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套装共2册) 978990016407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648371 类别: 图书 家庭教育 青春期教育
编辑推荐

《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
风靡亚洲的最具体、最有效的青少年教育指南!
韩国最火青少年教育杂志《青春期孩子的纸条》策划人姜琴珠《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分享30年来3600多个亲子关系案例的精华!
推荐1《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风靡亚洲,千万父母共同选择的亲子沟通书。作者将妈妈和孩子亲密沟通的120,000个小纸条分门别类整理成册,为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排忧解难。孩子面临青春期,妈妈不再焦虑。
推荐2韩国最火青少年教育杂志《青春期孩子的纸条》策划人姜琴珠分享30年来3600多个亲子关系案例的精华。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几乎是所有父母尤其是中《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国父母的心愿乃至心病。如何培养教育子女,才能让他(她)们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去成长呢?
答案是:不要去期望。
在《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一书中,韩国教育咨询师申圭镇通过15年0《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多个事例得出:让孩子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去成长的19个方法。笔者告诉读者:只有慢养和等待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把试图通过和他人比较来判断成功和失败的想法扔掉吧。学习也是这样,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孩子自身意识到学习必要性时才能获得。为了让孩子能主动将学习视作目标,请父母们不要焦急,放缓脚步,慢慢地等待吧。如果不这样,孩子学习的动机可能会被父母无意间毁掉。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家长们:只有不去期待、不去催促,孩子才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去成长。

媒体推荐

《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
这本书与其他理论书不同,有很强的说服力与号召力。因为它没有空洞、抽象的说教,有的是现实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同时站在父母与子女的立场上来分析问题,所以很容易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使是关系很紧密的人,如果随意对待,也会使彼此渐远。家人之间,爱得越深,越需要包容与忍耐。我祈祷祝福:希望她一如30年前怀抱着第一个孩子向我问安时的样子,用她的诚实、谦逊与热情让更多青少年学会爱,争取到幸福。
- 李海仁(修女,诗人)

虽然我们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很重要,但像青春期一样伴随着危险,但又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时期只有一个。姜琴珠老师倾听韩国青少年的心声,提出帮助他们的第一人应该是他们的父母。成为一个优秀、成功的父母不需要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他们需要成为一个能够理解孩子,能与孩子对话的向导。我相信姜琴珠老师的教导会帮助父母们消除内心的焦虑与无助。
- 金锡泽 牧师(大邱东部教会)

今天的青少年是未来的领导者,是历史的主宰者。但今天的他们却完全暴露在世俗文明(即有害的网络信息、成人们非道德的行动等)下。我们必须要培养一批可以保护青少年,成为他们人生的榜样,激发他们内心觉悟的指导者们。因此我们很高兴看到姜琴珠的著作出版。我相信这本书作为青少年教育指南,能够帮助父母、老师及致力于青少年教育的人士成为出色的青少年指导者。
- 金亨泰 (韩南大学校长)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
本书是一位咨询教师总结15年的咨询经验得出的珠玉之言。我第一次见到能如此引起我共鸣的书。建议所有的准父母、父母、教师都读一读这本书。
——韩国“改变教育的人”代表 李灿胜

这本书让人们意识到,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会引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十分亲密,同时他们也是两条并行的河流。本书是一条既有深度又有宽度的连接两条河流的通道。
——首尔大学心理学教授 郭锦州

相信孩子的自我实现能力,撒开孩子双手的父母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成长,但有的父母却因为自己的野心和期待引发了孩子的反抗。如果父母想要把自己的期待和梦想融入到孩子的成长中去,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将领会到失望的含义。
——前延世大学教育学教授 严文熙

作者简介

《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
姜琴珠
两个孩子的妈妈,历任韩国某中学教师,《青春期孩子的纸条》(韩国最著名的青少年教育杂志,一下简称《纸条》,1984年开始发行)的发行人、策划人及青少年问题咨询专家。
《纸条》发行30年来,每年她都要收到0多封青少年来信,并为他们答疑解惑。
她每年要去悉尼两次,每次为期三周,和200余名青春期孩子全天候生活在一起,通过小组和个人咨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至今已有18年。
除《朝鲜日报》《东亚日报》《国民日报》之外,她还在多家媒体开设“青春期孩子”专栏和相关教育专栏。同时,针对青春期孩子和家长在全国的中学进行演讲。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
申圭镇
韩国弘益大学附属景城高中咨询教师、科学教师,从教25年,有15年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面谈的经历。他以15年间发生的0多件咨询事件为资料,写了《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父母要学会慢养和等待》这本书。2008年,他编写的《帮助孩子成长的学校咨询》一书被咨询教师奉为经典之作;2009年,他写的《自动退学的孩子们》让人们了解到学业中断的儿童的现实状况。他还在韩国期刊《女性时代》上开设专栏,为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提供专业指导。此外,身为科学教师的他还开发了很多有趣的科学书籍。

