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期货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金融期货与期权实务》适用于金融学、证券投资、期货投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业内人士参阅。
目录
第一章 金融衍生工具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第二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作用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
一、交易所股权类衍生品市场
二、交易所利率类衍生品市场
三、交易所外汇类衍生品市场
第四节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
一、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主体
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
三、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清算模式
四、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场所/平台
五、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标准化法律文本
六、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趋势
第二章 股指期货
第一节 资产配置与股指期货
一、战略性资产配置
二、动态资产配置
三、战术性资产配置
第二节 投资组合系统性风险的管理
一、投资组合口的定义
二、投资组合β传统调整方法
三、利用股指期货调整投资组合β值
第三节 阿尔法策略
一、传统的阿尔法策略
二、可转移阿尔法策略
第四节 指数化投资
一、合成指数基金
二、期现互转套利策略
三、反向及杠杆型ETF
第五节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一、市值管理的含义
二、增发与股指期货
三、股份回购与股指期货
四、股份减持与股指期货
五、公司并购与股指期货
第三章 国债期货
第一节 债券组合风险管理
一、套期保值比率计算
二、套期保值比率的调整
三、利率债套期保值
四、信用债套期保值
五、套期保值风险
第二节 国债期货套利
一、基差套利
二、跨期套利
三、跨品种套利
四、蝶式套利
第三节 资产管理
一、资产配置
二、久期管理
三、指数化投资
第四章 外汇期货
第一节 商品进出口业务外汇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
二、套期保值
第二节 境外投融资业务外汇风险管理
一、境外投资
二、境外融资
第三节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外汇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
二、风险对冲
第五章 金融期权
第一节 利用期权管理资产组合
一、资产组合套期保值
二、管理极端风险
三、提高资产组合投资收益
第二节 波动率交易
一、波动率
二、跨式组合
三、宽跨式组合
四、蝶式组合
五、鹰式组合
第三节 期权做市业务
一、隐含波动率曲面
二、Delta风险管理
三、Gamma风险管理
四、Vega风险管理
第四节 场外期权
一、产品设计
二、风险对冲
第六章 金融远期与互换
第一节 金融远期
一、远期利率协议及其应用
二、远期汇率协议及其应用
第二节 利率互换
一、利率互换特征与定价
二、互换的应用策略
三、互换期权及其应用
第三节 信用违约互换
一、产品结构
二、信用风险管理
第七章 结构化产品
第一节 结构化产品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二、构造与功能
三、结构化产品市场的参与者
四、结构化产品市场运行机制
第二节 股权类结构化产品
一、保本型股指联结票据
二、收益增强型股指联结票据
三、流动收益期权票据
第三节 利率类结构化产品
一、逆向浮动利率票据
二、区间浮动利率票据
第四节 汇率类结构化产品
一、双货币债券
二、指数货币期权票据(ICON)
第五节 信用类结构化产品
一、全收益互换票据
二、信用利差票据
三、信用违约票据
四、合成债券
第六节 结构化产品的定价与风险评估
一、结构化产品的定价
二、结构化产品的风险评估
第八章 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识别
一、市场风险
二、信用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四、操作风险
五、模型风险
第二节 风险度量
一、敏感性分析
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
三、在险价值(VaR)
第三节 风险对冲
一、利用场内工具对冲
二、利用场外工具对冲
三、创设新产品进行对冲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通过场内交易来对冲场外期权的风险,在本质上相当于将场内金融工具作为“原料”、风险对冲策略作为“生产线”而“生产”出场外期权的过程。然而,在这个比喻中,场外期权的“生产”与一般实物商品的生产的最大差别是,场外期权是在“产品”销售之后再开始生产的,而一般商品则是生产出来之后再进行销售。正因如此,风险对冲策略所“生产”出来的场外期权,可能与最初销售出去的场外期权有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场外期权业务中卖方所面临的风险。例如,在只能利用相关金融工具而非同标的金融工具来为场外期权对冲风险时,场内交易的金融工具与场外期权的标的资产的价格相关系数可能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对冲策略可能就难以复制出场外期权的收益,对冲策略的效果与场外期权的到期收益可能产生偏离。
