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画而生:宗其香传 978720012650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671530 类别: 图书 艺术与摄影 传记 书画
编辑推荐

宗其香对艺术的探索是个人的兴趣所在,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努力方向。本书在详尽描述宗其香的从艺道路的基础上,力求对20世纪中国艺术做成反思。
本书适合对艺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感兴趣的读者。

媒体推荐

宗其香以中国画笔墨,用贵州土纸,写成重庆夜景,灯光明灭, 楼阁参差,山寺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皆包含无数物象光影,此为中国画之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
以中国笔墨用西洋画法写生,宗其香、李斛是两个成功的典型。
——徐悲鸿

朋友当中,宗其香是最有艺术家脾气的了。……宗其香在艺术上我行我素,生活上也我行我素……因此他能够创造出不虚饰不媚俗的艺术作品。
徐悲鸿先生在当年的画坛中,是一位创新派,由于不守国画的“绳墨”,曾经受过保守派国画家的非难。宗其香今天的作品,也不太守“徐派国画”的绳墨,他真不愧为是继承徐先生创新精神的高足。
——黄苗子

因其香既有坚实之造型基础能力,早年除徐悲鸿先生外,亦亲炙于黄君璧、张书旂诸名师,既得传统技法之精华,又不拘于一家。更重要的是他有极为丰富的生活经历……
——张安治

宗其香先生……既是一位富有创见的、富有创造意识的中国画名家,也是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做出独特贡献的美术教育家。
——范迪安

作者简介

张玲,诗人、翻译家,有国际声誉的学者。祖籍山东烟台,1936年生于北京。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即开始发表诗歌、散文,1957年被错划右派。毕业后历任《宁夏日报》编辑、记者、副刊主持,宁夏大学外语系讲师,北京《翻译通讯》副主持,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编审。(国际)哈代协会、狄更斯联谊会及墨尔本分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哈代协会副主席。著有《榆斋弦音》《旅次的自由联想》《浅斟低唱解大师》《哈代》《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新》《画家宗其香传》等;译有《双城记》《卡斯特桥市长》《哈代乡土小说》《牧师情史》《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孤寂深渊》等;编有《世界心理小说名著选·英国卷》《世界散文经典·英国卷》《大卫·科波菲尔》《德伯家的苔丝》等。

目录

穿越:2013—1993
母亲及两位祖母
父亲
儿时异趣
里巷画童
入塾求学
学徒生涯
初露茸角
溯江流亡
携笔初从戎
随军西撤
木刻山水
学府深造
大学低年级
恩师教诲
夜景
彷徨与求索
携笔再从戎
初恋无果
北上执教
政治抉择
融入大家庭
又试戎装
坎坷情路
梅之恋
纵深捕捉
历劫十年
丹心“黑画”
广西结缘
画家的归去来
春来发新枝
榕树风范
穿越:2000—2016
宗其香年表

序言

每个人的一生虽然都不相同,但凡在各自所从事的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都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认真做人、认真学习、认真做事。
宗其香是在穷困、缺乏学习条件、缺乏亲情的半孤儿状态下长大的。他是凭借刻苦学习、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一个只读过两年小学,又做了几年银盾店的小学徒,而踏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并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在自己追求的事业上创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文摘

在太祖母家屋后,有一座小园,总共不过50平方米,本来也是陈家大院的一进房屋,充作机房之用。不知是什么时候,毁于一场大火。由于陈家渐趋没落,无力重行修建,年深日久,长满杂草和小灌木。就是这样一处人迹罕至的废墟,却成了小其香独有的“百草园”。他时常半晌半晌地在其中徜徉玩耍,仔细查看每一株细小的花草。这位未来的画家似乎天然生就一种对自然造物的领悟能力,对于各种花草的颜色形状和脉络,都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有时他将墙上或地上砖石缝隙中好看的花草挖出,小心翼翼地重新栽植到平坦、宽松的泥土上,日日浇灌培土,看着它们成活长高。就是在这种孤独的游戏中,他渐渐学到了精细观察和大胆创造美的能力。
ISBN978720012650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张玲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