目录

《青春期,妈妈陪孩子一起走过》目录:
作者的话GoatRodeo!该到哪里发出SOS求救信号?
序言孩子的青春期来了,妈妈们不要怕
你的孩子没事吗
1小学四年级,孩子的青春期开始
2青春期问题儿
3知道“同人小说”吗
4大人的权威行不通
5青春期孩子,最可怕的是冲动
6孩子正遭受校园暴力
7梦想太晚了吗
8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9孩子不会突然改变
使孩子痛苦的父母
1只以成绩评价孩子的父母
2认为孩子没有问题的父母
3无视孩子的父母
4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父母
5过分苛求孩子的父母
6帮孩子解决麻烦的父母
7施加暴力的父母
8不教育孩子的父母
9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的父母
青春期问题孩子,父母才是答案
1祝贺孩子的失败
2让孩子变得积极自信
3读懂孩子的言行
4倾听孩子所谓的小事
5做像舵手一样的父母
6用检察官的眼睛判断孩子
7与孩子的坏习惯斗争到底
8适当的体罚比宽恕更强大
9暗中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
10认可孩子的样子是最好的
青春期,一定要教孩子的东西价值观
1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学会感恩
2即使受到损害也要遵守的东西
3不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家庭关系
4父母也是需要帮助的
5表现自己想法和内心的方法
6子女也应该为了得到爱而努力生活习惯
7礼貌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
8大部头也爱读的读书习惯校园生活
9背诵是积累实力的第一阶段
10有规律地生活和学习的方法
11自由地说话并提问的习惯
12为孩子努力学习感到自豪朋友关系
13该和谁成为好朋友
14异性间交往最好尽量推迟
父母可以改变孩子
1动不动就神经质发脾气的孩子
2嘴上说“我会看着办”的孩子
3张嘴便是抱怨和不满的孩子
4回家就变得没话说的孩子
5沉迷于演艺明星的孩子
6动不动就说谎的孩子
7讨厌上学的孩子
8痴迷色情事物的孩子
9脏话连篇的孩子
10不能集中精力且乱忙的孩子
11智能手机不离手的孩子
12对任何事都没有自信的孩子
13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孩子
14不爱打扫房间的孩子
15对外貌过分执着的孩子
16吸烟的孩子
结语父母要学会相信和等待
附录把那些给孩子带来伤害的话换成这样
《自然长大的孩子都是天使》目录:
一孩子变了,父母该怎么办001
摆脱“融合”的家庭状态007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009
二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想法011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回家018
打开内心,改变自己的想法021
三不训诫、不发火,孩子才能成长发展023
训诫和发火对孩子造成的影响024
放手,才能让孩子展翅高飞026
四父母的唠叨是孩子压力的第一来源030
教育孩子莫唠叨,用行动做表率036
五认同孩子真实的自我039
幸福源于认同真实的自我045
六孩子需要细心地照料048
父母简单粗暴的态度是孩子无理取闹的帮凶052
七孩子的自信来自父母的肯定055
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058
正面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060
八普通孩子也是优秀的063
为了所爱的人而学习069
九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习073
家长的强迫并不能让孩子专注学习081
自由的孩子自有节制083
十兴趣是最强的学习动机085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有效的学习动机087
自由和专注成就天才090
给孩子自由,他才会快乐地学习094
十一上大学并非孩子成才的唯一选择097
父母应支持、鼓励孩子的选择103
十二孩子的不安来自父母106
父母不担心,孩子才安心112
心理疾病严重时必须接受治疗114
十三信任是对孩子最好的称赞116
感情表达式称赞与人物评价式称赞121
信任比称赞更重要123
十四尊重孩子,从改变说话方式开始126
“你信息”与“我信息”的说话方式132
十五如何培养孩子正直的品格135
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140
乔哈里资讯窗145
十六青春期的性与爱148
青春万岁,爱情无价152
不要让孩子的感情口袋空着154
爱是包容与信任156
十七好爸爸是这样炼成的160
多为妻子分担家务162
好丈夫、好爸爸必须会做饭164
亲情按摩让家充满爱166
孩子做作业时需要大人陪伴167
关怀让疼痛远离家人168
父母恩爱是子女最好的礼物169
十八顺性而为,孩子才能更好地自我实现172
“自我实现”不需要目的176
丢掉陈旧的价值观,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地180
十九不去期望,孩子才会像期望的那样成长184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186
教养的四个原则190

文摘

版权页:



妈妈说,起初孩子骂人并“咣”地把门关上的时候,她也气得要死,但却哑口无言。于是她就放过了孩子,想着如果以后孩子生气骂人,自己就回到房间里,一个人消消气也就算了。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妈妈没有纠正,而是默认并接受了,还错以为这样就是开明的、善解人意的宽容妈妈。但是只要再深入观察一下就会看出,事实是那个妈妈没有和孩子较量的勇气。孩子说着不堪入耳的骂人话,父母并没有抓住孩子,让孩子坐下来。也没有力量一直去追问孩子,并教育孩子绝对不可以那么骂人。妈妈只等着孩子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是错误的。父母们就这样错失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机会。
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哪些是该做的事、哪些是不该做的事。孩子第一次骂人时,如果妈妈不责备,接下来孩子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孩子还会对父母行使暴力。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教会孩子错与对,并告诉孩子,即使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事情也绝对不能做。父母绝对不能错过教育孩子的时机。
在不责备也不教育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自己想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东西,成了所有选择的标准。讨厌做也一定要做的时候,孩子会边追问“为什么要做啊”,边想着逃避。让孩子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而生活一辈子,是没有哪个父母能给予的。对于讨厌做却应该做的事,孩子没有学到坚持并做好它的忍耐力。只是想想就觉得可怕而逃避去做,这是不行的。
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责备不教育,就是另外一种严重的虐待儿童行为。其实,只是父母想要省事些,就剥夺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孩子没有接受到应从父母那里及时受到的教育,那么错过的机会,在孩子的余生里,用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可能再给补上了。
ISBN9789900164074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姜琴珠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