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满族体育文化论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立华,1971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95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2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大连民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满族体育的起源
第一节生产实践
一、狩猎
二、捕鱼
三、采集
第二节宗教信仰
第三节军事战争
第四节民族婚恋
第五节生活娱乐
第二章满族体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人关前的满族体育
第二节人关后的满族体育
一、骑射
二、冰上运动
三、摔跤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满族体育
一、武术发挥着满族传统体育的重心地位
二、军事性竞技项目发挥民间体育的主流作用
三、表演性娱乐项目呈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的满族体育
第三章满族体育的文化特点
第一节民族性和传统性
第二节地域性和独特性
第三节竞技性和军事性
第四节娱乐性和休闲性
第四章满族体育项目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
第一节生产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水渔生产类项目
二、冰雪交通类项目
第二节军事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骑射类项目
二、军事演练类项目
第三节准军事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摔跤类项目
二、冰嬉类项目
三、雪嬉类项目
四、较力类项目
五、竞速类项目
第四节娱乐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竞技类项目
二、表演类项目
第五章满族体育歌舞
第一节满族舞蹈
一、满族舞蹈的种类
二、满族舞蹈的特点
第二节满族秧歌
一、满族秧歌的起源与发展
二、满族秧歌的表演形式
三、满族秧歌的现状
第三节满族踩跷
一、民间表演
二、高脚竞速
第六章满族节日中的体育活动
第一节纪念崇拜类
一、颁金节
二、民俗节
三、赶庙会
四、端午节
第二节盛典庆祝类
一、灯官节
二、中秋节
三、丰收祭祀节
第三节社交娱乐类
一、上元节
二、鞭春节
三、重阳节
第四节宗教祈祷类
一、祭天
二、祭星
三、火祭
四、海祭
五、农祭
六、雪祭
七、马王节
八、领神节
九、中元节
第五节农事生产类
一、填仓节
二、祭老把头
三、虫王节
四、开山节
五、荐新
六、狩猎节
第七章满族体育运动会与体育项目
第一节莫勒真大会
第二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满族体育项目
一、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二、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三、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四、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六、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七、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八、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九、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三节满族体育项目的演变传说
一、打滑子
二、嘎拉哈
三、爬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清朝的溜冰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无论是器材制造、冰嬉规模、溜冰技术水平及冰嬉表演的管理水平在当时都表现出很高的专业性。为了满足皇帝外藩观赏的需要,吸收了汉族文化中的武术、杂技等艺术,创造出冰上燕子点水、洞宾背剑、青龙回头等高难度动作,使冰嬉表演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并得到发展。这时的冰嬉已不完全是军事训练手段,内容增添了武术和杂技等项目,向趣味性、娱乐性发展了。
到了道光初年(1821年),内忧外患日深,国力衰弱,武风不振,溜冰的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溜冰的组织机构冰鞋处被撤销,冰嬉典制废止。但由于溜冰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满族人乐于此道,精于此道,因此溜冰在民间得到广泛开展。
如清代杨米人在《都门竹枝词》中写道:“冻合玻璃明似镜,万人围看跑冰来。”万人虽然是不定数词,但可以看出,当时满族人对冰嬉的热衷以及参与和观看冰嬉的人很多。“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可见满族人不仅乐于参与冰嬉活动,而且还能从中体会到冰嬉的娱乐性,享受冰嬉所带来的快乐。
冰嬉既是娱乐活动,又是八旗士兵操练的军事体育项目,还具有一定的政治表演功能。在表演中既比速度快慢,又有比技巧和比姿势的花样滑冰,以及在冰上进行足球赛、射箭以及做冰上的杂技表演等,这项运动深受满族青少年的喜爱。满族冰嬉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打冰嘎、滑冰车、冰床、冰上掷球、转身射天球、冰上摔跤、冰上蹴鞠、高坡滑冰(打滑挞)、冰上杂技、跑冰鞋等项目。
