编码
3.3.1预测编码的类型
3.3.2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分析
3.3.3预测器
3.4正交变换编码
3.4.1正交变换的性质
3.4.2一维离散余弦变换
3.4.3二维DCT变换
3.4.4量化器
3.5统计编码
3.5.1信息量和信息熵
3.5.2哈夫曼编码
3.5.3算术编码
3.6其他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3.7视频压缩编码标准
3.7.1ITU—TH.261
3.7.2ITU—TH.263
3.7.3MPEG—1
3.7.4MPEG—2标准
3.8音频压缩技术
3.8.1音频信号压缩的可能性
3.8.2音频压缩标准——MUSICAM
习题
第4章复用技术
4.1概述
4.2节目复用
4.2.1PES包
4.2.2TS包
4.2.3节目特定信息
4.2.4业务信息
4.2.5节目复用器的构成
4.3系统复用
4.3.1PSI信息的重构
4.3.2节目参考时钟PCR修正
4.4数据业务增值
4.4.1数据增值业务的加入方式
4.4.2MPEG—2对数据增值业务的支持
4.4.3DVB对数据增值业务的支持
4.4.4电子节目指南
习题
第5章信道编码
5.1概述
5.2信道编码基础
5.3能量扩散
5.4纠错编码
5.5交织
5.6卷积编码
习题
第6章数字电视调制与解调
6.1数字电视调制概述
6.2二进制数字调制
6.2.1ASK
6.2.2FSK
6.2.3PSK
6.3多进制数字调制
6.3.1QPSK
6.3.2QAM
6.3.3VSB
6.3.4OFDM
6.4数字电视主要调制方式比较
习题
第7章数字电视组网技术
7.1数字电视宽带干线传输技术
7.2数字电视宽带交换技术
7.3数字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
7.3.1宽带接入网概述
7.3.2数字电视HFC接入技术
7.3.3数字电视以太网接人技术
7.3.4数字电视光纤接入技术
7.3.5数字用户线接入技术
习题
第8章数字电视的接收
8.1条件接收概述
8.1.1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特点及要求
8.1.2MPEG—2标准中有关CAS的规定
8.1.3DVB标准中有关CAS的规定
8.1.4同密和多密
8.1.5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技术
8.1.6条件接收的工作原理
8.1.7国产条件接收系统
8.2数字电视机顶盒
8.3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8.3.1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8.3.2有线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8.3.3地面数字电视接收系统
习题
第9章数字电视标准
9.1ATSC标准
9.2DVB标准
9.3ISDB—T标准
9.4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9.5手机数字电视标准
9.6直播星标准ABS—S
习题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3) EPON关键技术
以太网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局域网技术,其带宽为10Mb/s,最初是共享媒体型,需要载波侦听碰撞检测,这就限制了其使用效率和传输距离。90年代发展了交换型以太网,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先后推出了快速以太网FE和G比特以太网。以太网由于具有使用简单方便、价格低、速度高等优点,很快成为局域网的主流。以太网的帧格式与IP是一致的,特别适合于传输IP数据。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太网被大量使用。随着千兆位以太网的成熟和万兆位以太网的出现以及低成本在光纤上直接架构千兆位和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的成熟,以太网开始进入城域网和广域网领域。目前,万兆位以太网已经成为宽带IP城域网的首选方案,已经开始用于广域网。2002年万兆位以太网的标准完成后,它被广泛用于城域网和广域网。如果接入网也采用以太网,就会形成从局域网、接入网、城域网到广域网全部是以太网的结构,这可以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管理、降低成本。这种结构还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连接,根据与用户签订的服务协议(SLA),保证QoS。
ISBN978730244989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韩华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