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对外关系、和谐边疆与中国战略定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邢广程,男,1961年10月生,黑龙江省绥棱县泥尔河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原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苏联东欧系国际政治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86年8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工作,2003年至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0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所长。2012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俄罗斯政治和外交、中亚问题、上海合作组织、苏联历史等。
李国强,男,1963年1月出生。现任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海疆史地、西南疆域史、中越关系史。1988年郑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之后于边疆中心研究部从事研究工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东北亚局势与中国东北及北部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
第一节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价值与中国东北边疆安全
第二节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东北边疆发展
第三节俄罗斯战略东移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第四节中蒙关系与中国北部边疆稳定发展
第二章中亚和南亚相邻国家局势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一节“东突”问题与中国新疆稳定及应对战略
第二节中亚局势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三节阿富汗问题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四节巴基斯坦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三章南亚相邻国家与中国西藏的社会稳定、安全和发展
第一节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历史交往
第二节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当代关系
第三节中国与南亚相邻国家的经济合作
第四节中国西藏安全与稳定问题
第五节西藏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
第六节中国西藏安全、稳定、发展与中国南亚国际战略定位
第四章东南亚局势与中国西南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
第一节东南亚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邻国非传统安全与中国西南边疆
第三节东南亚邻国与中国西南边疆经济合作
第四节东南亚邻国与中国西南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战略定位
第五章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与和谐海洋的构建
第一节中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
第二节中国在南海争端上的立场与努力
第三节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与努力
第四节港台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第五节中国的新型海洋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在上述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及实施框架内,内蒙古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开放格局。蒙古国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国,双向投资不断发展,口岸开放不断扩大。在这种发展战略指引下,多家内蒙古企事业单位跟蒙古国相关部门、企业展开合作,其中不乏创新之举。例如,奥尤陶勒盖铜金矿供电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成功例证。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储量亚洲第一、世界前三。蒙古国开发该矿,而内蒙古电力公司所属国合电力公司承建矿区供电项目。供电项目由2009年开始,2012年2月签署供电线路建设协议,6月30日线路建成,11月3日签署供电协议,5日开始正式送电。输电线路约178公里,中国境内有约82公里线路和巴音杭盖220千伏开闭站一座,蒙古国境有约95公里线路及矿区220千伏中心变压站一座。供电线路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加速了铜矿的开发,推动了蒙古经济发展。同时,促成了巴彦淖尔市相关企业与蒙方相关公司的合作,对拉动本地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供电汇集了巴音杭盖周围四家风电场电能,随着负荷增加将有助于提高风机利用小时数。此次供电项目的成功落实,是中国电力行业境外输电的成功范例,也是内蒙古电力产业“走出去”的成功标志,也是边疆地区从与邻国能源合作中获益的典范。
《对外关系、和谐边疆与中国战略定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邢广程,男,1961年10月生,黑龙江省绥棱县泥尔河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原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苏联东欧系国际政治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86年8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工作,2003年至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00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所长。2012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俄罗斯政治和外交、中亚问题、上海合作组织、苏联历史等。
李国强,男,1963年1月出生。现任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海疆史地、西南疆域史、中越关系史。1988年郑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之后于边疆中心研究部从事研究工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东北亚局势与中国东北及北部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
第一节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价值与中国东北边疆安全
第二节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东北边疆发展
第三节俄罗斯战略东移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第四节中蒙关系与中国北部边疆稳定发展
第二章中亚和南亚相邻国家局势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一节“东突”问题与中国新疆稳定及应对战略
第二节中亚局势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三节阿富汗问题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四节巴基斯坦与中国新疆稳定和发展
第三章南亚相邻国家与中国西藏的社会稳定、安全和发展
第一节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历史交往
第二节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当代关系
第三节中国与南亚相邻国家的经济合作
第四节中国西藏安全与稳定问题
第五节西藏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
第六节中国西藏安全、稳定、发展与中国南亚国际战略定位
第四章东南亚局势与中国西南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
第一节东南亚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邻国非传统安全与中国西南边疆
第三节东南亚邻国与中国西南边疆经济合作
第四节东南亚邻国与中国西南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战略定位
第五章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与和谐海洋的构建
第一节中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
第二节中国在南海争端上的立场与努力
第三节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与努力
第四节港台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第五节中国的新型海洋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在上述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及实施框架内,内蒙古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开放格局。蒙古国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国,双向投资不断发展,口岸开放不断扩大。在这种发展战略指引下,多家内蒙古企事业单位跟蒙古国相关部门、企业展开合作,其中不乏创新之举。例如,奥尤陶勒盖铜金矿供电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成功例证。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储量亚洲第一、世界前三。蒙古国开发该矿,而内蒙古电力公司所属国合电力公司承建矿区供电项目。供电项目由2009年开始,2012年2月签署供电线路建设协议,6月30日线路建成,11月3日签署供电协议,5日开始正式送电。输电线路约178公里,中国境内有约82公里线路和巴音杭盖220千伏开闭站一座,蒙古国境有约95公里线路及矿区220千伏中心变压站一座。供电线路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加速了铜矿的开发,推动了蒙古经济发展。同时,促成了巴彦淖尔市相关企业与蒙方相关公司的合作,对拉动本地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供电汇集了巴音杭盖周围四家风电场电能,随着负荷增加将有助于提高风机利用小时数。此次供电项目的成功落实,是中国电力行业境外输电的成功范例,也是内蒙古电力产业“走出去”的成功标志,也是边疆地区从与邻国能源合作中获益的典范。
ISBN | 9787520100007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 邢广程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