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老年生命哲学读本》由学习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生命哲学导论
一、生命哲学追问
二、老年哲学关怀
三、老年生命修养
(一)养生
(二)养心
第二章 人生与哲学
一、人的自我认识
二、人的自我创造
三、人的自我实现
四、人的自我超越
第三章 生命的自觉
一、生命的理解
(一)生命与生命哲学
(二)生命的理解视角
二、生命的领会
(一)科学生命观:以观物的方式观人
(二)神学生命观:以观神的方式观人
(三)哲学生命观:以观人的方式观人
(四)中西生命观的区别
三、生命的自觉
(一)人生观的科学与玄学
(二)生命观的理论预设
第四章 生命的智慧
一、生命的感悟
二、生命的超越
三、生命的觉解
第五章 生命的澄明
一、生命的亲证
二、人的命运
(一)我是谁?
(二)人生的真谛
三、生命的澄明
第六章 传统生命观
一、周易生命观
(一)自强不息的大化日新精神
(二)厚德载物的和谐融通精神
二、儒家生命观
(一)儒家的生命理念
(二)儒家的生命智慧
三、道家生命观
(一)道家的生命理念
(二)道家的生命智慧
四、佛家生命观
(一)佛家的生命理念
(二)佛家的生命智慧
第七章 精神的家园
一、人文的精神
二、人文的困境
(一)感性泛滥与欲望膨胀
(二)心境浮躁与责任淡化
(三)金钱崇拜与功利抬头
(四)人格分裂与信仰迷失
三、精神的家园
(一)内圣外王的重建
(二)人文的化境
(三)美的感悟
第八章 和谐生命观
一、现代生活症候
(一)人的世界的贬值
(二)生存家园的遗忘
(三)生态伦理的缺席
(四)生活意义的迷失
二、和谐价值观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僭妄
(二)工具理性主义困境
(三)和谐价值观的建构
三、和谐生命理念
(一)和谐生态理念
(二)和谐社会理念
(三)和谐精神理念
(四)天下责任理念
(五)生活理想重建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生命的逻辑在于:人的生命是自然和自由的统一。从哲学层次来讲,人既是自在的又是自为的,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人从天地那里得到了自然的生命,人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之道,来证成自己的自由生命。比如说,一个艺术家有他的艺术生命,一个运动员有他的体育生命,一个政治家有他的政治生命,一个文学家有他的文学生命,等等,而这些才是人所要实现的价值。人利用宝贵的自然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生命。自由生命是以自然生命为基础的,但又要靠生命之道引导自然生命,这就是生命的心性。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在人的生命之中,道就是人的心性,道与心同在,心与道相通。道就是心性、良知、良能,道不在外面,而在人的生命之中,也就是道在万物之中,是成就万物的生命本性。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花的种子就在大地里边隐藏着。春天来了,风一吹,就自然地发芽了,生命就苏醒了。这时候使得花儿绽放的内在力量,就是花的自然生命之通道,即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花草自然地生长,但是如果人为地把它拔了或者人为地给它施化肥农药,这其实就违背了花的自然本性。现在有诸多违背生命本性的现象。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下,人食用的粮食里很多都含有农药等有害物质,吃的食品很多都放了添加剂,不天然也就不自然了。
《老年生命哲学读本》由学习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生命哲学导论
一、生命哲学追问
二、老年哲学关怀
三、老年生命修养
(一)养生
(二)养心
第二章 人生与哲学
一、人的自我认识
二、人的自我创造
三、人的自我实现
四、人的自我超越
第三章 生命的自觉
一、生命的理解
(一)生命与生命哲学
(二)生命的理解视角
二、生命的领会
(一)科学生命观:以观物的方式观人
(二)神学生命观:以观神的方式观人
(三)哲学生命观:以观人的方式观人
(四)中西生命观的区别
三、生命的自觉
(一)人生观的科学与玄学
(二)生命观的理论预设
第四章 生命的智慧
一、生命的感悟
二、生命的超越
三、生命的觉解
第五章 生命的澄明
一、生命的亲证
二、人的命运
(一)我是谁?
(二)人生的真谛
三、生命的澄明
第六章 传统生命观
一、周易生命观
(一)自强不息的大化日新精神
(二)厚德载物的和谐融通精神
二、儒家生命观
(一)儒家的生命理念
(二)儒家的生命智慧
三、道家生命观
(一)道家的生命理念
(二)道家的生命智慧
四、佛家生命观
(一)佛家的生命理念
(二)佛家的生命智慧
第七章 精神的家园
一、人文的精神
二、人文的困境
(一)感性泛滥与欲望膨胀
(二)心境浮躁与责任淡化
(三)金钱崇拜与功利抬头
(四)人格分裂与信仰迷失
三、精神的家园
(一)内圣外王的重建
(二)人文的化境
(三)美的感悟
第八章 和谐生命观
一、现代生活症候
(一)人的世界的贬值
(二)生存家园的遗忘
(三)生态伦理的缺席
(四)生活意义的迷失
二、和谐价值观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僭妄
(二)工具理性主义困境
(三)和谐价值观的建构
三、和谐生命理念
(一)和谐生态理念
(二)和谐社会理念
(三)和谐精神理念
(四)天下责任理念
(五)生活理想重建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生命的逻辑在于:人的生命是自然和自由的统一。从哲学层次来讲,人既是自在的又是自为的,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人从天地那里得到了自然的生命,人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之道,来证成自己的自由生命。比如说,一个艺术家有他的艺术生命,一个运动员有他的体育生命,一个政治家有他的政治生命,一个文学家有他的文学生命,等等,而这些才是人所要实现的价值。人利用宝贵的自然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生命。自由生命是以自然生命为基础的,但又要靠生命之道引导自然生命,这就是生命的心性。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在人的生命之中,道就是人的心性,道与心同在,心与道相通。道就是心性、良知、良能,道不在外面,而在人的生命之中,也就是道在万物之中,是成就万物的生命本性。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花的种子就在大地里边隐藏着。春天来了,风一吹,就自然地发芽了,生命就苏醒了。这时候使得花儿绽放的内在力量,就是花的自然生命之通道,即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花草自然地生长,但是如果人为地把它拔了或者人为地给它施化肥农药,这其实就违背了花的自然本性。现在有诸多违背生命本性的现象。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下,人食用的粮食里很多都含有农药等有害物质,吃的食品很多都放了添加剂,不天然也就不自然了。
ISBN | 9787514706703,7514706704 |
---|---|
出版社 | 学习出版社 |
作者 | 漆思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