第二类是利用场外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利用场外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是通过另外一笔或多笔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来实现对冲原有场外期权头寸风险的目标。场外对冲的方法有二:一是整体对冲,二是分拆对冲。整体对冲是指通过一笔场外业务交易将场外期权头寸整体地转移给另外一个交易对手。分拆对冲则是将场外期权头寸分拆成多个头寸,然后分别进行交易和转移。这里的分拆方法,可以是简单的头寸分拆,如将名义金额为5000万元的场外期权头寸分拆为5个名义金额为1000万元的场外期权头寸,然后分别与5个不同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交易对手的分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的程度。另外一种分拆是结构分拆,是指将复杂的期权结构分拆为较为简单的期权结构,然后分别进行交易和对冲。例如,对于具有宽跨式组合结构的场外期权,可以将其分拆为虚值看涨期权和虚值看跌期权两个头寸,然后分别进行交易和对冲。
利用场外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卖方的交易对手既可以是与其经营类似业务或其他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可以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场外期权市场属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部分,后者又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在金融市场中,许多从事场外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机构间市场。场外期权业务的卖方可以在机构间市场中通过整体或者分拆的形式把其所持有的场外期权头寸转移出去。从这个意义上看,场外期权业务的卖方只充当了场外期权的中间商或者代理人,其在这项业务中的主要功能在于识别客户的需求并设计相应的场外期权产品。个人投资者也可以作为交易对手来承接场外期权业务的卖方转移出来的头寸,其形式是卖方识别出那些对金融市场未来走势判断与该场外期权头寸盈利时对应的金融市场状态相一致的投资者,通过将卖方所持有的场外期权头寸嵌入到新的投资理财产品中并向这类投资者发行,实现新的产品与原有的场外期权头寸相对冲。
《高等学校期货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金融期货与期权实务》适用于金融学、证券投资、期货投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业内人士参阅。
目录
第一章 金融衍生工具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第二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和作用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
一、交易所股权类衍生品市场
二、交易所利率类衍生品市场
三、交易所外汇类衍生品市场
第四节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
一、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主体
二、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
三、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清算模式
四、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场所/平台
五、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标准化法律文本
六、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趋势
第二章 股指期货
第一节 资产配置与股指期货
一、战略性资产配置
二、动态资产配置
三、战术性资产配置
第二节 投资组合系统性风险的管理
一、投资组合口的定义
二、投资组合β传统调整方法
三、利用股指期货调整投资组合β值
第三节 阿尔法策略
一、传统的阿尔法策略
二、可转移阿尔法策略
第四节 指数化投资
一、合成指数基金
二、期现互转套利策略
三、反向及杠杆型ETF
第五节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一、市值管理的含义
二、增发与股指期货
三、股份回购与股指期货
四、股份减持与股指期货
五、公司并购与股指期货
第三章 国债期货
第一节 债券组合风险管理
一、套期保值比率计算
二、套期保值比率的调整
三、利率债套期保值
四、信用债套期保值
五、套期保值风险
第二节 国债期货套利
一、基差套利
二、跨期套利
三、跨品种套利
四、蝶式套利
第三节 资产管理
一、资产配置
二、久期管理
三、指数化投资
第四章 外汇期货
第一节 商品进出口业务外汇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
二、套期保值
第二节 境外投融资业务外汇风险管理
一、境外投资
二、境外融资
第三节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外汇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
