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正当性研究 978720613219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正当性研究》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宗录 男,1975年生于山东日照,现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先后取得山东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法学硕士、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曾在《法学评论》《法学论坛》《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山东省社科规划等课题若干项。1998年取得律师资格证书并有短期律师执业经历(兼职),2014年度在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任审判员、副庭长(挂职),主审民事案件,积极参与法律实践。

目录

绪论1
一、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肯定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
二、世界气候谈判进程的简要回顾6
三、哥本哈根会议以来资金机制的谈判进程14
第一章绿色气候基金设立的原因、宗旨和目标22
第一节绿色气候基金设立的原因23
一、现有资金机制的资金规模严重不足23
二、现有资金机制的资金来源不可预测24
三、现有资金机制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24
四、现有公约内资金机制政治色彩趋浓27
五、现有公约内基金不能满足气候资金的需要27
第二节绿色气候基金的宗旨和目标31
一、绿色气候基金的宗旨31
二、绿色气候基金的目标33
第三节绿色气候基金的组织架构37
一、绿色气候基金理事会的构成38
二、绿色气候基金其他结构组织39
三、绿色气候基金的临时受托管理人43
四、绿色气候基金与UNFCCC和COP的关系46
第二章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正当性原则49
第一节公平原则及其对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意义50
一、气候正义视角下公平原则的解读50
二、公平原则在碳排放分配方案中的体现59
三、公平原则对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意义65
第二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对基金融资的意义69
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萌芽、产生与发展69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内涵的重新解读73
三、CBDR原则视角下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正当性的解读82
第三章绿色气候基金融资的正当性标准一91
第一节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正当性标准的确立92
一、公约、协议和协定中既有正当性标准的阐释93
二、绿色气候基金融资期待确立的正当性标准97
第二节基于正当性标准对传统气候资金来源的评价101
一、财政拨款和优惠贷款的正当性标准评价102
二、国际碳交易市场融资的正当性标准评价104
三、多边发展银行等气候融资的正当性标准评价105
第四章绿色气候基金创新性融资来源的构想与评价106
第一节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提出的背景和依据106
一、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提出的背景106
二、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提出的依据107
第二节特别提款权融资构想方案108
一、特别提款权的含义108
二、基于特别提款权的三种融资构想方案简介109
三、IMF基于特别提款权的融资构想方案解析110
四、对基于特别提款权融资构想方案质疑的评析114
五、我国政府的立场与该融资构想方案的未来117
第三节国际航空和海运燃料排放税方案120
一、国际组织针对国际航空和海运排放问题的谈判进程121
二、国际航空和航海业燃料排放征税融资方案的设计构想123
第四节其他创新性融资来源的构想方案126
一、全球碳税方案126
二、金融交易税方案128
三、将化石燃料补贴转化为气候资金方案128
四、分配数量单位的拍卖方案129
第五节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的正当性评价130
一、基于正当性原则对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的评价130
二、基于正当性标准对创新性融资来源构想的评价134
第五章私营部门融资的正当性问题与风险化解,138
第一节私营部门参与气候融资的必要性138
一、私营部门的简要说明138
二、私营部门融资将是气候资金的重要来源140
第二节正确看待私营部门气候融资的正当性问题143
一、私营部门气候融资是否与正当性原则相冲突143
二、私营部门融资与正当性融资标准的关系146
第三节私营部门气候融资的风险与化解149
一、私营部门气候融资存在的风险149
二、提供经济信号是化解私营部门融资风险的首要因素152
三、化解私营部门气候融资风险的潜在工具155
四、私营部门融资风险化解工具的适用示例165
第六章绿色气候基金正当性融资机制的构建一178
第一节绿色气候基金正当性融资机制的框架构想178
一、资金调动机制的框架构想179
二、资金分配机制的框架构想182
第二节绿色气候基金资金筹集分担机制的方案选择185
一、五种潜在的资金筹集分担方案简述185
二、一种兼顾责任与能力资金筹集分担机制的方案191
三、对以上方案的正当性评价和方案选择193
第二节绿色气候基金之发展中国家间的资金分配机制197
一、基于发展中国家自主贡献减排的资金分配方案的利弊分析197
二、符合国家优先性发展的项目资金分配标准199
三、对最不发达国家与小岛屿国家资金分配的特殊考虑201
余论203
参考文献207

文摘

版权页:

再次,根据前文对CBDR原则内涵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经济CBDR况发生了变化,各国碳排放‘隋况也在变化,人们对于共同责任的理念也随之改变,从“全有全无”的极端分配模式偏向按各自能力承担减排责任的理念成为一种趋势或共识,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自愿承担了相对的减排义务后,符合了当前共同责任理念下的区别责任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出资(尤其是主流为无偿捐助的公共资金)将为发展中国家的主动参与全球减排做出应有贡献。虽然,发展中国家承诺主动减排,但由于发展问题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共同责任允许或认可存在减排差异理念的引导下,通过代际公平、国际公平所考量的因素和指标进一步确定具体供资的区别责任。目前来看,发达国家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基本可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发达国家的出资并不是直接给予发展中国家,而是给予绿色气候基金,由其治理使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率,因而也就具有了效率方面的正当性基础。据此,发达国家的出资是应当受到CBDR原则的约束,因而是一项法律义务,发达国家应当认真对待自己的出资承诺并应予以兑现。
ISBN9787206132193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宗录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