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好父母陪孩子顺利走过初三 9787122193476,712219347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650999 类别: 图书 家庭教育 青春期教育
编辑推荐

《9年级,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好父母陪孩子顺利走过初三》告诉我们孩子进入九年级以后,就预示着进入了一个各种问题、矛盾和选择的集中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第一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人生的方向,第一次面对升学所带来的压力,第一次品尝对人生、对生活的困惑……

作者简介

陶红亮,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先后从事教育、出版行业多年。长期关注国内外教育,对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入研究,倡导“平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已出版多部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早期教育著作。其主要作品有《妈妈的早教决定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赢在起跑点》《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好的性格成功的开始》等。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说九年级是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1
对孩子要有期望,但期望值不能过高?/2
孩子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4
九年级问题集中爆发的高危期?/7
家长与孩子关系升温的关键期?/9
九年级,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期之一?/13
第二章 冲刺阶段,和孩子一起迎接中考17
引导孩子快速进入九年级的状态?/18
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三条捷径?/21
指导孩子好好利用九年级的假期?/25
教孩子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29
第三章 优化学习,细节往往决定成败33
偏科问题:补弱扬强,对症下药?/34
提高成绩慢,帮孩子克服学习焦虑?/38
学习成绩起伏大:正确引导孩子?/41
排名靠后:考倒数第一不可怕?/45
孩子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怎么办?/48
孩子考试粗心马虎的解决方案?/51
考试中遇到了难题:心态最关键?/54
假期如何帮助孩子请家教?/58
第四章 理想学校,父母的作用不可忽视61
孩子想辍学:如何进行心理疏导?/62
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65
家长会后,不只简单重复老师的要求?/68
选择就读高中还是职业学校?/72
学习问题,不强迫而重在兴趣引导?/75
考前合理的膳食安排和营养调配?/78
期望不要过高,孩子的压力才不会过大?/81
考前孩子最不想听的几句话?/85
选择“鸡头”还是“凤尾”?/88
第五章 特殊时期,那些必须要和孩子谈的话题91
引导符合其人生价值的目标?/92
九年级孩子的“恋情”应如何淡化?/95
学习、看电视、玩游戏都不误?/99
“非常时期”更要谨防性侵犯的发生?/102
临考前易出现的诸多“问题”?/105
第六章 善于交流,让孩子爱上与父母倾心交谈109
说孩子难管教,请问你的教育方式对吗?/110
去掉多余的爱,还孩子独立自主?/113
尝试多渠道与孩子沟通?/116
如何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120
交流或批评不能不顾及场合?/123
给孩子解释的机会?/125
家长的鼓励非常重要?/129
如何让孩子主动与家长沟通?/132
幽默,增进交流与沟通的“润滑油”?/135
家长应与时俱进,主动寻找兴趣话题?/138
第七章 合格家长,把握与孩子融洽相处的方法141
在成败中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142
孩子为什么与家长的关系渐渐疏远?/145
孩子的全面成长比学习成绩更重要?/148
从有利的方面去看孩子的缺点?/151
不要偷看孩子写的“秘密日记”?/155
孩子逆反心理重,家长不可与孩子较劲?/158
第八章 九年级,父母要知道的事163
如何帮助孩子消除学习心理障碍?/164
带孩子体验贫穷,让现实告诉其答案?/166
不对孩子失望,做永远欣赏孩子的父母?/169
九年级,如何帮助孩子打气加油?/172
择校、报考尊重意愿,并给出理性分析?/175
陪孩子顺利度过中考前的时光?/178

序言

孩子进入九年级以后,就预示着进入了一个各种问题、矛盾和选择的集中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第一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人生的方向,第一次面对升学所带来的压力,第一次品尝对人生、对生活的困惑……与此同时,孩子也正式进入了各种问题集中爆发的青春期,不管是在生理变化、心理变化,还是与异性的交往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拨开乌云,走出“困境”,走上正确的道路。
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虽然以前也有不少毛病,但进入九年级以后就突然变本加厉了,搞得我们都不知所措!”“不管我们怎么说、怎么骂,孩子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听不进去,眼看着就要中考了,孩子的成绩还是一塌糊涂,真是急死我了!”孩子进入九年级以后,家长们诸如此类的抱怨越来越多。其实,明智的家长在如此抱怨的同时,还应该找出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本书将为家长们解决这一难题。我将会针对九年级孩子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家长们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症结所在”,好从病根上“治愈”孩子的“顽疾”,让孩子变成温顺的“乖乖仔”。
了解九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帮助孩子成功应对中考
九年级的孩子,在心理上、生理上更加成熟,自我意识和独立愿望更加强烈,再加上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孩子的心理非常敏感,情绪极易波动,逆反心理很容易疯长。在本书中,我将针对九年级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以及中考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家长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家长们能够成功地帮助孩子度过这一问题高发期,帮助孩子不断地提高成绩,稳定情绪,顺利地考上理想中的学校!
与孩子融洽相处,做最合格的家长
九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家长能够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那么,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够与孩子融洽相处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孩子成为朋友。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成为孩子的朋友而非“上司”。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向家长吐露心声,向家长寻求帮助,也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人生的困惑期!
九年级是孩子人生的重要抉择期,也是孩子的蜕变期,家长们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插手干预。最后,衷心地祝愿所有家长都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九年级这关键的一年,帮助孩子进入理想的学校。
主编
2014年3月

文摘

版权页: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功,期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出类拔萃,而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学有所成。但是,父母的种种期望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不能期望过高,否则会在无形中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结果也只能适得其反。
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认为自己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地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而孩子的成绩却不理想,这让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辜负了自己的辛苦,更辜负了自己的期望。
其实,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问题主要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孩子自身的能力无法达到。其实,对于家长来说,对孩子有所期许和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期许太高,父母对孩子的标准要适当,要考虑孩子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不能太过主观的要求孩子,否则孩子一旦达不到要求,家长失望,孩子自身也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消极情绪,最终丧失信心,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太高。
山西乡宁县有一位15岁的女孩,在中考落榜后喝农药自杀。原因就在于女孩的父母“只能考好不能考坏”的过高期望。她在给父母的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由于没能考上高中,使你们的希望落空,村上原先对我有希望的人也都对我冷漠起来。我实在受不了,我只有先走了……”
1.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在主观上家长希望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结果,这种强烈的愿望会使孩子严重偏离其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更靠近家长理想中的结果。比如,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笨。”大多数情况是父母的潜意识里有一个较高的标准,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依此标准和孩子的实际表现相比,两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时,便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不满。
2.家长当面对孩子过高评价,如自己的孩子考了第10名,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贪玩,不认真复习,才考第10名。”其实孩子已经发挥出了他的正常水平。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本为人之常情。然而,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期望过高,总是说“只能考好不能考坏”“将来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等,往往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理上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从而把正常的学习看作沉重的负担,出现厌学的情绪,出现无所适从、欺骗家长的情况,更有甚者会彻底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开始出现逃学、网恋、早恋、自杀等现象。如果再有其他外界不良影响,则有可能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ISBN9787122193476,712219347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陶红亮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