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第3版)》 王中铮 7111544897,978711154489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着重在内容更新、加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以适应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需要。全书内容具有突出基础、知识面宽而新、体系完整、结构严谨、联系实际的特点,是有关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方面内容较为全面、系统的教材。它不仅适合于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材,而且可作为相关专业(如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车辆工程等)的参考教材;对于从事能源利用、动力、化工及暖通等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也是一本很好的科技读本。

作者简介

王中铮,1938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天津大学教授,我国开放早期( 1979.8—1981.8)访美学者,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国家教委工程热物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室主任等职及美国国际期刊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编委,现为天津市换热技术分会名誉理事长、天津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曾承担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天津市科委等所属科研项目,以及天津市教改项目等,发表论文约50篇。主编和参编的著作有《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传热学》等约10部。

目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言1
第一章导论4
第一节能源(热能)及其利用4
第二节能源利用与循环经济、低碳
经济8
第三节能量转换与利用的基本定律12
第四节能源有效利用的评估16
第五节热能与动力装置的组成和工作
条件及基本要求23
第六节动力机械与动力传动25
第七节热能与动力技术和环境27
思考题和习题30
参考文献31
第二章锅炉结构及原理32
第一节概述32
第二节燃料特性与热工计算40
第三节锅炉燃烧设备54
第四节锅炉受热面73
第五节锅炉水动力特性82
第六节余热锅炉的结构及工作特点89
思考题和习题91
参考文献92
第三章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93
第一节概述93
第二节热力涡轮机级的基本理论101
第三节涡轮机级的损失与效率107
第四节多级涡轮机114
第五节汽轮机的变工况121
第六节供热式汽轮机126
第七节火箭及喷气发动机131
第八节水轮机概述136
思考题和习题140
参考文献141
第四章热力发电与核电142
第一节热力发电常用循环143
第二节热力系统149
第三节热经济性指标156
第四节新型热力循环/能源系统160
第五节核能发电原理及系统167
第六节核电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可靠性173
思考题和习题175
参考文献176
第五章内燃动力系统与装置177
第一节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77
第二节内燃机的组成及工作系统185
第三节内燃机的热力循环及性能指标205
第四节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216
第五节内燃机的排放与净化221
第六节代用燃料226
思考题和习题228
参考文献228
第六章制冷与空调229
第一节概述229
第二节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231
第三节制冷压缩机243
第四节冷水机组247
第五节吸收式制冷250
第六节热泵技术及其应用257
第七节空调系统262
思考题和习题268
参考文献269
第七章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270
第一节太阳能270
第二节风能281
第三节生物质能291
第四节地热能295
第五节水能300
第六节氢能与燃料电池307
思考题和习题314
参考文献315
第八章换热与蓄热装置316
第一节热交换器的结构与传热计算316
第二节热交换器设计计算基本方法326
第三节热能储存原理334
第四节蓄热技术的应用及蓄热器热设计338
思考题和习题342
参考文献343
第九章热能与动力系统辅助机械344
第一节概述344
第二节泵345
第三节风机348
第四节泵与风机的运行351
思考题和习题353
参考文献353
教学实践354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爆燃时,由于爆燃处的压力和温度急剧上升,气缸内的压力来不及平衡(化学反应速度大于气体膨胀速度),因此会在自燃区内形成一个压力脉冲,并以极高的速度传播火焰,轻微爆燃时可达100~300m/s,强烈爆燃时可达800~1000m/s。这个压力脉冲在气缸壁、活塞顶及气缸盖底面之间屡次反射,迫使气缸壁等零件振动并产生高频噪声。另外,由于压力波的冲击作用,气缸壁上的层流边界层被破坏,使气缸壁的传热量大为增加,冷却系统过热,并加大机件的磨损。长时间的强烈爆燃往往会使铝合金缸盖及活塞等因局部过热产生局部金属变软、熔化而损坏的事故。在强烈爆燃时还会在高温下引起燃烧产物的分解而生成自由炭随排气排出,出现排气冒黑烟的现象。
2)表面点火(炽热点火)。在汽油机压缩过程中,凡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炽热表面或炽热点点燃混合气所引起的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点火。表面点火可分为早燃和激爆两种现象。
ISBN7111544897,978711154489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中铮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