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治理 978751173272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如果存在一个无论国家、种族和政见而普遍追寻的共同利益,那无疑是人类的生态环境。气候问题则是全球生态问题的集中体现,《全球气候治理》代表全球共同面临这一问题的新实践。

作者简介

袁倩,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学,重点研究领域为社会抗争与政府回应、环境治理等。在《公共管理学报》《国外理论动态》《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总序
导言:全球气候治理的结构及其转型
第一部分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结构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一种隐喻:1992—2012年国际政治学研究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制度创新中的一个成功故事?
全球能源治理:金砖国家是否有能力推进改革?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全球气候治理:关键机制
多层级全球气候治理的潜力
功利主义与气候政策
全球气候治理的横向与纵向强化
推进比较气候变化政治学研究:理论和方法
第三部分全球气候治理:挑战和机遇
对全球能源治理并发症的考察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的全球政治学:对政治科学的挑战
气候变化的政治社会挑战
绿色资本主义的多样性: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与环境
第四部分中国与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气候政策的发展及其与后京都国际气候新体制的融合
有原则的战略:公平准则在中国气候变化外交中的作用

文摘

版权页:

然而,只有一些强大的国家才能够承受住外部压力,以较低的成本实施这些措施。那些认为弱国也能单方面实施太阳辐射管理的观点,没有考虑到弱国可能会受到来自反对太阳辐射管理的强国或国家组织的强大压力。这种政治与前三种情形下的政治看起来可能完全不一样。事实上,这更像敌对国家和集团间的国际政治。反对者很可能会先尝试威吓,如果不行,甚至可能会动用军事手段,比如击落装载粒子进入高层大气的火箭。太阳辐射管理在国际层面的意义是消极的,就像气候变化的适应议题:在国内政治中是良性的,但在国际政治中却是恶性的。
在21世纪,我们不应低估某些强国或强国集团采用太阳辐射管理的可能性。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高昂,但由于海平面上升威胁小岛国的生存并可能淹没重要城市,因而充分适应的可能性也不大。各国政府会尝试转向太阳辐射管理这种“灵丹妙药”,并使其合理化为一种争取时间的策略。
因此,现在应该开始考虑一种国际体系来控制应用太阳辐射管理。因为这些努力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地球,所以应由一个具有合法权威的全球机构来决定,而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强国来决定。安理会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其陈旧的结构代表性不足,尤其是对印度和巴西等可以单方面进行太阳辐射管理的国家而言。因此,需要把上述这类国家纳入决策机构。这种管理体系还需要包含一个由公民社会团体组成的咨询委员会。组成委员会的公民社会团体由其他的公民社会团体通过制度化的程序选出,并应确保具有广泛的地域代表性。这种组织架构不应只停留在草图上;我们必须有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去创建一种政治上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
ISBN9787511732729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袁倩
尺寸16