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与海洋:从边疆近海到沿边通海 7502796843,9787502796846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吉林与海洋:从边疆近海到沿边通海》编辑推荐:为回顾总结吉林出海、边疆近海省建设历史,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吉林海洋经济发展,开展国际海洋合作,为吉林融入海洋积累资料并提供依据,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图们江分会组织策划、编撰了这本书,《吉林与海洋:从边疆近海到沿边通海》着眼于我国“海洋强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趋势,从吉林省出海历史、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切入,对近年来吉林省在图们江通海实践中的努力、“借港出海”的探索,进行了总结回顾,对吉林省如何融入海洋、发展海洋经济进行了展望和具体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和理论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李铁,经国家商务部批准,为中、俄、蒙、韩图们江四国智库联盟中方牵头人、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专家组成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政府参事、吉林省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会长、吉林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区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省图们江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职,有近40年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工作经历。其组织调研并直接起草的两个有关图们江合作的研究报告,分别获国务院五位领导的批示,并推动实施。主持研究的“吉林东部发展战略”,作为吉林省区域战略布局的直接依据。出版了《吉林沿边开放问题研究》专著,主编出版了《图们江合作二十年》《图们江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6)》等11部图们江国际合作系列丛书。

目录

总论沿边通海振兴吉林
一走向海洋是强国强省之路
二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实现吉林陆海统筹
三坚定维护吉林图们江出海权益
四实现从“边疆近海”到“沿边通海”的跨越
五要把进入日本海作为主攻方向
六加强中俄海洋合作是吉林通海的现实选择
七我国东北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需要发挥吉林通海优势
八吉林海洋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九借鉴广西经验经略海洋
十把吉林建成“一带一路”中的陆海联运枢纽区
第一章海洋与海权
一21世纪是海洋世纪
二中国对海权认识立场
三我国由陆权国家向陆海兼备型国家转变
四中国如何维护海洋权益
五图们江出海权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海洋强国战略
一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
二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构想与内涵
三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四图们江出海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吉林省的通海历史与出海权益
一吉林省图们江区域的开埠通海历史
二图们江出海受阻的具体原因及历史沿革
三坚定维护图们江出海权益
第四章图们江开发与“边疆近海省”的提出
一20世纪80—90年代“图们江出海”学术研究热
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构想的提出
三吉林“边疆近海省”的提出和内容
四吉林省积极融入我国海洋省序列
第五章图们江区域通海实践
一我国行使图们江出海权的努力
二全力谋划图们江通航
三锲而不舍开通海上航线
四吉林省通过图们江出海面临的关键问题
第六章借港出海的探索和努力
一吉林省的借港出海模式
二吉林省实施借港出海战略的基本条件
三吉林省借港出海的探索
四持之以恒推进借港出海战略
第七章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兼论中俄国际海洋经济合作
一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
三北方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特色
四南方沿边沿海省海洋经济发展路径
五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六中俄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区建设初探
第八章探索吉林海洋经济发展新途径
一吉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发展现状
二吉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领域
三吉林发展海洋经济战略构想
第九章推动图们江区域海上旅游合作
一图们江三角洲旅游合作构想
二图们江三角洲旅游合作进展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难
二图们江三角洲旅游合作实施的方向
第十章把吉林出海通道建成我国融入北极航线的战略支点
一北极航道通航的可行性
二北极利用和北极现有治理机制
三俄罗斯对北极航道的关注和开发现状
四把珲春建成东北亚和北极航道上的重要航运中心
附录
附录一图们江地区开发三个纲领性文件
附录二严宏谟同志给宋健同志的信
附录三宋健同志给国家科委政策司张登义与孔德涌同志的信
附录四图们江出海复航考察技术报告
附录五国家沿海地区海洋机构(11+5)
附录六图们江国际合作海域示意图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这种重陆轻海的思维模式日渐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形成了我国以陆地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形态构建,以黄土文明为主的意识观点,对海洋文明在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缺乏明确的定位,海疆开发史也只是中心区的农业文化扩张和延伸。这种思维模式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以中国为本位的单向思维,无助于科学客观地解释海洋在我国的地位,进而误导我国战略走向的决策性选择。不仅官方如此,民间的海洋意识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与误导。与主要海洋国家相比,我国民众海洋意识薄弱,对海洋认识不足。国民对海洋的理解更多的是单纯领土观念,对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区域没有系统明晰的权属和利益区分,造成了诸多误解。为此,迫切需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海洋文明作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依据,重新发现中国海洋历史记忆进而唤醒中国传统海洋意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活这些海洋文明基因,重新梳理陆海关系,重塑我国政治地缘理解、经济模式、对外关系和民族性格,使海洋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
ISBN7502796843,9787502796846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李铁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