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俄罗斯"新面貌"军事改革研究》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桂芬,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军事学硕士,曾赴国立莫斯科大学学习,主要从事俄罗斯军事问题研究。曾出版译著《俄军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参与撰写军事学著作8部,参与翻译外国军事著作11部,参与编修全军性法规1部,参与撰写研究报告40多份,在《解放军报》《军事学术》《外国军事学术》《战略研究》等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新面貌”军事改革的主要动因与总体规划
第一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主要动因
第二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总体规划
第二章军队编制结构调整
第一节军队规模结构调整
第二节陆军编制结构调整
第三节海军编制结构调整
第四节空军编制结构调整
第五节空天防御力量编制结构调整
第六节空降兵编制结构调整
第七节军队编制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
第一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二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
第三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军事训练改革
第一节军事训练改革的基本动因
第二节军事训练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军事训练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后勤改革
第一节后勤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第二节联勤保障体制的完善
第六章武器装备现代化
第一节改革前武器装备发展水平
第二节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规划与实施
第三节国防工业体系改革
第四节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作战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作战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作战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八章兵役制度改革
第一节兵役制度改革的基本动因
第二节兵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兵役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九章军事教育改革
第一节谢尔久科夫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
第二节绍伊古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
第三节军事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十章军事科研体制改革
第一节军事科研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改革后的主要军事科研机构
第三节军事科研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十一章“新面貌”军事改革的评估、前景及影响
第一节对“新面貌”军事改革的总体评估
第二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前景
第三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影响分析
第十二章“新面貌”军事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
第二节“新面貌”军事改革对我军改革的启示
附录俄罗斯“新面貌”军事改革大事记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原伏尔加河沿岸一乌拉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西部驻军改编为中部军区,作为俄军的战略预备队,统领辖辖区内所有陆军、空军第2空防司令部,主要应对中亚地区突发事件并随时准备支援其他战略方向;原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的东部驻军合编为东部军区,同时在编制上将海军太平洋舰队、空军第3空防司令部所属部队转隶东部军区,归东部军区司令统一领导指挥,主要应对来自美、日海上威胁,对中国陆上的防范及朝鲜半岛潜在危机,准备打中等规模和强度的局部战争。通过调整组织编制,俄军把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和后勤、装备等作战保障力量平时就编配在以战略方向划分的军区(战区)内,使他们无论在平时的战备训练中还是在战时,均直接听命于军区(战区)联合战略司令部司令的指挥。
此外,俄驻外军事基地也分别划归相应的军区管辖,而不再由中央统管:西部军区应对欧洲战区及附近水域的行动,同时负责与白俄罗斯军队进行协调;南部军区同时管辖驻亚美尼亚久姆利第102军事基地、驻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军事基地,对外负责高加索、黑海、里海、地中海以及印度洋的西部水域,增加了反恐任务,应对跨境威胁;中部军区同时管辖驻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郊区第4军事基地、驻吉尔吉斯坎特空军基地,对外负责整个中亚势力范围,负责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内维护中亚地区稳定,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维护边境安全;东部军区对外负责太平洋及亚洲地区,准备应对远东地区军事政治形势突变可能造成的各种复杂局面。
《俄罗斯"新面貌"军事改革研究》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桂芬,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军事学硕士,曾赴国立莫斯科大学学习,主要从事俄罗斯军事问题研究。曾出版译著《俄军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参与撰写军事学著作8部,参与翻译外国军事著作11部,参与编修全军性法规1部,参与撰写研究报告40多份,在《解放军报》《军事学术》《外国军事学术》《战略研究》等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新面貌”军事改革的主要动因与总体规划
第一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主要动因
第二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总体规划
第二章军队编制结构调整
第一节军队规模结构调整
第二节陆军编制结构调整
第三节海军编制结构调整
第四节空军编制结构调整
第五节空天防御力量编制结构调整
第六节空降兵编制结构调整
第七节军队编制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
第一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二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
第三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军事训练改革
第一节军事训练改革的基本动因
第二节军事训练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军事训练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后勤改革
第一节后勤领导指挥体制改革
第二节联勤保障体制的完善
第六章武器装备现代化
第一节改革前武器装备发展水平
第二节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规划与实施
第三节国防工业体系改革
第四节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作战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作战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作战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八章兵役制度改革
第一节兵役制度改革的基本动因
第二节兵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兵役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九章军事教育改革
第一节谢尔久科夫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
第二节绍伊古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
第三节军事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十章军事科研体制改革
第一节军事科研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改革后的主要军事科研机构
第三节军事科研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十一章“新面貌”军事改革的评估、前景及影响
第一节对“新面貌”军事改革的总体评估
第二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前景
第三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影响分析
第十二章“新面貌”军事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新面貌”军事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
第二节“新面貌”军事改革对我军改革的启示
附录俄罗斯“新面貌”军事改革大事记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原伏尔加河沿岸一乌拉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西部驻军改编为中部军区,作为俄军的战略预备队,统领辖辖区内所有陆军、空军第2空防司令部,主要应对中亚地区突发事件并随时准备支援其他战略方向;原远东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的东部驻军合编为东部军区,同时在编制上将海军太平洋舰队、空军第3空防司令部所属部队转隶东部军区,归东部军区司令统一领导指挥,主要应对来自美、日海上威胁,对中国陆上的防范及朝鲜半岛潜在危机,准备打中等规模和强度的局部战争。通过调整组织编制,俄军把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和后勤、装备等作战保障力量平时就编配在以战略方向划分的军区(战区)内,使他们无论在平时的战备训练中还是在战时,均直接听命于军区(战区)联合战略司令部司令的指挥。
此外,俄驻外军事基地也分别划归相应的军区管辖,而不再由中央统管:西部军区应对欧洲战区及附近水域的行动,同时负责与白俄罗斯军队进行协调;南部军区同时管辖驻亚美尼亚久姆利第102军事基地、驻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军事基地,对外负责高加索、黑海、里海、地中海以及印度洋的西部水域,增加了反恐任务,应对跨境威胁;中部军区同时管辖驻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郊区第4军事基地、驻吉尔吉斯坎特空军基地,对外负责整个中亚势力范围,负责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内维护中亚地区稳定,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维护边境安全;东部军区对外负责太平洋及亚洲地区,准备应对远东地区军事政治形势突变可能造成的各种复杂局面。
ISBN | 9787562624202 |
---|---|
出版社 | 国防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张桂芬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