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9787561563519,756156351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生命教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生命的孕育
第二节生命的礼赞
第二章生命的含义
第一节生命的本质
第二节生命的特征
第三章生命教育的特点
第一节生命教育的途径
第二节生命教育的特点
第四章关爱生命
第一节生命自觉
第二节生存技能
第五章提升生命价值
第一节生命的社会性
第二节提升生命价值
第六章珍惜生命
第一节人人都能成功
第二节健康的生活理念
第七章焕发生命的光辉
第一节实现自我使命
第二节拓展生命的价值
第八章生命的道德观
第一节生命的伦理观
第二节生命的道德观
第九章死亡
第一节认识死亡
第二节走向死亡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公益心是对他人、社会的关爱。其本质正是加拿大教育家诺丁斯所言的“关怀品质”,也就是学会关心,关心自我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也关心大自然。在关心中发现并建立自己和世界的关联,发现存在的意义和幸福。因此,公益心的培育所遵循的不应该是知识传授的逻辑,而应该是杜威所言的“生活教育”。杜威认为只有在民主的生活中儿童才能真正学会民主。同理,只有在富有关心品质的生活中,孩子们或学生才能学会关心,只有在充满公益精神的生活中,他们才能学会参与公益。因此,公益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培育公益心,不应只是让孩子们轰轰烈烈地走到大街上去擦栏杆,逢年过节到福利院里看望老人,公益应当体现在学生生活的细节之中,应该成为一种学校生活的内在品质。因此,学校和教育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营造一种充满着公益心的学校生活。公益心的培育,意味着教会学生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同学,也关心陌生人。比如,关心班里那个因为受伤而耽误了课的好朋友,也关心报纸上那个因为艾滋病而被人歧视的小朋友;关心生病的爷爷,也关心那个在马路上跌倒的老奶奶;关心班里因为没有关灯浪费的电,也关心爸爸少开一天车减少的污染。如若教育者在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中,时刻都在唤醒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关切之心,公益心的培育就有了现实而肥沃的土壤。一旦地震来袭或台风肆虐,学生的那颗心就会被灾难中的人们牵动,他们就会融入帮助他人的人群之中。
ISBN9787561563519,7561563515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兴川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