二、风险对冲
第五章 金融期权
第一节 利用期权管理资产组合
一、资产组合套期保值
二、管理极端风险
三、提高资产组合投资收益
第二节 波动率交易
一、波动率
二、跨式组合
三、宽跨式组合
四、蝶式组合
五、鹰式组合
第三节 期权做市业务
一、隐含波动率曲面
二、Delta风险管理
三、Gamma风险管理
四、Vega风险管理
第四节 场外期权
一、产品设计
二、风险对冲
第六章 金融远期与互换
第一节 金融远期
一、远期利率协议及其应用
二、远期汇率协议及其应用
第二节 利率互换
一、利率互换特征与定价
二、互换的应用策略
三、互换期权及其应用
第三节 信用违约互换
一、产品结构
二、信用风险管理
第七章 结构化产品
第一节 结构化产品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二、构造与功能
三、结构化产品市场的参与者
四、结构化产品市场运行机制
第二节 股权类结构化产品
一、保本型股指联结票据
二、收益增强型股指联结票据
三、流动收益期权票据
第三节 利率类结构化产品
一、逆向浮动利率票据
二、区间浮动利率票据
第四节 汇率类结构化产品
一、双货币债券
二、指数货币期权票据(ICON)
第五节 信用类结构化产品
一、全收益互换票据
二、信用利差票据
三、信用违约票据
四、合成债券
第六节 结构化产品的定价与风险评估
一、结构化产品的定价
二、结构化产品的风险评估
第八章 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识别
一、市场风险
二、信用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四、操作风险
五、模型风险
第二节 风险度量
一、敏感性分析
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
三、在险价值(VaR)
第三节 风险对冲
一、利用场内工具对冲
二、利用场外工具对冲
三、创设新产品进行对冲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通过场内交易来对冲场外期权的风险,在本质上相当于将场内金融工具作为“原料”、风险对冲策略作为“生产线”而“生产”出场外期权的过程。然而,在这个比喻中,场外期权的“生产”与一般实物商品的生产的最大差别是,场外期权是在“产品”销售之后再开始生产的,而一般商品则是生产出来之后再进行销售。正因如此,风险对冲策略所“生产”出来的场外期权,可能与最初销售出去的场外期权有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场外期权业务中卖方所面临的风险。例如,在只能利用相关金融工具而非同标的金融工具来为场外期权对冲风险时,场内交易的金融工具与场外期权的标的资产的价格相关系数可能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对冲策略可能就难以复制出场外期权的收益,对冲策略的效果与场外期权的到期收益可能产生偏离。
第二类是利用场外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利用场外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是通过另外一笔或多笔场外衍生品业务的交易来实现对冲原有场外期权头寸风险的目标。场外对冲的方法有二:一是整体对冲,二是分拆对冲。整体对冲是指通过一笔场外业务交易将场外期权头寸整体地转移给另外一个交易对手。分拆对冲则是将场外期权头寸分拆成多个头寸,然后分别进行交易和转移。这里的分拆方法,可以是简单的头寸分拆,如将名义金额为5000万元的场外期权头寸分拆为5个名义金额为1000万元的场外期权头寸,然后分别与5个不同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交易对手的分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的程度。另外一种分拆是结构分拆,是指将复杂的期权结构分拆为较为简单的期权结构,然后分别进行交易和对冲。例如,对于具有宽跨式组合结构的场外期权,可以将其分拆为虚值看涨期权和虚值看跌期权两个头寸,然后分别进行交易和对冲。
利用场外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卖方的交易对手既可以是与其经营类似业务或其他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可以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场外期权市场属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部分,后者又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在金融市场中,许多从事场外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机构间市场。场外期权业务的卖方可以在机构间市场中通过整体或者分拆的形式把其所持有的场外期权头寸转移出去。从这个意义上看,场外期权业务的卖方只充当了场外期权的中间商或者代理人,其在这项业务中的主要功能在于识别客户的需求并设计相应的场外期权产品。个人投资者也可以作为交易对手来承接场外期权业务的卖方转移出来的头寸,其形式是卖方识别出那些对金融市场未来走势判断与该场外期权头寸盈利时对应的金融市场状态相一致的投资者,通过将卖方所持有的场外期权头寸嵌入到新的投资理财产品中并向这类投资者发行,实现新的产品与原有的场外期权头寸相对冲。
ISBN | 7040468549,9787040468540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 冯玉成 粟坤全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