《满族体育文化论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立华,1971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95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2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大连民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满族体育的起源
第一节生产实践
一、狩猎
二、捕鱼
三、采集
第二节宗教信仰
第三节军事战争
第四节民族婚恋
第五节生活娱乐
第二章满族体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人关前的满族体育
第二节人关后的满族体育
一、骑射
二、冰上运动
三、摔跤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满族体育
一、武术发挥着满族传统体育的重心地位
二、军事性竞技项目发挥民间体育的主流作用
三、表演性娱乐项目呈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的满族体育
第三章满族体育的文化特点
第一节民族性和传统性
第二节地域性和独特性
第三节竞技性和军事性
第四节娱乐性和休闲性
第四章满族体育项目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
第一节生产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水渔生产类项目
二、冰雪交通类项目
第二节军事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骑射类项目
二、军事演练类项目
第三节准军事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摔跤类项目
二、冰嬉类项目
三、雪嬉类项目
四、较力类项目
五、竞速类项目
第四节娱乐类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一、竞技类项目
二、表演类项目
第五章满族体育歌舞
第一节满族舞蹈
一、满族舞蹈的种类
二、满族舞蹈的特点
第二节满族秧歌
一、满族秧歌的起源与发展
二、满族秧歌的表演形式
三、满族秧歌的现状
第三节满族踩跷
一、民间表演
二、高脚竞速
第六章满族节日中的体育活动
第一节纪念崇拜类
一、颁金节
二、民俗节
三、赶庙会
四、端午节
第二节盛典庆祝类
一、灯官节
二、中秋节
三、丰收祭祀节
第三节社交娱乐类
一、上元节
二、鞭春节
三、重阳节
第四节宗教祈祷类
一、祭天
二、祭星
三、火祭
四、海祭
五、农祭
六、雪祭
七、马王节
八、领神节
九、中元节
第五节农事生产类
一、填仓节
二、祭老把头
三、虫王节
四、开山节
五、荐新
六、狩猎节
第七章满族体育运动会与体育项目
第一节莫勒真大会
第二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满族体育项目
一、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二、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三、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四、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六、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七、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八、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九、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三节满族体育项目的演变传说
一、打滑子
二、嘎拉哈
三、爬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清朝的溜冰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无论是器材制造、冰嬉规模、溜冰技术水平及冰嬉表演的管理水平在当时都表现出很高的专业性。为了满足皇帝外藩观赏的需要,吸收了汉族文化中的武术、杂技等艺术,创造出冰上燕子点水、洞宾背剑、青龙回头等高难度动作,使冰嬉表演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并得到发展。这时的冰嬉已不完全是军事训练手段,内容增添了武术和杂技等项目,向趣味性、娱乐性发展了。
到了道光初年(1821年),内忧外患日深,国力衰弱,武风不振,溜冰的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溜冰的组织机构冰鞋处被撤销,冰嬉典制废止。但由于溜冰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满族人乐于此道,精于此道,因此溜冰在民间得到广泛开展。
如清代杨米人在《都门竹枝词》中写道:“冻合玻璃明似镜,万人围看跑冰来。”万人虽然是不定数词,但可以看出,当时满族人对冰嬉的热衷以及参与和观看冰嬉的人很多。“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可见满族人不仅乐于参与冰嬉活动,而且还能从中体会到冰嬉的娱乐性,享受冰嬉所带来的快乐。
冰嬉既是娱乐活动,又是八旗士兵操练的军事体育项目,还具有一定的政治表演功能。在表演中既比速度快慢,又有比技巧和比姿势的花样滑冰,以及在冰上进行足球赛、射箭以及做冰上的杂技表演等,这项运动深受满族青少年的喜爱。满族冰嬉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打冰嘎、滑冰车、冰床、冰上掷球、转身射天球、冰上摔跤、冰上蹴鞠、高坡滑冰(打滑挞)、冰上杂技、跑冰鞋等项目。
ISBN | 9787105142958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作者 | 陈立华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